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姐姐的錘子。”她盯著工頭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她說,問題不解決,錘子就不會收回去。”
工頭的額角沁出了一層細汗。
他看著那個小錘子,卻仿佛看到了懸掛在鎮政府大門口那把真正的、刻著人名的地質錘。
他知道,那把錘子背後代表著什麼。
他更知道,眼前這個小女孩的姐姐,是那個能把天捅個窟窿的女書記。
“我……我馬上去拿工具!馬上排查!”工頭幾乎是落荒而逃。
孩子們爆發出了一陣歡呼,林小滿卻隻是平靜地把小錘子收回書包,在筆記本的“滲水問題”後麵,打上了一個小小的問號。
遠在省城的技術中心裡,被臨時借調的陳秘書,正在編寫一本特殊的教材——《基層微權力腐敗監督技術手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沒有寫那些空洞的理論,而是將青禾鎮的案子作為了貫穿始終的唯一案例。
他麵前的屏幕上,鋪滿了陸承宇親手繪製的“清泉居”設計圖。
那精妙的結構設計、對材料力學的極致運用,讓同為技術專家的他都歎為觀止。
他移動鼠標,在其中一頁關於地基承重的複雜公式旁,添加了一段批注。
第一章的標題,他早已想好。
“如何用一把錘子,聽懂一棟樓的心跳。”
在案例分析的最後,他停頓良久,敲下了備注:“天才可以走上歧路,但正義必須走筆直的大路。此圖紙可作工程學範本,不可作人生範本。”
幾天後,一份退休申請和一份建議報告,同時放在了林晚秋的辦公桌上。
來自特約監督員老周。
申請寫得很簡單,就一句話:老了,眼花了,該歇了。
建議報告也同樣簡練:監督員不能隻靠我們這些老人守夜,得讓那些眼睛還沒花、心裡還有火的年輕人睜著眼,盯著看。
林晚秋拿起筆,在退休申請上批了“同意”,但在“同意”後麵,她又加了兩個字:“返聘”。
她將老周的名字,寫進了“清泉記憶館”榮譽顧問的名單裡。
然後,她拿起電話,撥給了鎮中心小學:“高校長,我申請一個實習生名額……對,榮譽實習生,林小滿同學。”
她要讓那雙睜開的眼睛,有一個可以正式站立的位置。
又是一個清晨,天光微亮。
林晚秋推開鎮政府厚重的木門時,習慣性地抬頭看了一眼。
懸掛在門柱上的地質錘,在清冷的晨光中微微晃動,像是在回應她的注視。
她的目光越過錘子,望向不遠處小學的旗杆。
今天不是周一,但旗杆上,除了那麵鮮豔的五星紅旗,下方還多了一麵小小的、迎風招展的旗幟。
那是一麵白色的旗,上麵用彩筆畫著一隻巨大的眼睛和一把錘子。
是兒童監督旗。
林晚秋的嘴角,勾起一個極淡、卻發自內心的弧度。
她轉身走進辦公室,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桌上,靜靜地躺著一個沒有署名的牛皮紙信封。
她的心猛地一沉。這個位置,這個時間,絕不是正常的工作流程。
她撕開信封,裡麵隻有一張小小的、用打印機打出來的紙條。
紙條上,隻有一行冰冷的黑體字:
“下一任執劍者,已經醒了。”
喜歡執劍者暗流扶貧路請大家收藏:()執劍者暗流扶貧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