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降服扶南之後,南漢軍隊的威名如雷霆般轟鳴,響徹雲霄,其聲勢浩大,足以震懾整個中南半島的每一個角落。
位於扶南西北方向,湄公河中上遊地區的真臘國即現今柬埔寨的前身),在聽聞南漢軍隊的這一輝煌戰績後,舉國上下無不感到心驚膽戰,惶恐不安。
真臘國王質多斯那或類似的名字),麵對南漢軍如此強大的攻勢和威懾力,深知自己國家的軍力薄弱,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同時,他又不願意重蹈扶南國的覆轍,讓自己的國家成為南漢的下一個征服對象,陷入被征服的悲慘境地。
於是,質多斯那國王經過深思熟慮,反複權衡利弊,最終決定采取主動示好的策略,以避免戰爭的爆發和國家的滅亡。8
質多斯那國王迅速行動,派遣使臣攜帶國書、珍稀寶物以及馴服的大象,長途跋涉,曆經艱辛,終於抵達孫權的行營所在地毗耶陀補羅。
在孫權麵前,真臘使臣表現得極為謙卑和恭敬,小心翼翼地獻上這些精心準備的禮物,並鄭重其事地轉達了質多斯那國王的意願:
真臘國願意成為南漢的藩屬國,永世臣服,不再有任何反抗之心,決心與南漢和睦相處,共謀發展。
這一明智的舉動不僅保全了真臘國的獨立地位,避免了戰爭的災難,也使得中南半島的局勢進一步穩定,減少了地區衝突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南漢的統治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其威望和影響力在中南半島乃至更廣泛地區得到了顯著提升,為南漢的長期繁榮和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孫權召集了心腹重臣魯肅、張昭、顧雍和諸葛瑾等人,共同商討應對真臘之事。
在緊張而嚴肅的氣氛中,他們圍坐在寬敞的議事廳內,麵對著一張巨大的地圖,上麵詳細標注了真臘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
孫權麵帶期寄,顯然對此次會議的結果寄予厚望。
在會議中,魯肅首先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真臘國地理位置特殊,深處內陸,境內山巒起伏,森林茂密,地形極為複雜。其國主此次主動提出歸降,實乃明智之舉。”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在地圖上輕輕劃過真臘的疆域,讓在場的每個人都能清楚地看到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依我之見,我方應當采取懷柔政策,以安撫其心。若我們選擇強行征討,不僅會耗費大量兵力物力,還可能因地形不利而陷入困境,最終得不償失。”
魯肅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深思熟慮的智慧。
他繼續分析道“更為重要的是,若繼續強行征討將有損我王的仁義之名,影響我東吳在諸國中的聲譽。”
他強調了道德和外交聲譽的重要性,指出長期的戰爭不僅會消耗國力,還會讓東吳在國際舞台上失去盟友和尊重。
“因此,我建議我們可以接受真臘的歸降請求,正式上表,奏請吾皇冊封其國主質多斯那為‘真臘大公’,使其成為我南漢的藩屬。”
“這樣既能夠鞏固我們南漢的勢力,又能夠避免戰爭的發生。同時,要求其每年按時來朝貢,以示臣服。”
他又補充道:這樣讓他們知道我們身後還有強大的帝國,不僅能夠確保真臘對南漢的忠誠,還能通過朝貢體係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聯係。”
“此外,我們還應開放與真臘的商路,促進雙方的經濟交流,這樣一來,既能增強真臘對我東吳的依賴,又能使其在後方為我們提供穩定的支持,確保我後方的安寧與繁榮。”
魯肅的提議不僅著眼於政治和軍事,還考慮到了經濟利益,他相信通過貿易往來,可以實現雙方的共贏。
魯肅的這番分析,既考慮了戰略利益,又兼顧了道義名聲,得到了在場眾臣的認同。張昭點頭表示讚同,認為魯肅的策略既實際又具有遠見。
諸葛瑾則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強調在開放商路的同時,還應派遣使者和學者前往真臘,促進文化交流,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顧雍則認為向天啟帝請封,非常正確,畢竟南漢王是帝國冊封的,不能逾越,這樣也顯示了,南漢對帝國的忠誠。
孫權聽著眾臣的討論,心中漸漸有了定見。他明白,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真臘問題,不僅能夠鞏固南漢的邊疆安全,還能在國際上樹立南漢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