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4節 騃ái“內實騃不曉政事”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2章 第4節 騃ái“內實騃不曉政事”

第2章 第4節 騃ái“內實騃不曉政事”(1 / 1)

騃,ai,癡愚。《漢書·息夫躬傳》“外有直項之名,內實騃不曉政事”直項:剛直。)

《漢書·息夫躬傳》是東漢班固所著紀傳體史書《漢書》中的一篇人物傳記。

《漢書·息夫躬傳》原文節選

“外有直項之名,內實騃不曉政事。”

上下文背景:息夫躬以告密權寵,性險言刻,後失勢被貶,此句評其才不配位。)

注釋

直項:表麵剛直、倔強。項,原指脖頸強硬,引申為態度強硬。

騃ai):愚笨、呆傻。

曉:通曉,明白。

翻譯

息夫躬)表麵上有著剛直不屈的名聲,內裡卻愚鈍不通曉政事。

現實意義

1.名實相符的警示

批判了“名不副實”的虛偽現象,提醒當代人尤其是公職人員)需以真才實學立身,而非靠虛名或投機取巧。

2.德才兼備的重要性

息夫躬憑借陰謀詭計上位,最終因能力不足敗亡,強調個人修養與能力需同步提升。

3.輿論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外在名聲易塑造,但內在能力是根本,啟示社會需建立更科學的評價體係,避免被表象誤導。

《權謀的囚徒:息夫躬的浮沉與曆史警思》

在斑駁的漢史卷帙中,息夫躬並非一個光芒萬丈的名字,卻是一麵映照人性與權鬥的幽暗之鏡。班固在《漢書》中以其冷峻之筆,勾勒了這個“外有直項之名,內實騃不曉政事”的投機者形象。其一生起落,如同一場精心算計卻終致傾覆的賭局,留給後世不儘的思索。

一、告密起家:野心與機變的登場

息夫躬的仕途,始於一次精準的政治投機。西漢哀帝時期,朝政混亂,外戚丁氏、傅氏專權,皇室衰微。彼時,無鹽縣境內出現“危山封土,瓠山立石”的異象,被民間附會為“新君當立”的征兆。息夫躬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契機,他與好友孫寵合謀,通過中常侍宋弘上書,指控東平王劉雲及其王後謁“窺竊神器,祠祭祝詛”天子。

這場告發直指帝王最敏感的神經——皇權安危。哀帝劉欣本就因體弱多位而多疑,聞奏震怒。息夫躬與孫寵的檢舉,證據雖牽強,時機卻絕佳。結果,東平王夫婦被逼自儘,其黨羽遭株連。而息夫躬則憑借此“首告之功”,一步登天,被封為宜陵侯,官至光祿大夫、左曹、給事中。自此,一個籍籍無名的地方官吏,憑借構陷皇室成員的“投名狀”,正式踏入了帝國權力的核心漩渦。

二、恃寵而驕:權術家的巔峰與自負

得勢後的息夫躬,深諳“直項”之名的包裝價值。他善於在哀帝麵前扮演剛正敢言的角色,每每議論朝政,皆作“亢厲之色”,言辭激烈,狀若忠耿。這種表演成功地迷惑了年輕的皇帝,使其被視為心腹之臣。

然而,其權術手腕在幾件事上暴露無遺。他一度建議哀帝“寢武備,修文德”,看似持重,實則迎合了皇帝厭戰的心理;他又曾進言封傅太後的堂弟為孔鄉侯,以此討好當權外戚。最能體現其陰刻性格的,是他構陷丞相王嘉一案。他羅織罪名,致使這位素有清名的老臣含冤下獄,絕食而死。朝野上下,為之側目。此時的息夫躬,可謂“一言之褒,榮於華袞;一言之貶,嚴於斧鉞”,權勢熏天,睥睨公卿。

三、智術已窮:敗亡的必然與倉皇

然而,權謀構築的高台,終因缺乏治國安邦的真實才學即“內實騃”)而根基不穩。息夫躬的失勢,始於他最大的一次政治冒險——“獻詐敵之策”。當時匈奴單於遣使來朝,稱病不赴正月朝賀。息夫躬揣測哀帝心思,提出一項駭人聽聞的計策:建議朝廷派大將軍赴邊,在邊境設立“詐降”的匈奴祭天金人,偽稱單於將入侵,以此為由斬殺匈奴使者,並聯合西域諸國,趁其不備發動突襲。

此計全然是建立在臆測基礎上的軍事冒險,一旦實施,必將重開邊釁,禍國殃民。此議一出,滿朝嘩然。左將軍公孫祿等重臣紛紛力諫,指斥其言“誕謾無信”,是“欲以一朝之詐謀,陷國家於不義”。在強大的反對聲浪下,哀帝未能采納。此事徹底暴露了息夫躬在軍國大事上的無知與輕率,其“不曉政事”的底色一覽無餘。

恰在此時,他的政治靠山哀帝病重。息夫躬預感大事不妙,竟行巫蠱之事,在渭水之濱“祠祭厭訟”,詛咒政敵董賢、丁氏、傅氏等。此事被告發,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哀帝雖未立即治罪,但其信任已失。不久,息夫躬被免官,遣返封國。歸途之中,他仍心懷怨望,散布“帝星有變”的謠言,終被以“大逆不道”之罪下獄,最終在獄中嘔血而死。其家族亦遭牽連,宜陵侯國被除。一場由陰謀開啟的富貴榮華,終以更為慘烈的陰謀收場。

四、曆史的回響:浮華背後的虛妄

息夫躬的悲劇,是個人的,更是時代的。在皇權旁落、政治腐敗的西漢末年,製度崩壞為投機者提供了土壤。他精於算計人心,卻不通治國之道;善於利用規則漏洞,卻無支撐權位的真才實學。班固“外直內騃”的判詞,精準地揭示了其命運根源:所有依靠謊言、告密與表演構築的權力,無論一時如何煊赫,終將在時間的檢驗下土崩瓦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縱觀其一生,從告密封侯到獻計遭斥,從詛咒政敵到獄中慘死,每一步都充斥著算計,每一步也都導向了更深的深淵。他如同一個權謀的囚徒,被自己的欲望與手段所反噬。他的故事,千載之後,依然警示世人:名利場中,德才方是立身之本;曆史長河裡,浮華散儘,唯真實與功業能夠不朽。一個缺乏內在價值與責任擔當的個體,無論暫時獲得何等權勢,終將被曆史無情地滌蕩,隻留下一聲沉重的歎息,供後人鏡鑒。

《漢書》簡介

作者:班固32—92年),東漢史學家,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人。

內容:記載西漢一朝公元前206—公元25年)230年曆史,含十二紀、八表、十誌、七十傳,共100篇。

特點:

首部紀傳體斷代史,開創後世正史體例。

《十誌》如《地理誌》《食貨誌》等影響深遠,係統記錄典章製度。

地位:與《史記》並稱“史漢”,為“前四史”之一。

班固生平

家學淵源:父班彪為著名學者,續補《史記》作《後傳》。

編撰《漢書》:繼承父誌,曆時二十餘年修史,未完成部分由妹班昭續寫。

命運結局:因卷入外戚竇憲案死於獄中,所著《漢書》後由漢和帝下詔整理傳播。

總結

班固通過息夫躬的傳記,揭露了投機政客的虛妄與局限。這句話至今仍警示世人:無論個人或組織,若缺乏真實能力與責任擔當,僅靠虛名或權術終將暴露本質。而《漢書》作為嚴謹的史學巨著,其筆法不僅記錄曆史,更承載著“彰善癉惡”的深刻價值觀。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盜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宮 我有一個靈寵 燕王殿下!你啥時候造反呀? 從替身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穿成星際惡雌,獸夫們跪求我彆走 災變紀元:我的空間異能無上限 幻世記:我的保安大人 末日基地:從改造鬼子洞開始 NBA讓你當藍領你帶艾佛森奪冠 藍星第一社死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