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修煉,不知歲月流轉。當林逸將第九顆“蘊氣丹”的藥力徹底煉化,體內那層通往練氣三層的壁壘終於在一聲唯有他自己能聞的轟鳴中豁然洞開時,他才驚覺,自己在這深山石洞中,竟已度過了近四十個日夜。
混沌靈氣壯大了近倍,於經脈中奔騰流淌,隱有溪流潺潺之聲。神識探查範圍擴展至十餘丈,五感愈發敏銳,連空氣中靈氣的細微變化都能清晰捕捉。
“煉氣三層…總算有了些自保之力。”林逸感受著體內充盈的力量,心中稍定。他起身走出山洞,晨曦正好,該去看看那片傾注了月餘心血的“生機米”了。
試驗田中的景象沒有讓他失望。稻禾金黃璀璨,靈氣與生機混合成的獨特清香彌漫四周,稻穗沉甸甸地壓彎了腰,顆粒飽滿,靈光內蘊。估算著時日,就在這一兩日間,便可收割。
他細心檢查著每一株稻禾,心中盤算著收割、脫粒以及前往百草堂交貨的事宜。然而,一絲隱隱的不安,卻如同水底的暗礁,在他心境平和的湖麵下悄然浮現。
離家太久了。
一個多月,對於沉浸在修煉中的他而言彈指而過,但對於家中日日盼兒歸的父母,該是何等的煎熬?農村不同於城市,鄰裡親近,誰家孩子久出不歸,必是大事。父親那沉默卻關切的眼神,母親那總是帶著擔憂的嘮叨,此刻清晰地浮現在腦海,讓他無法再安心沉浸於自己的“仙緣”之中。
“必須回去一趟。”林逸下定決心。修真修真,若修得無情無義,連父母養育之恩都可拋卻,那與山間頑石何異?這塵世牽絆,或許亦是修行路上必須麵對的一環。
他暫時按下收割的念頭,決定先回家報個平安。仔細收斂周身氣息,確認洞府與靈田暫無隱患後,他便動身下山,朝著記憶中的家的方向走去。
越是靠近村子,那分近鄉情怯之感便越發明顯。村口那棵老槐樹依舊枝繁葉茂,幾個熟悉的老人坐在樹下閒聊,看到林逸,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喲,是林家小子?啥時候回來的?這陣子跑哪兒去了?你爹娘可沒少念叨!”
林逸擠出笑容,含糊地應付著:“出去走了走,找了點活兒乾。”
快步走到自家那熟悉的院門前,還未推開,就聽到裡麵傳來母親李秀娥帶著哭音的埋怨:“……都一個多月了,電話也打不通,這孩子到底去哪兒了?大山,你倒是再出去找找啊!”
父親林大山沉悶的聲音響起:“找?上哪兒找?鎮上也問了,他同學也聯係了,都說沒見著!這小子……唉!”
林逸心中一酸,不再猶豫,推開了院門。
“爹,娘,我回來了。”
院內霎時一靜。正在灶房門口抹淚的李秀娥猛地抬頭,看到站在門口、身形似乎挺拔了些、眼神也愈發沉靜的兒子,先是愣住,隨即眼淚湧得更凶,幾步衝上來,抓住林逸的胳膊,又是哭又是笑:“逸兒!你個死孩子!你跑哪兒去了!你想急死娘啊!”
林大山也從屋裡大步走出來,手裡還拿著半截旱煙杆,他看著兒子,嘴唇動了動,想罵,看到兒子安然無恙,那火氣又化作了濃濃的擔憂和後怕,最終隻重重歎了口氣,啞聲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麵對父母的關切與責備,林逸心中愧疚更甚。他將早已想好的說辭道出,隻說自己在城裡求職不順,心灰意冷,便想著回山裡靜靜,找了個地方琢磨點事情,手機也沒信號,讓二老擔心了。
“琢磨事情?啥事非得跑到山裡琢磨?連家都不回?”林大山眉頭緊鎖,顯然不信。
林逸知道,空口無憑。他深吸一口氣,道:“爹,娘,我不是胡亂跑的。我是在山裡……找到了一種特彆的種地法子。”他頓了頓,繼續道:“我大學不是學過些知識嗎?就想著試試看。這一個月,就在山裡開了塊小地,種了點東西。”
“種地?”李秀娥愣住了,林大山也是一臉愕然。兒子是村裡少有的大學生,如今竟跑回山裡種地?
“嗯。”林逸點頭,眼神認真,“而且,有點眉目了。我種出來的東西……跟普通的不太一樣。”
他無法展示靈米,但那份篤定和眼中不同於以往的神采,讓林大山將信將疑。兒子似乎真的變了,不再是那個從城裡回來時有些頹喪的青年,身上多了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沉穩和底氣。
“你……你真是在弄這個?”林大山的語氣緩和了些。
“爹,娘,你們信我。”林逸看著父母,“我再進山一趟,把我種的那點東西收回來,你們看看就知道了。以後我可能還得經常進山照看,但我跟你們保證,定期回來,絕不會再讓你們這麼擔心。”
看著兒子堅定的目光,再想到他這一個多月的變化,林大山和李秀娥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複雜的神色。最終,李秀娥抹著眼淚道:“兒啊,不管你做啥,都得顧著身子,記得回家……”
林大山也悶悶地“嗯”了一聲,算是默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家中住了一晚,享受了母親精心準備的飯菜,感受著久違的家的溫暖,林逸次日一早便再次進山。這一次,心中少了些隱秘的負擔,多了份對未來的明確規劃。
回到山洞,他立刻開始收割“生機米”。動作嫻熟,靈力操控精微,確保顆粒歸倉。最終得到帶殼稻穀約五十三斤。他將五十斤裝入大袋,準備交付百草堂。剩餘三斤,他小心收好,準備帶回家讓父母嘗嘗,這也是他證明自己“研究”成果的方式。
接著,他去看那十株青玉靈米。幼苗已長至一尺餘高,通體青翠如玉,葉片挺立,自主吸納著周圍靈氣,長勢穩健,靈性盎然。他照例用稀釋的混沌靈氣水和“偽靈肥”小心滋養,不敢怠慢。
處理妥當後,林逸便背著米袋,再赴青牛鎮百草堂。
此番交易順利異常。陳景堂主與蘇曉查驗過“生機米”後,皆是驚喜交加。其品質遠超預期,生機之濃鬱,靈氣之純淨,令陳堂主撫掌讚歎,直接以每斤三塊下品靈石的價格,支付了一百五十塊靈石。
林逸心中踏實了不少,這意味著一條穩定的資源渠道初步建立。他再次購買了青玉靈米種子、辟穀丹材料以及配置“靈肥”所需的幾種礦物粉末,花費四十五塊靈石。
懷揣著剩下的一百零五塊靈石和采購的物資,林逸離開了百草堂。他並未察覺,一雙隱藏在暗處的、貪婪的眼睛,已再次盯上了他。
歸家途中,林逸思忖著如何逐步改善家中條件,又不至於太過驚世駭俗。那三斤“生機米”或是一個開始。
然而,就在他身影消失在山道儘頭時,百草堂內,陳景堂主撚著胡須,對蘇曉緩聲道:“此子,絕非池中之物。他培育的靈植,生機之盛,聞所未聞。恐怕……不止是秘法那般簡單。近日青陽城那邊似有風聲,關於一座古修洞府……或許,這片水域,要起波瀾了。留意著,但莫要驚擾了他。”
蘇曉垂首應下,清冷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若有所思的光芒。
林逸回到家中,將三斤脫殼後晶瑩如玉、香氣撲鼻的“生機米”煮給父母品嘗。那從未體驗過的美味與吃下後通體舒坦的感覺,徹底打消了林大山夫婦最後的疑慮。兒子,或許真的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
看著父母臉上欣慰與驕傲的笑容,林逸心中溫暖,道心似乎也更為圓融了一絲。塵緣與仙路,並非隻能擇一而行。
他告知父母,山中“實驗田”需人照料,自己仍需時常進山,但保證定期歸來。這一次,林大山和李秀娥沒有再強烈反對,隻是千叮萬囑,要他注意安全。
再次回到山中洞府,林逸的生活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一邊是修為的提升與靈植的培育,一邊是塵世的牽掛與責任的履行。他小心地平衡著二者,在修煉之餘,也開始更深入地研讀《百草初鑒》,嘗試理解萬物生長的自然之道,而非僅僅依賴源初之石的神異。
平靜的日子緩緩流淌,但林逸能感覺到,體內日益增長的靈力,以及對更廣闊天地的本能向往,都在隱隱呼喚著他,走向山外更大的世界。風暴來臨前的寧靜,往往最為迷人,也最是短暫。
喜歡我在農村挖到了女媧石請大家收藏:()我在農村挖到了女媧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