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林越在鳥鳴聲中醒來。腳底的傷口已經結痂,雖然走路時還有些不適,但比前兩天好了很多。他第一時間檢查了正在晾曬的草鞋,樹皮經過幾天處理已經柔軟不少,穿上去不再那麼磨腳了。
昨天在野人營地的發現讓他心神不寧。那個神秘的符號——波浪線與圓形的組合,不僅出現在黑色區域的岩壁上,也刻在野人的祭壇上。這絕不是巧合。
早飯後,他決定再次前往黑色區域。這次他做足了準備:用濕布蒙住口鼻,草鞋外又綁了層樹皮加厚鞋底,還帶上了新磨製的黑曜石箭頭和一根細長的木棍。
越靠近黑色區域,空氣中的硫磺味就越濃。手腕上的金屬殘片開始發燙,溫度比前幾次更高。他小心地繞開之前差點陷進去的泥潭,來到刻有符號的岩壁前。
符號在晨光中顯得格外清晰。林越用手輕輕撫摸刻痕,邊緣光滑,像是經過長期摩挲。他注意到符號下方有一些更淺的刻痕,像是某種計數標記。取出隨身攜帶的木炭,他在樹皮上仔細拓印下這個圖案。
就在這時,金屬殘片突然劇烈發燙!他下意識後退幾步,發現岩壁符號正對的方位,地麵有塊凸起的黑色石頭與眾不同。其他石頭表麵粗糙,這塊卻異常光滑,像是經常被觸摸。
他用木棍小心刮去石頭表麵的苔蘚,露出一個凹陷的圖案——正是那個波浪線與圓形的簡化版!凹陷中心有個小孔,似乎可以插入什麼東西。
林越心中一動,取出金屬殘片比對。殘片的弧形邊緣與小孔形狀有幾分相似,但尺寸明顯不匹配。這應該隻是某個更大部件的一部分。
難道還有其他殘片?這個念頭讓他心跳加速。野人祭壇上的符號、這裡的機關,還有原主貼身收藏的殘片,這一切似乎都指向某個更大的秘密。
中午時分,天色突然轉暗。遠處傳來隆隆雷聲,海風變得急促,空氣中彌漫著雨前的土腥味。暴雨要來了。
林越急忙返回營地。他先加固了窩棚的屋頂,多加了幾層棕櫚葉,用石頭壓牢邊緣。接著在窩棚四周挖了導水溝,防止雨水倒灌。最後把乾柴、食物和重要工具都移進窩棚。
剛忙完這些,豆大的雨點就砸了下來。很快,暴雨傾盆而下,天地間白茫茫一片。窩棚在風雨中搖晃,但結構還算穩固。雨水從導水溝順利流走,營地沒有積水。
趁著避雨的時間,林越開始研究那個符號。他在沙地上反複勾畫圖案,波浪線可能代表海水,圓形是太陽?或是島嶼?又或者有更特殊的含義。
突然,他想到野人祭壇上的擺放方式:貝殼代表海洋,黑色石頭像是從黑色區域帶來的。那麼這個符號會不會是某種地圖或指示?
暴雨持續了整整一下午。林越窩在棚子裡,聽著雨聲,整理著近日的發現。符號的秘密、野人的動向、黑色區域的危險,這些線索像拚圖一樣在他腦中旋轉。
傍晚雨勢漸小,但天空依然陰沉。林越檢查營地時發現,暴雨衝垮了他設在外圍的幾個陷阱,荊棘牆也有部分受損。這提醒他,自然的力量遠比野人更不可預測。
【累積獲得打賞:95點】
係統提示增加了5點,可能因為他成功應對了暴雨考驗。
晚飯後,林越借著最後的天光,在岩片上用炭筆畫下符號的精確複製品。他決定明天開始,以這個符號為線索,向島嶼其他方向探索。
夜幕降臨,雨後的叢林格外潮濕悶熱。林添旺篝火,烘乾潮濕的衣物。今天雖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但符號的發現和暴雨的考驗,都讓他對這座島有了更深的認識。
第十九天在探索與思考中結束。林越知道,要解開這些謎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勇氣。而隨著探索範圍的擴大,可能會遇到更多未知的危險。
喜歡荒野直播:我的秘境通現代請大家收藏:()荒野直播:我的秘境通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