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借光的人_荊棘中的常春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6章 借光的人(1 / 2)

林野點擊“公開顯示”的那一刻,仿佛將一根深埋在血肉裡的刺輕輕推到了光下。

她沒再睡著,隻是睜著眼看窗外天色由暗轉明,心口那片荊棘紋身仍在隱隱作痛,但疼痛裡似乎滲進了一絲異樣的暖意——像冬夜凍僵的手突然被塞進一團溫熱的棉花。

三天後,“可借展品”規則上線七十二小時。

係統後台跳出第十四條歸還記錄時,林野正蜷在出租屋的舊沙發上看稿。

手機震動,畫麵彈出一張照片:一盞老式台燈靜靜立在兒童房書桌上,燈罩微斜,燈絲已被換成柔光ed,底座多出一個嶄新的usb接口,旁邊擺著一隻歪歪扭扭捏成的小陶燈,底下壓著一封信。

她點開放大,指尖停在信紙邊緣顫抖了一下。

“林小姐:

你不知道我兒子不會說話。

三歲了,醫生說他‘情感回應缺失’。

我試過所有方法,他都不看我。

直到那天我在社區公告欄看到你的展覽信息,鬼使神差借走了那盞燈——就是你母親批作業用過的那一盞。

第一天,他躲進櫃子。

第二天,他把燈推倒了。

第三天,我坐在燈前讀繪本,他忽然爬過來,手指貼上開關,按了兩下。

現在,他會對著燈光眨眼。

每次亮起,他就輕輕拍手。

我們開始用‘開’和‘關’交流。

你說得對,壞掉的燈,才是真的亮過。”

信末附著手繪冊掃描件:一頁頁曲線圖記錄著燈光閃爍頻率與孩子呼吸節律的同步過程,筆觸笨拙卻極儘耐心。

最後一幅畫著一盞燈,線條稚嫩,像是出自孩童之手,下方寫著一行字:

“媽媽,這次我沒砸。”

林野的眼淚落下來,砸在屏幕上,暈開一小片水痕。

她忽然想起小時候那個深夜,周慧敏伏案改卷到淩晨,台燈昏黃,紅筆不停劃動,而她躲在門縫後偷看,聽見母親自言自語:“隻要他們能考上好學校,恨我也好。”那時她以為那盞燈是審判之火,是壓迫的象征,是童年噩夢的光源。

可原來,也有人曾把它當作唯一的對話工具。

她開始整理所有歸還記錄——十一盞信燈、三本批注作文本、兩卷絕緣膠帶。

每一份借用背後都藏著一段沉默已久的掙紮。

有人借走父親的工具包,在社區工坊教單親媽媽換水管;有人帶走母親寫滿批評的日記本,用來練習不再羞恥地寫下自己的情緒;還有一個女孩借了那支紅批筆,送給患阿爾茨海默症的奶奶,說:“您現在記不住學生名字了,但還能寫字,這就夠了。”

這些故事原本藏在係統後台,匿名、靜默、無人知曉。

林野盯著屏幕良久,忽然起身打開電腦,新建一個項目文件夾,命名為:“回聲計劃:借出去的光”。

她決定做一次“反向展覽”。

不展出物品本身,隻投影它們離開後的軌跡——那些未曾預料的溫柔轉折,那些被誤解的物件如何在陌生人手中重獲意義。

選址定在老城區的廣場牆麵,離她童年住的教師宿舍不過八百米。

江予安幫她調試設備時問:“你不怕嗎?怕他們用錯方式去愛?”

林野怔住。

她當然怕。

怕有人拿著她母親的紅筆繼續打罵孩子,怕那本《教育心理學》又被燒毀,怕這些傷痕最終淪為廉價的煽情素材。

可更深層的恐懼其實是另一件事——她怕彆人“用對了”,而她的痛苦卻顯得多餘;怕世界證明,連最鋒利的創傷也能被轉化,唯獨她被困在過去。

“我以前總想把傷疤鎖起來,”她低聲說,“因為覺得它太臟,見不得人。但現在我想試試……讓它走出去。”

首夜放映,細雨初歇。

投影儀啟動,第一束光打在斑駁牆麵上。

黑白影像緩緩浮現:一雙手接過台燈,輕放於兒童書桌;一頁作文本攤開,上麵密布紅批,如今卻被貼上便利貼:“這是我爸罵我的證據,但我今天第一次敢拿給彆人看。”絕緣膠帶纏繞在斷裂的椅子腿上,配文是:“我爸修東西從不說我愛你,但他從沒讓一張桌子塌過。”

人群安靜地看著,有老人抹眼角,有年輕父母低聲交談。

林野站在角落,目光掃過觀眾席,忽然一滯。

人群後排,一個穿著洗得發白工裝的男人默默坐著,肩背微駝,手裡捏著半截濕透的煙。

是林國棟。

他從未參加過她的任何活動。

哪怕她出書簽售,他也隻遠遠站在書店外抽煙,等她散場。

可今晚,他坐在這兒,從頭看到尾。

散場時雨又下了起來。

林野撐傘走近,他沒抬頭,隻是把煙摁滅在鞋底,低聲道:“你媽年輕時……最恨彆人看她批作業。”


最新小说: 我苟在美女宗門當廚師 當AI名叫利維坦時 資治通鑒白話版 四合院:穿成傻柱,開啟逆襲人生 奇葩皇帝合集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腦子科舉 從少爺到皇帝 回到東漢當趙雲 大陣主 天幕:保成二廢三立,胤禛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