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ao,屋子裡的西南角。《荀子·非十二子》:“奧窔yao之間,簟dian席之上”窔:屋子裡的東南角。簟:竹席。)
我們來深入解析《荀子·非十二子》中這句看似平常卻意蘊深遠的描述——“奧窔之間,簟席之上”。
這句話描繪的是一幅私密的生活場景,但荀子卻用它來承載宏大的哲學批判,其精妙之處在於揭示了思想與行為、私下與公開必須統一的儒家準則。
原文與語境
這句話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篇。該篇是荀子對當時學術界有代表性的十二位思想家包括它囂、魏牟、陳仲、史?、墨翟、宋鈃、慎到、田駢、惠施、鄧析、子思、孟軻等)進行的係統批判,同時也闡述了他理想的“士君子”形象。
“奧窔之間,簟席之上”出現在荀子批判當時一些士人表裡不一的段落中。
【原文節選】
古之所謂士仕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樂可貴者也,樂分施者也,遠罪過者也,務事理者也,羞獨富者也。
今之所謂士仕者,汙漫者也,賊亂者也,恣睢者也,貪利者也,觸抵者也,無禮義而唯權埶之嗜者也。
……
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雲能者也,無知而雲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行偽險穢而強高言謹愨者也,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士君子之所不能為: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整其冠,齊其衣,和其容,儴儴然,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正其衣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遊氏之賤儒也。
君子之所為:雖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匹夫問學,不及為士,則不教也。
分句詳解與翻譯
·奧窔之間:
·奧:室內的西南角,在古代是尊長所居之位,也泛指房屋深處。
·窔:音yao,室內的東南角。
·奧窔之間:代指房屋最深處、最隱秘的角落,即私密空間。
·簟席之上:
·簟:音dian,用竹片或蘆葦編成的精致席子。
·席:坐席。
·簟席之上:代指日常起居、坐臥休息之處。
·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斂然:聚集的樣子。
·聖王之文章:古代聖王的禮樂法度。
·具焉:都具備在這裡。
·佛然:同“勃然”,興起的樣子。
·平世之俗:太平盛世的良好風氣。
【現代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