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an,黃昏或夜間。《禮記·祭義》:“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我們來深入解讀《禮記·祭義》中“周人祭日,以朝及闇”這句古老的記載。這短短八個字,蘊含了周代禮樂文明對天、人、時、義的深刻理解。
《禮記·祭義》原文節選
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後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陽,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原文與注釋翻譯
1.逐句翻譯與解讀
原文白話翻譯與深度解讀
郊之祭在南郊舉行的祭天典禮。
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
這是)盛大報答天恩的儀式,以祭祀太陽為主神,同時以月亮配享。這明確了周代祭天典禮的核心崇拜對象是太陽,月亮處於從屬地位,體現了對太陽滋養萬物之功的至高崇敬。
夏後氏祭其闇
夏代人祭祀太陽)在日暮黃昏“闇”)時分進行。“闇”指日落後的昏暗時刻,象征著一天的終結與回歸。夏禮可能更強調收斂與歸宿的意味。
殷人祭其陽殷商人
祭祀太陽)在正午陽光最盛“陽”)之時進行。這體現了殷商文化對力量的極致崇拜,選擇在太陽威力最鼎盛的時刻進行祭祀。
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周代人祭祀太陽,則從清晨“朝”)一直持續到黃昏“闇”)。這是整段的核心。周禮不再選取一個孤立的時刻,而是囊括了從日出到日落的完整時段,象征著對太陽運行規律的全麵遵循與全程虔敬。
2.核心詞彙注釋
·郊之祭:古代最高規格的祭天儀式,必須在國都的南郊舉行,故稱“郊祭”。
·大報天:盛大而完備地報答上天自然)的恩德。“報”是古代祭祀的重要動機之一。
·主日:以日神為祭祀的主神。
·配以月:讓月神陪同、配享。體現了以日為主,以月為從的宇宙觀。
·朝:清晨,日出之時。象征著開始、發生與生機。
·及:到,至。這個連接詞至關重要,它將“朝”與“闇”連接成一個連續的過程。
·闇:日暮,黃昏。與“朝”相對,象征著終結、完成與休息。
曆史與文化背景
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需要回到周代的文明語境中:
1.周代的禮樂文明與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