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8節2 【聱áo牙】,“周誥殷盤,佶屈聱牙”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8節2 【聱áo牙】,“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第5章 第8節2 【聱áo牙】,“周誥殷盤,佶屈聱牙”(1 / 1)

【聱ao牙】,文句不順口,指艱澀難讀。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關於韓愈《進學解》中的名句“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我們將從故事原文、注釋翻譯、創作背景、寓意及現實論述等多個方麵進行詳細解讀。

一、故事原文與語境

《進學解》是韓愈任國子博士時所作的一篇賦體散文,全文假托國子先生韓愈自稱)與學生的對話,用以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懣。

相關原文選段: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召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餘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

先生曰:“籲,子來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為妍,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於楚,廢死蘭陵。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世何如也?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閒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在文章開頭,先生教導學生時,為說明儒家經典的博大精深,提到了“周誥殷盤”等文獻:

“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

二、全文注釋與翻譯

1.單字與詞語注釋

·周誥:指《尚書·周書》中的《大誥》《康誥》《酒誥》《召誥》《洛誥》等篇,是周代的文告。

·殷盤:指《尚書·商書》中的《盤庚》上、中、下三篇,是商王盤庚遷都時對臣民的訓誡。

·佶屈:又作“詰屈”,指文字艱澀,語句曲折拗口。

·聱牙:指讀音拗口,念起來不順嘴。

2.句義翻譯

“向上效法虞夏時代的典章,深遠得沒有邊際;《周書》中的誥文和《商書》中的《盤庚》,文辭艱澀拗口,難以誦讀;《春秋》用詞嚴謹,《左傳》文辭鋪張;《易經》變化奇妙而有法則,《詩經》思想純正而辭采華美。”

三、創作背景與深意

1.創作背景

·時間與人世:此文作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韓愈複任國子博士之後。他此前曾因直言進諫、反對迎佛骨等事由屢遭貶謫,雖才華橫溢、倡導古文,但仕途坎坷。

·寫作動機:韓愈借“進學解”之名,實則通過學生之口,傾吐自己學問雖精卻不受重用的牢騷。全文采用“以退為進”、“正話反說”的筆法,在自我解嘲中暗含對當時執政者不識人才、用人不公的諷刺。

2.深意解讀

·表麵含義:直接形容《尚書》中周誥和殷盤這些古老文獻的文字古奧艱深,難以讀通。這是作為國子博士在向學生闡述治學之艱難與經典之深奧。

·深層寓意:

·標舉儒家正統:韓愈是古文運動的領袖,極力推崇先秦兩漢的散文傳統。他列舉這些“佶屈聱牙”的經典,意在說明真正有價值、承載“道統”的文章正在於此,而非當時流行的駢儷浮華之文。

·隱喻自身處境:這些經典雖然偉大,卻因“佶屈聱牙”而不為世俗所喜。這正隱喻了韓愈自己秉持儒家正道、文章內容充實,卻不合時宜、不被理解的困境。他與這些經典一樣,內涵深厚卻“知音者稀”。

·治學態度:韓愈告誡學生,治學不能避難就易,真正的學問正在這些看似難讀的經典之中,必須下苦功鑽研。

四、現實意義論述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這句話,穿越千年,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1.對文化傳承的啟示:正視經典的“難度”,而非回避

在信息爆炸、閱讀碎片化的今天,人們習慣於淺顯、直白、快節奏的信息接收方式。像《尚書》這樣“佶屈聱牙”的經典,更容易被束之高閣。這句話提醒我們:

·價值與難度並存:真正的文化瑰寶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解和進入門檻。不能因為其“難”而否定其價值,反而應意識到,正是這種“難度”背後蘊含著深厚的曆史、哲學和語言智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傳承需要“翻譯”與引導:作為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我們的責任不是抱怨經典難懂,而是像韓愈一樣,做經典的“解詁”者,用現代人能夠理解的方式如白話翻譯、趣味解讀、影視化呈現)來活化經典,降低大眾的學習成本,而非讓其永遠“佶屈聱牙”下去。

2.對個人治學與成長的啟示:擁抱“困難”,方能精進

無論是在學術研究還是專業技能的學習上,我們都會遇到自己的“周誥殷盤”。

·克服“舒適區”:學習編程時麵對複雜的算法,研究醫學時背誦繁複的解剖名詞,學習法律時鑽研晦澀的法條……這些過程都是“佶屈聱牙”的。如果因為困難而放棄,就無法達到精深的境界。

·“佶屈聱牙”是精進的階梯: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這個“勤”就包括了克服“佶屈聱牙”的過程。隻有經曆了這種腦力上的艱苦磨礪,知識結構才能牢固,思維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3.對社會的啟示:評價體係應重視“內涵”而非僅看“形式”

韓愈所處時代,駢文追求辭藻華麗而內容空洞。他推崇“佶屈聱牙”的古典,實質是呼籲文章要回歸思想和內容本身。

·批判形式主義:在當今社會,無論是學術界的“論文八股”,還是商業宣傳的浮誇辭令,都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我們應當時刻警醒,避免陷入華而不實的陷阱。

·鼓勵深度思考:一個健康的社會應當鼓勵和容納那些初看“佶屈聱牙”、實則富有洞見的思想和表達。對於看似不那麼“順滑”的批判和不同聲音,應給予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因為其背後可能蘊含著深刻的洞察。

五、結語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八個字,不僅是韓愈對古代文獻特征的精準概括,更是他本人文化立場與人生境遇的生動寫照。它告訴我們:

·於文化,真正的傳承在於理解並克服其最初的“艱深”,汲取其中的智慧。

·於個人,成長之路必然伴隨“佶屈聱牙”的挑戰,戰勝它們,方能實現價值的升華。

·於社會,需要建立更能識彆和珍視內在價值的評價體係。

這種麵對“難”的態度——不是回避,而是認知、解析並最終超越——正是中華文明乃至個人得以不斷進步的根本動力。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們罵我退圈,我反手造個動物園 過路神豪隻想吃瓜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 流氓天尊勇哥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