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十五年,三月。建安城西的格物院深處傳來一聲沉悶的巨響,隨即是工匠們興奮的呼喊。
曹植正在巡視新建的冶金坊,聞聲快步走去,隻見兵器監李勝滿臉煙塵,手中捧著一塊泛著青灰色光澤的金屬。
"王爺,成了!"李勝聲音激動得發顫,"按照奇穆匠人的配方,加入少量砷礦,青銅硬度提升五成,韌性更勝往昔!
曹植接過這塊"砷青銅",手指輕彈,其聲清越。他拔出佩劍用力劈下,隻見青銅塊上隻留下一道淺痕,而劍刃卻崩開一個缺口。
"好!"曹植眼中閃過驚喜,"立即量產,優先裝備水師弩箭。"
這是格物院成立以來最重要的突破之一。自天啟二十三年與羅馬簽訂和約以來,曹植深知這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他下令格物院集中力量,在三個方麵尋求突破:材料、武器、航海。
材料科成為格物院最繁忙的部門。來自瑪雅的樹膠被用於防水處理,印加的草筋編織成更輕便堅韌的鎧甲內襯,而奇穆的青銅配方經過改良後,性能已不遜於羅馬的鋼鐵。
與此同時,武器科的進展更是驚人。
"王爺請看,"劉曄展示著新製成的複合弓,"用本地黑檀木為胎,牛筋為弦,再塗上特製的樹漆,射程可達二百步,在潮濕環境下也不會變形。"
在城外的試驗場,一架改良後的三弓床弩正在進行測試。這架被稱為"破陣弩"的巨弩,吸收了羅馬扭力弩炮的設計理念,改用三張複合弓並聯,射程高達八百步。
"裝填!"都尉一聲令下,四名士兵轉動絞盤,將特製的重型弩箭安置在滑槽內。
"放!"
隻聽"嗡"的一聲巨響,弩箭破空而去,瞬間命中三百步外的包鐵木盾。厚重的盾牌應聲碎裂,弩箭餘勢未消,深深紮進後方的土牆。
"好!"隨行觀摩的曹仁忍不住喝彩,"有此利器,何懼羅馬方陣!"
然而最讓曹植關心的,還是水師的革新。
周循在船廠展示新下水的"鎮海級"改進型戰艦。這艘船融合了漢式樓船的穩定性與土著獨木舟的靈活性,更借鑒了羅馬戰艦的撞角設計。
"船體采用新研製的防水膠密封,艙室按照水密隔艙設計。"周循詳細介紹,"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船首安裝了兩架小型破陣弩,可以在接舷前進行遠程打擊。”
但格物院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五月,一場意外差點讓數年的心血付諸東流。幾個年輕工匠在試驗新的煉鋼爐時,不慎引發火災,燒毀了半個冶金工坊。更嚴重的是,三名參與砷青銅研製的奇穆工匠在事故中喪生。
"王爺,此事都怪臣監管不力。"李勝跪地請罪。
曹植扶起他:"探索新知,豈能沒有代價?重要的是吸取教訓。"
他親自為殉職工匠主持葬禮,厚恤其家屬,並下令重建工坊時采用更嚴格的防火措施。這個舉動深深感動了在格物院工作的各族工匠。
"漢人王爺不把我們當外人。"一個瑪雅天文學家在日記中寫道,"這裡的研究不分族裔,隻論才智。"
七月,格物院迎來又一個重大突破。
一直在研究土著草藥的醫官,從一種名為"金雞納"的樹皮中提取出治療發熱的特效藥。這藥很快在軍中推廣,大大降低了士卒因熱帶疾病造成的非戰鬥減員。
"此藥堪比十萬精兵。"徐晃從南方來信稱讚,"雨季以來,患病士卒不足往年的三成。"
然而,就在各項研究順利推進時,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從商洲傳來。
周不疑在密信中寫道:"羅馬新皇奧勒良繼位,此人雄才大略,已開始整頓軍備。據聞,羅馬船廠正在建造可載五百人的巨艦,恐為跨海遠征做準備。"
這個消息讓曹植深感緊迫。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他在軍政會議上說,"傳令格物院,所有項目加快進度。特彆是新式戰艦的建造,要在兩年內形成戰力。"
八月,在曹植的親自督促下,格物院啟動"雷霆計劃",集中全力研製可對抗羅馬海軍的新式武器。
李勝帶領工匠們改進了猛火油的配方,使其粘性更強,燃燒更持久;
周循主持設計的新型戰艦,首次采用了可升降的桅杆和活動帆具,以適應不同海況;
最令人驚喜的是,幾個年輕工匠根據土著吹箭的原理,研製出可連續發射的小型弩機,被命名為"連珠弩"。
天啟二十五年,除夕之夜,曹植並沒有回到自己溫暖的家中,而是選擇留在了格物院,與工匠們一起度過這個特彆的時刻。
格物院內燈火通明,爐火在熊熊燃燒,映照著他們充滿期待和興奮的臉龐。實驗室裡,各種新式器械和發明創造琳琅滿目,有的還在進行最後的調試,有的則已經準備就緒,等待著新年的鐘聲敲響,它們將被投入使用。
曹植站在一群忙碌的身影中,他的目光穿過忙碌的人群,停留在那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爐火和器械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不禁感慨萬千,回憶起三年前的艱難歲月,那時他們還在為基本的生存而苦苦掙紮,而現在,他們已經能夠製造出精良的器械,這一切都得益於格物致知的力量。
“三年前,我們還在為生存而掙紮。”曹植的聲音在實驗室中回蕩,他繼續說道,“今日,我們已能自製精良器械。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力量。”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和堅定,仿佛在向在場的每一個人宣告,他們的努力和智慧已經開花結果。
就在這時,李勝帶著一份特彆的新年禮物走到了曹植的麵前。這是一套用新材料打造的明光鎧,它在燈光下閃耀著金屬的光澤,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李勝小心翼翼地將鎧甲展示給曹植看,他解釋道:“這套鎧甲比傳統鐵甲輕便三分之一,但防護力卻毫不遜色。”曹植接過鎧甲,仔細地觀察著每一個細節,從鎧甲的輕盈設計到精細的工藝,無不體現出工匠們的匠心獨運。
明光鎧的材料是一種新研發的合金,它不僅減輕了鎧甲的重量,還提高了其抗打擊能力。曹植想象著穿上這套鎧甲的戰士們在戰場上將更加靈活自如,同時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隨著夜色漸深,格物院內的氣氛也變得越來越溫馨。工匠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彼此的故事和成果,他們談論著過去一年的艱辛與收獲,展望新的一年,他們將如何繼續推動格物致知的理念,創造出更多改變世界的發明。
"好!"曹植試穿後讚不絕口,"立即量產,優先裝備精銳。"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與羅馬的科技競賽才剛剛開始。根據商洲傳來的最新情報,羅馬人改進了他們的投石機,射程和精度都有大幅提升。
"我們必須更快。"曹植對劉曄說,"傳令各郡,廣招匠人,凡有特殊技藝者,不論出身,皆可入格物院。"
新的時代正在來臨,而唐漢王國已經做好了準備。在這場跨越重洋的科技競賽中,誰能掌握更先進的技術,誰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喜歡漢末烽煙,特種兵王的爭霸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烽煙,特種兵王的爭霸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