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深處的“軍械技術研究所”內,大功率燈泡將搭建的工棚照得亮如白晝,車床正在運轉。
陳致遠教授挽著袖正和幾個技術骨乾圍在一張鋪開的圖紙前,眉頭緊鎖。李師傅則蹲在一旁,對著一個剛車削出來的炮閂部件反複測量,臉色不太好看。
“還是不行,”李師傅放下千分尺,歎了口氣:“這炮閂的閉鎖斜麵,咱們用的鋼材韌性和硬度達不到要求,加工精度也跟不上。強行裝上去,彆說連續射擊,第一發就可能炸膛。”
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有些沮喪:“陳教授,李所長,咱們已經失敗三十次了,是不是咱們的設備和技術,暫時真的造不了這九二步炮?”
陳致遠語氣卻異常堅定:“不能泄氣,鬼子能造,我們憑什麼造不了?問題無非出在材料和工藝上。材料我們想辦法改進熱處理工藝,或者看看能不能從其他地方搞到更好的合金鋼,工藝,就靠我們這雙手,一點點磨,一點點改”
劉川不知何時走了進來,他沒有打擾正在專注討論的技術人員,而是靜靜地聽了一會兒。他拿起那個被認為不合格的炮閂部件,入手沉甸甸的,上麵還帶著車床加工的餘溫。
“遇到坎了?”劉川的聲音平靜,聽不出絲毫責備。
陳致遠和李師傅這才發現劉川,連忙起身。李師傅有些慚愧:“司令員,我們讓您失望了。”
劉川擺擺手:“搞技術哪有一蹴而就的?失敗是成功之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進步。我記得你們之前彙報,複裝子彈的效率和良品率不是提高了很多嗎?這就是成績,”
他環視著工棚裡一張張年輕而疲憊的麵孔:“同誌們,我知道大家很辛苦,壓力很大。但我們為什麼非要自己造炮?因為我們不能總指望從鬼子手裡繳,我們要有自己的軍械,今天造不出合格的炮閂,我們就研究它一百次,一千次,材料不行,我們就找替代品,改進工藝,設備不行,我們就土法上馬,發揮人的能動性,我相信,沒有我們八路軍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看向陳致遠和李師傅:“需要什麼支持,直接打報告,要人給人,要物給物,要錢我們想辦法,但是,質量和安全是底線,絕不能湊合,”
陳致遠感到一股暖流湧過心田,他用力點頭:“司令員,有您這句話,我們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把這根硬骨頭啃下來,”
離開研究所,劉川的心情並未放鬆。技術攻堅需要時間,而部隊的建設同樣刻不容緩。回到司令部,他立刻召集了聶政委、韓楚、王安和趙剛。
“研究所那邊遇到了困難,這在意料之中。”劉川開門見山:“但我們不能等,部隊規模在擴大,裝備在更新,但我們的指揮員們,思維和能力能不能跟上?特彆是大兵團作戰,後勤保障、通訊聯絡,這些都是我們的短板,甚至是盲區,”
韓楚深有同感:“司令員說得對,上次德州戰役,雖然贏了,但也暴露出問題。各旅之間協同有時不夠順暢,後勤補給線拉長後,前送物資效率明顯下降。”
聶政委點頭:“這是我們從遊擊戰向正規戰、大兵團作戰轉變必然要麵對的問題。光靠以前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那套,不夠用了。”
“所以,我決定,”劉川斬釘截鐵地說:“繼續開辦團級以上軍事主官學習班,這一期,就重點圍繞大兵團作戰的後勤保障、通訊聯絡、工程保障和戰場救護來展開,要讓我們的指揮員,不僅會衝鋒陷陣,更要懂得如何組織、如何保障、如何協同,”
王安參謀長立刻接口:“我同意,教材和教案,參謀部可以牽頭,結合我們之前的戰役總結,特彆是塔子溝、德州這些實戰例子,儘快編寫出來。”
趙剛道:“政治部負責動員和組織,確保主要乾部都能到位,安心學習。”
“好,”劉川一錘定音:“這件事,韓副司令和王參謀長主抓,政委和趙主任配合。學習班就設在濟南,輪流抽調各旅團主官和相關業務股長參加。告訴他們,這不是休息,是比打仗更費腦子的任務,成績要考核,要列入乾部履曆,”
命令下達,山東軍區團級以上乾部學習班很快在濟南原一所中學內開班。
課堂上,不再僅僅是揮舞手臂講解戰術,更多的是複雜的後勤計算、通訊網絡圖、工程作業要求和衛勤保障流程。
李雲龍坐在下麵,抓耳撓腮,對著麵前一張物資前送計算表發愁:“他娘的,算這個比帶兵衝鋒還累,我一個旅一天要吃掉多少糧食,消耗多少彈藥,這哪記得住?”
旁邊的丁偉倒是看得仔細,還時不時記筆記,他捅了捅李雲龍:“老李,彆牢騷了。司令員說了,不懂這個,以後仗都沒得打。你想想,要是你的兵衝到一半沒彈藥了,或者傷員運不下來,你衝得再猛有啥用?”
張大彪也悶聲道:“是這個理。以前人少,可以靠繳獲,可以就地籌措。現在動輒幾萬人行動,沒個準數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講課的是參謀部一位從總部來的老參謀,他敲著黑板:“同誌們,不要小看這些數字,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你們算準了,我們後勤部門才能知道要準備多少物資,安排多少運輸力量,選擇什麼樣的路線,算不準,那就是災難,”
另一間教室,通訊部門的乾部在講解無線電的使用和簡易通訊網的架設。還有的教室在研討如何組織民工支前,如何快速構築防禦工事,如何進行戰場緊急救護……
學習氣氛緊張而充實。這些從槍林彈雨中衝殺出來的將領們,開始係統地補上現代化戰爭指揮的重要一課。
部隊也進入了難得的整體修整期,各旅按照新的訓練大綱,結合學習班上傳授的知識,展開了更有針對性的訓練。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的協同演練更加頻繁,後勤部門開始建立更詳細的物資儲備和分發製度,通訊部隊則在加緊訓練報務員和架線兵。
劉川時不時會到各部隊轉轉,看看訓練,聽聽彙報。他看到部隊雖然暫時沒有大規模作戰任務,但士氣高昂,訓練熱情不減,心中稍感寬慰。
這天晚上,他和聶政委在院子裡散步,聶政委道:“老劉,咱們這又是搞技術,又是抓學習,又是練精兵,家底是越來越厚實了。可我總覺得,崗村寧次那邊,安靜得有點反常。”
劉川望著夜空:“他當然不會閒著,我們發展得越快,他就越坐不住,他肯定在憋著什麼壞水。告訴老貓,偵察工作不能鬆,尤其是青島和津浦路北段,要盯死了。”
他頓了頓:“暴風雨來臨前,總是格外寧靜。我們抓緊這寶貴的時間磨刀,就是為了等他來的時候,能一刀砍在他的七寸上,”
喜歡亮劍:從蒼雲嶺,被旅長誇為虎將請大家收藏:()亮劍:從蒼雲嶺,被旅長誇為虎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