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節1 諳(諳)ān,“故諳事識體者,善權輕重”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3章 第3節1 諳(諳)ān,“故諳事識體者,善權輕重”

第3章 第3節1 諳(諳)ān,“故諳事識體者,善權輕重”(1 / 1)

諳諳)an,熟悉,時識。《晉書·刑法誌》:“故諳事識體者,善權輕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遠。”權:衡量。)

我們來全麵解析《晉書·刑法誌》中的這句名言。

一、故事原文與上下文

《晉書·刑法誌》是記載魏晉時期法律製度演變的重要文獻。你引用的這句話並非出自某個具體的故事,而是作者對立法和司法原則的一種精辟論述。其上下文是在討論法律的穩定與變通、刑罰的輕重拿捏。

原文選段節選):

“其後,法令滋章,巧飾彌多。……故諳事識體者,善權輕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遠。非得賢人,孰能與於此哉!”

上下文大意:

這段文字指出,後來法律條文越來越繁瑣,鑽法律空子和文過飾非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因此,作者提出了一個理想的司法標準:隻有那些精通事務、明白事理的人,才能很好地權衡事情的輕重,不因為微小的利益而損害大局,不因為眼前的便利而妨礙長遠的規劃。除非是賢德之人,誰能做到這一點呢?

二、注釋

·諳事識體者:諳an),熟悉。指那些精通事務、懂得根本原則和大體的人。

·善權輕重:權,權衡。指善於權衡事情的輕重緩急、利害得失。

·不以小害大:不因為小的利益或損失而損害了根本的、大的利益。

·不以近妨遠:不因為眼前的便利或利益而妨礙了長遠的規劃和發展。

三、翻譯

所以,那些精通事務、明白事理的人,善於權衡輕重,不會因為小的利益而損害大的根本,也不會因為眼前的便利而妨礙長遠的規劃。

四、著作介紹

·《晉書》:二十四史之一,由唐朝房玄齡等人奉命編修,記載了西晉和東晉的曆史,並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割據政權的興亡。

·《刑法誌》:是《晉書》中的“誌”之一部分。“誌”相當於各專門領域的典章製度史。《刑法誌》專門記述了從先秦到魏晉時期法律、刑罰製度的演變、重要的法律思想和典型案例。它是研究中國法製史的寶貴資料。

五、作者介紹

《晉書》是唐初由官方組織編纂的,由宰相房玄齡579年-648年)擔任總監修,另有褚遂良、許敬宗等人一同參與編撰。因此,我們通常說《晉書》的作者是唐代的房玄齡等人。房玄齡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重臣,是著名的“房謀杜斷”之一,為貞觀之治的出現做出了巨大貢獻。由他來領銜修史,體現了唐初統治者以史為鑒的治國理念。

六、句子的寓意

這句話的核心寓意是一種高層次的戰略思維和全局觀。它強調在處理複雜問題時,必須具備:

1.權衡的能力:不能非黑即白,要能精準地判斷不同選項的價值和風險。

2.大局意識:要把個人、局部、眼前的利益放到整體、全局和長遠的框架中去考量。

3.遠見卓識:決策不能隻圖一時之快,要能看到決策對未來產生的深遠影響。

4.根本思維:要抓住問題的核心和根本,不被細枝末節所迷惑。

這既是一種治國理政的智慧,也是一種個人修身處世的哲學。

七、結合現實論述

這句誕生於千年前的古語,在今天的社會、組織和個人生活中,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1.在國家治理與公共政策層麵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過去一些地方為了追求gdp的“近”和“小”短期經濟利益),不惜犧牲環境,導致汙染“大”和“遠”長期的生態災難和人民健康成本)。現在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是“不以近妨遠”的生動體現,強調可持續發展,為子孫後代謀福祉。

·疫情防控: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采取嚴格的封控和社交隔離措施,可能會暫時影響局部經濟和個人的“小”自由不以小害大),但這是為了保護全體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這個“大”局,防止疫情蔓延造成更“遠”期的、不可控的災難。

2.在企業發展與商業決策層麵

·品牌信譽與短期利潤:一家企業如果為了追求短期利潤“小”和“近”),生產劣質產品或進行虛假宣傳,最終會損害品牌信譽這個“大”和“遠”的根本,導致客戶流失,甚至破產。反之,注重產品質量和客戶體驗,即使初期投入大、見效慢,但能贏得長期的市場和口碑。

·技術創新與眼前市場:如華為等公司,長期堅持將大量收入投入研發犧牲了部分“近”期利潤和股東分紅),看似“妨”了眼前,但卻換來了在5g等核心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贏得了“遠”期的戰略主動權和巨大的市場空間。

3.在個人成長與生活決策層麵

·學業與娛樂:對一個學生而言,沉迷於遊戲、短視頻是“近”的誘惑小),而紮實學習、積累知識是“遠”的投資大)。善於“權輕重”的人,會懂得節製娛樂,不讓其“妨”礙長遠的學業和前途。

·健康與享樂:熬夜、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帶來的是即時的“快感”近),但損害的是身體的長期健康遠)。明智的人會選擇規律作息、鍛煉身體,這是一種“不以小害大”的自我管理。

·人際關係:在與人交往中,為了一點小利或一口氣與人爭執不休小),可能會破壞寶貴的人際關係大)。懂得“善權輕重”的人,會更有包容心,維護長遠的和諧關係。

結論:

《晉書·刑法誌》中的這句“善權輕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遠”,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智慧。它提醒我們,無論在哪個層麵,麵對決策時,都要跳出狹隘的、短視的視角,以一種更宏闊、更深遠的眼光來審視問題。在信息爆炸、選擇多元、誘惑眾多的今天,這種權衡輕重、顧全大局的思維能力和定力,顯得尤為珍貴。它是我們避免因小失大、急功近利,從而走向更穩健、更成功、更幸福人生的重要指引。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鬥羅:從收養比比東為童養媳開始 我剛登基稱帝!二戰爆發了? 盜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宮 我有一個靈寵 燕王殿下!你啥時候造反呀? 從替身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穿成星際惡雌,獸夫們跪求我彆走 災變紀元:我的空間異能無上限 幻世記:我的保安大人 末日基地:從改造鬼子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