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10節2 艾ài,“麥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2章 第10節2 艾ài,“麥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

第2章 第10節2 艾ài,“麥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1 / 1)

艾ai,一種草本植物,葉製成艾絨,可供艾灸用。賈思勰《齊民要術·收種》:“麥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

這句話出自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學巨著《齊民要術》。這句話雖然簡短,但背後蘊含著古代先民寶貴的農業生產智慧。

一、原文與上下文

這句話出自《齊民要術》第一卷《收種第二》篇,是專門講如何選種和藏種的章節。

原文節選:

“取麥種:候熟可獲,擇穗大強者,斬,束立場中之高燥處,曝使極燥。無令有白魚!有,輒揚治之。取乾艾雜藏之:麥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順時種之,則收常倍。”

二、注釋

石:中國古代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漢代一石約合今天20公升左右,其重量因穀物不同而異。一石麥子的重量大約在30公斤。

艾:即艾草,菊科植物。其葉子含有揮發性的芳香油,具有特殊的香氣,能驅避害蟲。

瓦器、竹器:陶罐、竹筐等容器。這些容器透氣性好,能防止種子在儲存過程中因悶熱潮濕而發黴變質。

白魚:一種常見的倉儲害蟲,即衣魚或蠹魚,喜食富含澱粉的物質。

揚治:通過揚場等方式,將害蟲和雜質去除。

三、白話翻譯

選取麥種的方法:等到麥子成熟可以收割時,選擇那些穗大、健壯的植株,剪下來,紮成捆,立放在曬場中高而乾燥的地方,暴曬到極其乾燥。注意)不能讓麥種裡有衣魚!如果有,就要立即通過揚場來清理乾淨。然後,取乾燥的艾草和麥種混合儲藏:每一石麥種,放入一把乾艾草。用瓦罐或竹器來儲存。順應農時播種,收成就常常能翻倍。

四、創作背景與意義

1.時代背景:

《齊民要術》成書於北魏時期約公元533年544年)。當時中國北方在經過長期戰亂後,社會趨於穩定,農業生產亟待恢複和發展。賈思勰總結前人和當代的農業生產經驗,寫就此書,旨在指導百姓“齊民”管理百姓)、“要術”重要的方法),解決溫飽問題。

2.科學意義:

綠色防蟲技術:這條記載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利用植物性藥物防治倉儲害蟲的明確記錄之一。它體現了古代中國“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不使用有毒化學物質,而是利用天然植物的特性來解決問題。

種子學的雛形:它展示了當時對選種擇穗大強者)、曬種曝使極燥)、防蟲艾草驅蟲)、儲存容器瓦器、竹器)等種子處理與保存的全套科學方法。這套方法能有效保證種子的活力和純度,為來年的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實用性與可操作性:“麥一石,艾一把”給出了非常明確、易於農民理解和操作的比例,體現了該書注重實踐的特點。

五、作者介紹

賈思勰生卒年不詳)

生活年代:中國北魏公元386534年)末期和東魏534550年)初期。

籍貫:山東益都今山東省壽光市)。

生平:曾擔任北魏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為官期間,他重視農業生產,足跡遍及今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深入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

著作與成就:

傾儘心血撰寫出《齊民要術》這部不朽的農學著作。

該書共十卷,九十二篇,係統地總結了黃河中下遊地區農牧業生產、食品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利用等方麵的經驗,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被後世奉為農學經典。

總結:“麥一石,艾一把”這句看似簡單的話,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的智慧結晶。它不僅是一個具體的農事操作指南,更代表了《齊民要術》所蘊含的科學精神——細致觀察、尊重自然、注重實踐,這也是這部偉大著作能流傳千古的原因。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祖國母親支援穿甲彈,射爆萬族 靈卡劫:王朝餘燼 關於NBA的那些事 一劍照汗青 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 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 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 碰到手就會變成女孩子是什麼鬼 悄然進行 開局直播賣靈根,我報價百倍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