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消息迅速在各國間傳開,引起了巨大的震動。緊接著,一個由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組成的二十萬聯軍,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浩浩蕩蕩地向著安條克城進發。安條克,這座位於敘利亞的古城,此刻仿佛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風暴。
然而,就在聯軍士氣高漲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了。一種可怕的瘟疫開始在漢軍中蔓延,導致士兵們紛紛病倒,病倒的人數竟達到了三成之多。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漢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整個軍隊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在這樣危急的時刻,周不疑贖回的波斯名將阿爾達旺站了出來,他獻上了一條秘策。
阿爾達旺指出,聯軍的糧道必須經過奇裡乞亞關口,而那個地方在九月時分,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常常會引發山火。
他建議利用這一自然現象,通過巧妙的安排,製造一場山火來切斷聯軍的補給線,從而削弱聯軍的戰鬥力。
阿爾達旺的計策得到了漢軍統帥的重視。他們開始秘密地準備,收集了大量易燃物質,並在奇裡乞亞關口的山林中布置了多個火點。他們還精心挑選了一批精乾的士兵,負責在適當的時機點燃這些火點。一切準備就緒後,隻待九月來臨,山火自然會成為漢軍手中的一張王牌。
與此同時,漢軍也在內部采取了緊急措施,以控製瘟疫的蔓延。他們隔離了病患,加強了衛生管理,並且對士兵們進行了健康教育,以提高他們的免疫力。
儘管困難重重,但漢軍上下一心,誓要克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
九月終於到來,正如阿爾達旺所料,奇裡乞亞關口的山林中開始頻繁地發生山火。火勢借助風勢迅速蔓延,形成了一道道難以逾越的火牆。聯軍的糧道被徹底切斷,士兵們陷入了恐慌和饑餓之中。
而漢軍則趁此機會,發起了反擊,最終成功地擊退了聯軍,保住了安條克城。阿爾達旺的秘策,成為了這場戰爭中決定性的轉折點。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深秋,在凜冽的寒風中,法正派的死士們如同幽靈一般潛入了峽穀。他們悄無聲息地在峽穀的岩石縫隙中預埋了火藥和油罐,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計算,確保在最佳時機引發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峽穀的寧靜被這些不速之客打破,但表麵上卻依舊保持著它原有的樣子,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
當聯軍主力浩浩蕩蕩地通過峽穀時,死士們在遠處的山頭發出了信號。瞬間,峽穀中的火藥與油罐同時引爆,火光衝天,濃煙滾滾,整個峽穀變成了一片火海。
聯軍士兵們驚慌失措,戰馬嘶鳴,原本整齊的隊伍在火海中四散奔逃,陷入了混亂。
與此同時,劉淵的鐵騎如同雷霆萬鈞之勢,從峽穀的另一端突擊聯軍大營。他們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輕易地撕開了聯軍的防線,直奔查士丁尼的黃金戰車而去。
在一片混亂之中,查士丁尼的黃金戰車被劉淵的鐵騎繳獲,成為了這場戰役的戰利品。
然而,在這緊張的戰事背後,周不疑卻無喜色。他深知,儘管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瘟疫的蔓延卻是一個更加嚴峻的挑戰。軍醫們正焦急地稟報,瘟疫仍在擴散,情況不容樂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深夜,周不疑親自巡營,他看見那些高燒不退的士卒在夢中仍喊著“回家”,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同情。他突然對隨軍文士說:“記下:凡病卒,撫恤加倍,子嗣免賦三世。”
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措施,能夠給予那些因戰爭而受苦的士兵及其家庭一些安慰和補償。周不疑深知,戰爭的創傷不僅僅體現在戰場上,更深遠地影響著每一個士兵和他們的家庭。”
在深秋的最後幾天,和談的氛圍籠罩著塔爾蘇斯這座古老的城市。樹葉已經染上了金黃與深紅,秋風中帶著一透骨的涼意,仿佛預示著即將來臨的變革。
拜占庭帝國的使者們帶著沉重的心情步入了這座城市的議事廳,他們知道接下來的談判將會異常艱難。
正當拜占庭使者準備提出割讓領土的要求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議事廳內的寧靜。
一名信使匆匆進入,帶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漢軍的一支偏師已經成功攻克了耶路撒冷。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耶路撒冷的失守意味著拜占庭在東方的防線出現了巨大的缺口,而這個缺口可能會導致整個戰局的轉變。
與此同時,波斯帝國的使者們原本就對和談持有懷疑態度,他們對拜占庭的提議並不滿意。正當他們準備憤然離席,表達對拜占庭割地要求的不滿時,又一份戰報被送到了議事廳。
波斯使者們停下了腳步,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安和焦慮。戰報上寫著,由阿爾達旺說動的阿拉伯部落已經行動起來,他們切斷了波斯軍隊的退路。
這個消息讓波斯使者們意識到,他們所麵臨的不僅僅是拜占庭的威脅,還有來自內部的背叛和外部的夾擊。
塔爾蘇斯的和談就這樣在緊張和不安中被接連而來的戰報所打斷。各方使者開始意識到,這場和談已經不再單純是領土和權力的爭奪,而是關乎各自帝國存亡的關鍵時刻。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一方都必須重新評估自己的立場和策略,而塔爾蘇斯的秋天,也注定不會平靜。
周不疑輕撫案上地球儀,突然問:“諸位可知此物出處?”不待回答他自答,“這是陛下用南海珍珠、西域玉石所製。天下之大,豈是刀兵能儘?”
三日後,《塔爾蘇斯和約》簽訂。漢軍獲得小亞細亞全境,波斯退出美索不達米亞,拜占庭保留敘利亞沿海。簽約時發生插曲:阿爾達旺與舊主波斯將軍相遇,竟用漢語互罵“蠻夷”。
天啟十九年第一場雪落下時,周不疑在托羅斯山口立碑。碑文用漢梵希三語鐫刻,最後一句是:“自此西去,皆漢家商道。”
雪幕深處,隱約可見威尼斯商隊的駝鈴驚起群鳥。那些鳥兒振翅飛向地中海方向,仿佛急著向歐羅巴報信。
喜歡漢末烽煙,特種兵王的爭霸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烽煙,特種兵王的爭霸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