諸葛亮等人看著這前所未有、條理清晰的製度設計圖,無不震撼!這絕非簡單的修補,而是對整個帝國權力運行根基的重塑!
其精妙之處,在於既保證了皇權集中,又分散了相權,還提高了行政效率,可謂深謀遠慮。
諸葛亮率先躬身:“陛下聖明!此製一出,可定我大華萬世之基!臣等必竭儘全力,推行落實!”
賈詡眼中精光閃爍,已然在思考如何在這新製下掌控全局。
龐統、徐庶則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和施展抱負的空間。
周不疑更是躍躍欲試,深感此乃名垂青史的偉業。
王韌的手再次回到那張巨大的世界地圖上,這一次,他的手指帶著強烈的指向性和開拓的激情。
“其二,開疆拓土!守成之君,非朕所求!朕要的,是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神州疆土!讓我漢族文明之光,普照寰宇!”
他的聲音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
他手指點向西北:“西域!絲綢之路咽喉,漢之故土!商路斷絕久矣,更兼羌胡混雜,不服王化。”
“令驃騎大將軍趙雲為安西大都督,統關羽、張飛、馬超,五萬西涼鐵騎、十五萬精銳步卒,輔以熟悉西域之向導、商賈,一年內,務必打通商道,清除障礙,複設都護府!此為西進之基石!”
“手指移向東北:“遼東、高句麗、扶餘、三韓,還有公孫淵鼠輩,割據一方,勾結外族,屢犯邊境!高句麗等部亦時叛時附。”
“令車騎大將軍史柱為征東大都督,統幽冀精銳,輔以歸附之烏桓、鮮卑騎兵分化利用),水陸並進!”
“先平公孫淵,再掃平諸部!將帝國疆域,推至白山黑水,直至大海之濱!”
手指橫掃北方:“草原,匈奴雖衰,鮮卑漸起,遊牧之患,千年不絕!令衛將軍馬山為鎮北大都督,張合高覽輔之。”
“統並、幽鐵騎,聯合歸附之南匈奴、烏桓部落以夷製夷),行屯墾實邊之策,建烽燧堡壘!”
“朕要的不是一時臣服,而是將草原徹底納入郡縣治理!築城、通婚、教化、屯田,百年之後,再無胡漢之分,唯有神州子民!”
他又指向倭島,此地有倭民,形似漢人,稍矮,其最不安分,時常窺我海岸,必須除之以絕後患。”
最後,他的手指指向了浩瀚的海洋,重點落在了“中南半島”以及更遙遠的“殷洲”美洲)、“昆侖奴洲”非洲)、“蓬萊洲”大洋洲)。
“而真正的未來,在於大海。”王韌的聲音帶著一種超越時代的狂熱,“陸上疆域終有極限,而海洋,連接著無儘的新大陸與財富!”
他拋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計劃:
“造船與航海科技,此乃第一要務!孔明諸葛亮),朕命你總領此事!設立‘格物院’,廣召天下巧匠、通曉天文地理之才。”
“研究更大、更快、更堅固的海船福船、寶船雛形),改進羅盤、牽星術等導航技術,繪製精確海圖!”
“所需錢糧、人力,傾力供給!五年內,朕要見到能遠航萬裡、載兵數千的巨艦!”
分封拓土,裂土封王:
“封劉備為‘蜀漢王’!以其舊部為核心班底。待西域通路穩固,巨艦初成,命其率部,攜工匠、農夫、典籍,沿陸上絲綢之路西進!”
“目標是越過蔥嶺帕米爾高原),征服或聯絡西域諸國以西更廣闊的土地中亞、波斯,甚至兩河流域)!允許其在當地建立‘蜀漢王國’,奉神州帝國為宗主,傳播漢族文明!”
“封為‘南漢王’!以其舊部為核心班底。命其率部,乘巨艦南下,經交州、林邑占城),征服中南半島真臘、扶南、驃國等),占領蓬萊洲,建立‘南漢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