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氣,從工具包裡取出便攜式終端,接了上去。
沒有複雜的驗證過程,屏幕直接跳轉到了一個離線的數據庫界麵。
當看清數據庫內容的瞬間,陳秘書感覺自己的血液都凝固了。
裡麵存儲著近十年,青禾鎮所有重大工程項目的原始監理日誌、材料驗收單、隱蔽工程影像記錄的完整備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包括那些官方記錄中早已因“火災”“設備故障”而徹底損毀的資料!
最讓他感到窒息的是,數據庫日誌顯示,這些數據每隔七天會自動與一個未知的源頭進行一次差異化同步。
而最近一次的同步時間,就在昨夜淩晨,林晚秋在舊鎮政府會議室的黑板上寫下“查禾基建”那三個字之後的十分鐘。
他終於明白了。
“哨兵協議”根本不是一個程序,它是一套嵌入到整個青禾鎮基礎設施中的、物理級的超級監察網絡。
電力、供水、通信、建築……所有的一切,都是它的眼線和載體。
林為民當年,竟以一己之力,為這座小鎮打造了一座無法被關閉、無法被摧毀的“記憶宮殿”。
而林晚秋,他失憶的女兒,正用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一步步喚醒這座沉睡的巨獸。
林晚秋回到紀檢委辦公室,雨水順著她的發梢滴落。
她拉開抽屜想找支筆,指尖卻觸到了一個堅硬的、不屬於她的物體。
是一本黑色的硬殼筆記本。
她皺了皺眉,將它拿出。
翻開第一頁,一行瘦硬而決絕的字跡映入眼簾,熟悉得讓她心頭猛地一緊。
“如果你看到這本子,說明我已經不能說真話。”
她繼續向後翻,裡麵全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筆記,像是有人在極度緊張的狀態下記錄的。
“g7項目設計變更三次,每次增項均指向承安建築的關聯公司。”
“財政局王副局長每月固定從‘禾基建’賬戶領取‘谘詢費’兩萬,走的是他妻子的銀行卡。”
“鐘樓地基回填土方來源不明,水泥標號抽檢結果不足c25,原始報告被銷毀。”
每一條信息旁邊,都配有潦草的簡圖或精確到某年某月某日的時間線索。
她不知道這是誰寫的,也不記得自己何時收到了它,但當她的目光落在一頁的空白角落時,她的右手卻像有了自己的意識,不受控製地拿起筆,本能地畫下了一個極其簡單的小船圖案。
那是多年前她在山區支教時,和最信任的學生約定的“真相標記”。
夜色漸深,窗外雷聲滾滾。
林晚秋坐在辦公桌前,將筆記本上幾條最關鍵的信息用手機拍了下來。
她點開一個加密雲盤,正準備上傳,手機屏幕卻猛地一閃,瞬間黑屏,然後自動重啟。
當手機恢複正常後,她立刻衝進相冊,心臟沉到了穀底。
剛才拍下的照片,全都不翼而飛。
但她很快發現,手機裡多了一個名為“draft_07”的隱藏文件夾。
她顫抖著點開,裡麵隻有一段十秒鐘的無聲視頻。
畫麵昏暗,像是在一個密閉的房間內偷拍。
一隻骨節分明的手,正在一份合同上簽下名字。
當鏡頭微微上移,那隻手的袖口處,露出半枚熟悉的青銅戒指,上麵雕刻著青禾鎮的徽章——那是鎮黨委書記的專屬配飾。
視頻的最後一幀,一行快到幾乎無法看清的白色小字一閃而過:
“證據不在雲端,在牆裡。”
牆會說話。
幾乎在同一時刻,數公裡外,青禾鎮地質監測站的備用電源突然發出“啪”的一聲輕響,自動切斷。
值班員還沒反應過來,整間屋子的屏幕瞬間陷入黑暗。
而在主屏幕徹底熄滅前的最後一刹那,一道頑固的殘影烙印在了所有人的視網膜上。
那是一個模糊的人形輪廓,獨自站在風雨飄搖的新鐘樓頂端,狂風吹亂了他的頭發,側臉的剪影在電光的映照下,竟與陸承宇有七分相似。
數字世界的風暴,伴隨著電力的切斷,終於歸於沉寂。
代碼與電流構成的幽靈暫時隱匿。
然而,在這黎明前最深沉的寂靜中,一種更古老、更脆弱的訊息,已然開始了它的旅程,它的載體,並非電線,而是水流。
喜歡執劍者暗流扶貧路請大家收藏:()執劍者暗流扶貧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