枊ang,拴馬的樁子。《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解授係其頸著馬枊。”
這個細節非常生動,但它實際上並非直接出自《三國誌·蜀書·先主傳》的正文,而是南朝宋史學家裴鬆之為《三國誌》作注時,在《先主傳》中引用的《九州春秋》裡的一段記載。
由於《九州春秋》這部書已經失傳,我們正是通過裴鬆之的注文才得以了解這個故事的。下麵我將為您全麵解析這個著名的曆史片段。
一、原文、注釋與翻譯
1.原始出處裴鬆之注引《九州春秋》)
裴注引《九州春秋》曰:“劉備)嘗於坐中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複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世說: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謝之,曰:‘何去之速乎!’”另有版本補充了所問的細節:“備徐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複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在描述檀溪躍馬前,有“解所乘馬鞍,係其頸著馬枊”之語。
2.注釋
·解:解下。
·授:此處應為“綬”,指古代係官印的絲帶。結合語境,更可能是指“馬鞍”或“韁繩”的某部分,意指解下馬鞍。
·係:拴,綁。
·其頸:馬的脖子。
·著:附著,這裡指“綁在”。
·馬枊ang):有兩個主流解釋:
·一說:馬廄裡係馬的橫木。
·另一說更貼合逃亡情境):馬鞍的前部,即鞍橋。將韁繩係在鞍橋上,是為了在倉皇逃亡、可能需雙手持兵器或控穩身體時,防止韁繩脫手。
3.翻譯
劉備在宴會上察覺蔡瑁等人要加害自己,假裝上廁所,悄悄逃走)他解下馬鞍上的韁繩,把它係在馬脖子和鞍橋上以便牢牢控製),然後騎著名叫“的盧”的駿馬飛速逃跑。不料墜入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馬陷入淤泥無法脫身。劉備情急之下對馬喊道:“的盧啊!今天情況危急了,你要努力啊!”的盧馬於是奮力一躍,跳出三丈遠,這才得以脫險。
二、故事背景
這個故事發生在劉備投靠荊州牧劉表期間約公元201207年)。
1.劉備的困境:當時劉備被曹操擊敗,暫時依附於同宗劉表。劉表對他禮遇有加但心存猜忌,一方麵借助他抵禦曹操,另一方麵又怕他聲望過高,威脅到自己子孫的地位。
2.劉表內部的矛盾:劉表的妻族蔡瑁和部下蒯越等人,是堅定的“本土派”,他們將劉備視為潛在威脅,極力主張除掉他。
3.“鴻門宴”:於是,蔡瑁等人設下宴會,計劃在席間擒殺劉備。劉備敏銳地察覺到了殺機,於是上演了這場“偽如廁,潛遁出”的驚險逃亡,並留下了“的盧躍檀溪”的傳奇故事。
三、故事的寓意
1.居安思危,時刻警惕:即使是在相對安穩的環境中劉表麾下),劉備也從未放鬆警惕,才能在危險來臨前迅速察覺並果斷脫身。
2.臨危不亂,沉著應變:在追兵將至、身陷檀溪的絕境中,劉備沒有放棄,而是激勵坐騎,最終奇跡生還。這體現了他卓越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
3.英雄未路,壯誌未酬:這個故事與“髀肉複生”的感歎緊密相連,深刻地描繪了劉備作為一代梟雄,在寄人籬下、功業未建的時期,內心的焦灼、悲憤與不屈不撓的鬥誌。
四、結合現實的論述
這個近兩千年前的故事,對今天的我們依然具有深刻的啟示:
1.對個人職業發展的啟示:保持“危機感”
在現代職場中,安逸的環境最容易消磨人的鬥誌。正如劉備在荊州“髀肉複生”一樣,如果一個人長期停留在舒適區,技能就會生疏,競爭力就會下降。我們必須:
·持續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儲備,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
·拓展能力邊界:像劉備一樣,即使不騎馬不直接打仗),也要保持“騎馬”的能力核心競爭力)。
·洞察環境:對公司的人事變動、行業的發展趨勢保持敏感,避免成為辦公室政治的犧牲品。
2.對組織管理的啟示:建立“信任”與“包容”的文化
劉表對劉備“憚其為人,不甚信用”,這種猜忌文化最終導致了內部的分裂和人才的流失。一個健康的組織應該:
·任人唯賢,明確規則:建立公平的晉升和評價機製,讓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
·開放包容,促進融合:如何平衡“空降人才”與“本土老臣”的關係,是每個管理者都需要麵對的課題。猜忌和打壓隻會迫使“劉備”們另尋他處。
3.對逆境應對的啟示:培養“逆商”
劉備檀溪脫險,是“逆商”應對逆境的能力)的完美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事業上的“檀溪”:
·項目受阻、職場失利、創業失敗……在這些時刻,怨天尤人無濟於事。
·學劉備的“急曰”:在困境中,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調動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哪怕是像的盧馬這樣的“有爭議”的資源),並抱有堅定的信念,往往能絕處逢生。
總結
“解授係其頸著馬枊”這個細節,雖然隻是劉備波瀾壯闊一生中的一個小插曲,卻生動地刻畫了他作為一個創業者的機敏、果敢和堅韌。它告訴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要在安定時思危難,在絕境中不放棄,永遠保持那種為了“建功立業”而奮力一躍的激情與力量。這正是這個古老故事曆久彌新的魅力所在。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