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把“救命菜筆記”裡的柿子年糕計劃畫得滿滿當當,連配色都選了柿子的橙紅色,屋簷下的兩串年糕還在晚風裡晃,社區門口就又傳來了熟悉的快遞車聲。這次的包裹比上次的栗子包還沉,麻布袋子上沾著山裡的泥土,貼滿了小虎寫的小紙條,最顯眼的一張畫著個咧嘴笑的柿子:“樂樂!柿子乾曬得超甜,能當糖吃!”
拆開袋子時,橙紅色的柿子乾滾了出來,裹著一層薄薄的糖霜,咬一口軟糯香甜,還帶著陽光的味道。樂樂抓了一把分給圍過來的小朋友,自己則捧著柿子乾跑去找陳奶奶:“陳奶奶,小虎的柿子乾到了!我們什麼時候做柿子年糕呀?”陳奶奶捏起一塊柿子乾嘗了嘗,眼睛一亮:“這柿子乾甜度剛好,不用加太多糖,明天咱們就做,再加點核桃碎,又香又有營養!”
消息一傳開,居民們第二天一早就帶著材料趕來。張阿姨扛著年糕捶,還多帶了塊新的木墊板:“柿子乾黏性大,用新墊板捶年糕不容易粘;”林爺爺則拎著竹籃,裡麵是剛剝好的核桃碎和曬乾的桂花:“核桃碎嵌進年糕裡,桂花撒在表麵,吃起來有秋天的香味;”小安已經在灶台上燒好了水,蒸籠裡鋪好了乾淨的紗布,就等著泡好的糯米下鍋。
樂樂蹲在木盆邊,跟著陳奶奶處理柿子乾。把柿子乾切成小塊,放進溫水裡泡軟,再和泡好的糯米一起倒進石臼裡。“等會兒捶的時候要慢一點,柿子乾軟,彆捶成泥了,要讓它和糯米融在一起。”陳奶奶一邊說,一邊幫樂樂把袖子挽起來。樂樂握著年糕捶的把手,學著張阿姨的樣子,用力往下砸,糯米和柿子乾的混合物在石臼裡漸漸變得柔軟,橙紅色的柿子乾嵌在雪白的糯米裡,像撒了一把小太陽。
捶好的年糕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和核桃碎、桂花一起放進蒸籠,蒸好後切成小塊,裹上一層椰蓉,咬一口,糯米的軟糯、柿子乾的香甜、核桃的香脆和桂花的清香在嘴裡散開,引得小朋友們都搶著要;另一部分則切成薄片,和雞蛋、青菜一起炒,柿子乾的甜中和了雞蛋的香,吃起來一點都不膩。
大家圍坐在炭火旁吃年糕的時候,樂樂掏出“救命菜筆記”,在柿子年糕的圖案旁邊畫了個小太陽,還寫了一行字:“柿子年糕有秋天的味道,小虎說山裡的春天快到了,有新的野菜!”小安聽到這話,笑著拿出手機:“我剛查了,春天山裡的薺菜、蕨菜都能吃,到時候咱們可以做野菜年糕,再寄給小虎嘗嘗!”
正說著,小虎的視頻電話打了進來。鏡頭裡,小虎正和小夥伴們在山裡挖野菜,手裡舉著一把綠油油的薺菜:“樂樂!山裡的春天到了,薺菜好多,我挖了些,曬乾了寄給你們,你們可以做薺菜年糕!”樂樂舉著手裡的柿子年糕湊到鏡頭前:“小虎,我們剛做好柿子年糕,可好吃了!等你的薺菜到了,我們就做薺菜年糕,再寄給你!”
掛了電話,大家都笑著說:“這下好了,從冬天到春天,咱們的年糕宴就沒斷過,小虎寄來山裡的味道,咱們寄去社區的味道,這跨山的約定,比年糕還甜!”
夕陽西下時,樂樂和小朋友們把剩下的柿子年糕切成薄片,和之前的枸杞蕎麥年糕、栗子年糕一起曬在屋簷下。三串年糕在晚風中輕輕晃動,紅的、黃的、白的,像一串彩色的燈籠,照亮了菜藥園的小木屋。樂樂摸著“救命菜筆記”,裡麵畫滿了各種各樣的年糕,還有小虎寄來的栗子、柿子乾的圖案,她笑著想:等春天到了,還要畫薺菜年糕、蕨菜年糕,把山裡和社區的味道,都記在裡麵。
小安看著這一幕,拿出手機拍下照片,發了條朋友圈:“冬藏的年糕還沒吃完,春天的約定已經在路上。”配圖裡,屋簷下的三串年糕、炭火旁的笑臉,還有樂樂手裡寫滿字的“救命菜筆記”,都被夕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成了這個冬天最甜蜜的收尾,也成了春天最溫柔的預告。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