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ai,【欸乃】搖櫓聲。柳宗元《漁翁》詩:“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柳宗元的《漁翁》以其清新簡遠的筆觸,勾勒出悅耳怡情的山水之境,同時也寄寓了他在政治挫折後複雜而深沉的心緒。下麵我們便從原文、注釋、翻譯等角度,一起走進這首詩。
作品原文與譯文
以下是《漁翁》的原文及逐句對應翻譯,供你快速理解:
漁翁夜傍西岩宿,
“漁翁夜晚將小船停靠在西山腳下歇宿”
曉汲清湘燃楚竹。
“清晨起來,取來清澈的湘江水,以楚地的竹子為柴燒火做飯”
煙銷日出不見人,
“等到煙霧消散,旭日升起,卻已不見他的人影”
欸乃一聲山水綠。
“忽聽得欸乃一聲搖櫓響,但見青山綠水映入眼簾”
回看天際下中流,
“回望天際,那小船已沿中流順流而下”
岩上無心雲相逐。
“隻有山岩上空悠然自在的白雲在相互追逐”
詞句注釋
理解詩句的深意,需要關注一些關鍵詞語:
西岩:指永州境內的西山。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曾專門記述過此山。
汲ji):取水的意思。
清湘:指湘江,因其水流清澈。
楚竹:永州古屬楚地,故稱當地的竹子為。
欸ai)乃:象聲詞,一說為搖櫓聲,一說是漁人的長呼聲。唐代湘中一帶即有棹歌《欸乃曲》。
無心:沿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雲無心以出岫的意境,表示物我兩忘、自然自在的心靈狀態。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世稱柳河東。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了唐代的古文運動,並一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在政治上曾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後,他屢遭貶謫,先是被貶為永州司馬,後再度被貶為柳州刺史,因此也被稱為柳柳州。這樣的經曆,使他的許多作品都染上了孤寂、清冷的色調,同時也寄托著他超然物外、堅守理想的情懷。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被貶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
政治失意,寄情山水: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這既是一個閒職,也意味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一腔抱負化為煙雲,他內心充滿孤寂與苦悶,於是將情感寄托於永州的山水之間。
山水詩的成熟:在永州期間,柳宗元不僅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也創作了不少吟詠當地湖光山色的詩篇,《漁翁》便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這些作品往往在描繪秀麗景色的同時,透露出作者的心境與思考。
作品賞析與背後的故事
藝術特色與意境
意象超凡,造語新奇:詩的開篇曉汲清湘燃楚竹便不同凡響。不說而說汲清湘,不言而說燃楚竹,這種借代手法給尋常的晨起炊事賦予了超凡絕俗的意味,暗示了漁翁或詩人自身)孤高的品格。
動靜結合,意境奇趣: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兩句尤為後人稱道。隨著一聲櫓槳或人聲長呼,山水頓現綠意,聽覺聲)與視覺色)巧妙結合,在靜謐清寥的晨景中注入了動態的生命力,構成了悅耳怡情、境界奇妙動人的畫麵。
以景結情,餘味悠長:結尾岩上無心雲相逐,化用陶淵明句意,描繪白雲悠然自在舒展、相互追逐的景象,象征著物我兩忘、自由安適的心靈境界。這既是詩人所向往的,也反襯出他身處貶謫的孤寂。
背後的故事與寓意
漁翁形象與詩人情懷:詩中的形象,可視為柳宗元自身的寫照。他夜傍西岩宿的孤獨,曉汲清湘燃楚竹的超脫,以及欸乃一聲山水綠時融入自然的瞬間,都反映了詩人在政治失意後,既孤高自守,又試圖在山水間尋求內心寧靜與超脫的複雜心態。
關於詩尾的爭議:宋代文豪蘇軾曾評價此詩: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熟味此詩有奇趣。然其尾兩句,雖不必亦可。認為後兩句或可刪去,以求餘韻悠長。此論引發了後世持續爭論。然而,若結合柳宗元的處境,結尾表露的對其自由安適生活的向往和內心深處的火熱不安,正是他當時心境的真實流露。
總結
總的來說,柳宗元的《漁翁》不僅僅是一幅清新脫俗的山水畫卷,更是一曲孤高寂寞的靈魂獨白。詩中那一聲,不僅搖綠了山水,也道出了詩人在人生困境中對精神歸宿的執著追尋。
【拓展1】“唐宋八大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文人群體稱謂,以下是關於他們的詳細介紹。
名稱由來
“唐宋八大家”並非在當時形成,而是由明初的學者朱右首次將這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編選成集,命名為《八先生文集》。後來,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茅坤在此基礎上編選了《唐宋八大家文鈔》,此書廣為流傳,“唐宋八大家”之名便隨之確立,並成為後世學習古文的典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核心主張
他們最核心的貢獻是大力倡導和推動了“古文運動”。
何為“古文”?指先秦兩漢時期的散文文體,特點是內容充實、語言質樸、形式自由。
反對什麼?反對六朝以來直至唐代盛行的“駢文”。駢文過分講究對偶、聲律、辭藻和用典,常常內容空洞、華而不實。
主張什麼?“文以明道”、“文道合一”。強調文章要承載思想“道”),內容重於形式,語言要流暢自然,用以傳播儒家思想、反映社會現實。
八大家簡介
唐代二家
1.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韓文公”)
地位:古文運動的旗手與領袖,被蘇軾讚為“文起八代之衰”。
特點:文章氣勢磅礴,邏輯嚴密,說理透徹。擅長論說文,如《師說》、《原道》。
名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2.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柳柳州”)
地位:古文運動的核心倡導者和堅定支持者,與韓愈並稱“韓柳”。
特點:文章風格峻潔幽深,尤其在山水遊記如《永州八記》)和寓言故事如《三戒》)方麵成就卓越。
名句:“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小石潭記》)
宋代六家
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
地位: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是蘇軾、王安石、曾鞏等人在文壇上的引路人。
特點:文章平易自然、婉轉多姿,開創了宋代散文的新風貌。代表作《醉翁亭記》。
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2.蘇洵字明允,號老泉)
地位:蘇軾和蘇轍的父親,以議論文見長。
特點:文章縱橫捭闔,老辣犀利,善於分析曆史與時政。代表作《六國論》。
名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六國論》)
3.曾鞏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
地位:歐陽修的學生,文章風格古樸平正,嚴謹穩重。
特點:以說理縝密、章法謹嚴著稱,是唐宋八大家中風格最為“正統”的一位。代表作《墨池記》。
4.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世稱“王荊公”)
地位:不僅是文學家,更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主持“王安石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