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晨光剛漫過山頭,院子裡就飄起了煙火氣。樂樂剛把貼好福字的蒸籠擺好,就看見王爺爺扛著捆乾柴走來,柴捆上還掛著塊新鮮的臘肉,“今早剛割的臘肉,肥瘦正好,煮年糕湯最香!”
廚房裡早被陳奶奶和山裡奶奶收拾得整齊。泡發的香菇在瓷碗裡舒展,切好的白菜碼在竹籃裡,翠綠的菜葉沾著水珠;之前蒸好的大年糕被切成方塊,裹著層薄粉防粘;小安則坐在桌邊剝蒜,時不時把剝好的蒜瓣放進碗裡,眼睛卻盯著案板上的臘肉,“什麼時候能喝年糕湯呀?我都等不及了!”
小虎負責燒火,土灶裡的火苗舔著鍋底,很快就把鍋燒熱。陳奶奶先把臘肉切成薄片,放進鍋裡慢慢煎,油脂滋滋滲出,醇厚的肉香瞬間飄滿屋子。接著放進薑片、香菇爆香,加清水燒開,水滾後放進年糕塊,“年糕要煮到微微發漲,才夠軟乎。”
樂樂蹲在灶邊幫忙,看著鍋裡的年糕慢慢浮起來,湯汁變得濃稠,忍不住拿起勺子攪了攪,“奶奶,該放白菜了吧?”陳奶奶笑著點頭,把白菜葉放進鍋裡,翠綠的菜葉在湯中翻卷,很快就變軟,“再撒點蔥花和白胡椒粉,鮮味兒就全出來了!”
第一碗年糕湯先端給了山裡奶奶,老人家吹了吹熱氣,喝了口湯,臘肉的鹹香混著香菇的鮮,裹著軟嫩的年糕,忍不住感歎:“這湯暖到心裡了,比山裡的野雞湯還鮮!”王爺爺也端著碗,咬了口吸滿湯汁的年糕,“配著白菜,解膩又爽口,過年就該喝這個!”
傍晚時分,暮色漸濃,村裡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大家把桌椅搬到堂屋,擺上年糕湯、糖包、柿餅,還有切好的紅棗桂圓年糕。小虎拿出手機,給遠方的家人發了張年糕湯的照片,很快收到回複,他笑著念給大家聽:“說我們的年糕看著就香,明年要回來一起吃!”
守歲的夜裡,土灶裡的火一直沒熄。樂樂掏出“救命菜筆記”,在最後一頁畫了碗冒著熱氣的年糕湯,旁邊寫著:“除夕守歲,臘肉白菜年糕湯,暖身暖心;這一年的約定,都藏在這碗湯裡。”
小安困得打哈欠,卻還抓著塊柿餅不肯放;王爺爺和陳奶奶聊著明年的菜畦計劃,說要種些南瓜,秋天做南瓜年糕;山裡奶奶則給每個人碗裡添了勺甜酒,“喝口甜酒,來年日子甜甜蜜蜜。”
窗外的鞭炮聲炸開漫天星火,屋裡的燈光暖得讓人安心。樂樂喝著熱乎的年糕湯,看著身邊笑意盈盈的大家,突然明白,這個冬天的所有甜與暖,不是來自食物本身,而是和大家一起攢下的約定,是圍坐在一起的煙火氣,是藏在每一口年糕裡的心意。
小虎見小安揉眼睛,從兜裡掏出顆裹著糖霜的花生遞過去:“含著甜,等會兒放小煙花給你看。”小安立刻精神起來,攥著花生直點頭。王爺爺把灶裡的柴火添得更旺,火光映著他的笑:“明年春天,咱們在菜畦邊搭個小棚,夏天就能摘黃瓜做涼糕。”
樂樂把筆記揣回兜裡,喝了口甜酒,暖意從胃裡漫到四肢。窗外的煙花又亮了,彩色的光透過窗戶灑在桌上,照得年糕湯的熱氣都泛著微光。她看著滿屋子的人,聽著說說笑笑的聲音,忽然覺得,這除夕的夜晚,比任何一塊年糕都要甜,比任何一碗熱湯都要暖。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