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精耕細作豐倉廩 匠心智造興中原_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 > 第155章 精耕細作豐倉廩 匠心智造興中原

第155章 精耕細作豐倉廩 匠心智造興中原(1 / 1)

中原春耕剛過,晁蓋便帶著農官與朱停,再次前往開封郊外的農莊。田地裡的小麥剛冒出青苗,卻比往年矮了半截,葉片還帶著些許黃斑。老農張老漢蹲在田埂上,眉頭緊鎖地撥弄著麥苗,見晁蓋前來,連忙起身:“陛下,這麥苗不知怎的,長得慢還發黃,俺們按農官教的法子澆水施肥,也不見好轉。”

晁蓋蹲下身,仔細觀察麥苗根部,又撚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輕嗅。他記得現代農業中,土壤肥力不足、病蟲害初期都會導致作物生長異常。“朱停,把帶來的‘土壤檢測儀’拿來。”晁蓋吩咐道。這是他根據現代簡易檢測儀原理,讓朱停用銅片、石墨與陶管製作的裝置——將銅片與石墨插入土壤,通過陶管內溶液的顏色變化,可初步判斷土壤的酸堿度與氮磷鉀含量。

朱停連忙取出檢測儀,插入麥田土壤中。片刻後,陶管內的溶液變成淺褐色,晁蓋說道:“土壤偏堿,氮含量不足,得補施腐熟的有機肥,再摻些草木灰調節酸堿度。”他又指著麥苗葉片上的細小斑點:“這是蚜蟲幼蟲咬的,得儘快用艾草、辣椒煮水噴灑,既能驅蟲,又不汙染土地。”

張老漢半信半疑,按晁蓋的方法,當天便組織農夫收集艾草、辣椒,煮水後裝入陶罐,對著麥苗均勻噴灑;又將積攢的牛羊糞與秸稈混合,堆在田邊腐熟,準備下周施入麥田。一周後,晁蓋再次來到農莊,隻見麥田裡的麥苗已長高不少,葉片變得翠綠,之前的黃斑與斑點都消失了。張老漢激動地拉著晁蓋的手:“陛下的法子真管用!這麥苗長得比往年還好!”

為了讓更多農戶掌握科學種植方法,晁蓋命農官編寫《農桑新法》,詳細記載土壤檢測、作物病蟲害防治、有機肥製作等知識,印刷成冊後分發到各縣鄉。還在開封、洛陽設立“農桑學堂”,邀請經驗豐富的農夫與懂新法的官員擔任教員,定期為農戶授課。農桑學堂開課當日,開封郊外的學堂擠滿了農戶,不少人帶著自家的土壤樣本與作物葉片,向教員請教問題,課堂內熱鬨非凡。

農業革新初見成效,晁蓋又將目光投向冶鐵業。中原的鐵礦資源豐富,卻因冶煉技術落後,鐵礦利用率不足三成,煉出的鐵器還易生鏽。他帶著朱停與冶鐵工匠,前往洛陽郊外的鐵礦場,實地查看冶鐵流程。鐵礦場內,工匠們正用土爐煉鐵,爐溫不足,鐵礦與木炭混合後,半天才能煉出一小塊鐵錠,鐵錠表麵還附著大量礦渣。

“這樣煉鐵,費時費力還浪費原料。”晁蓋對工匠們說道,隨後取出一張改良冶鐵爐的圖紙——這是他結合現代高爐原理,設計的“多層送風冶鐵爐”:爐體分為三層,底層裝木炭,中層裝鐵礦,上層裝石灰石用於除礦渣);爐壁外側加裝三個風箱,由腳踏帶動,可持續向爐內送風,提高爐溫;爐底設有出鐵口與出渣口,方便分離鐵水與礦渣。

朱停按圖紙,帶領工匠們用耐火黏土與磚塊,花了半個月時間,建成了第一座改良冶鐵爐。開爐當日,工匠們將鐵礦、木炭與石灰石按比例裝入爐內,三人一組,踩著風箱向爐內送風。隨著爐溫逐漸升高,爐體變得通紅,半天後,打開出鐵口,暗紅色的鐵水順著凹槽流入模具,礦渣則從出渣口排出。

“成了!成了!”工匠們歡呼起來——這一爐煉出的鐵錠,比以往土爐多了三倍,鐵錠表麵光滑,幾乎沒有礦渣。負責冶鐵的王工匠捧著鐵錠,激動地對晁蓋說:“陛下,這新爐子太神了!不僅出鐵多,鐵還更結實,以後打造農具與兵器,都能用好鐵了!”

晁蓋又教工匠們“百煉鋼”的改良方法:將煉出的鐵錠反複鍛打,去除雜質,再放入炭火中加熱,淬火時用不同溫度的水交替冷卻,可增強鐵器的硬度與韌性。按此方法,工匠們打造出一把長刀,刀刃鋒利,能輕鬆斬斷銅錢,刀身彎曲九十度後還能恢複原狀,在場的工匠們無不驚歎。

為了推廣新冶鐵技術,晁蓋下旨:凡采用新冶鐵爐的鐵礦場,朝廷給予五成補貼;煉出的鐵器若達到朝廷標準,可優先供應軍隊與官營工坊。消息傳開,中原各地的鐵礦場紛紛改造冶鐵爐,冶鐵產量大幅提升,不僅滿足了農具與兵器的需求,還能打造更多的鐵器用於水利與交通建設。

隨著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中原的人口逐漸增多,城市衛生與公共設施的問題也凸顯出來。開封城內,不少街道狹窄,汙水橫流,垃圾堆積,每到夏季,還易滋生蚊蟲,引發疫病。晁蓋命沈煉牽頭,對開封城進行改造——拓寬街道至四丈,中間鋪設石板,兩側修建排水溝,排水溝與城外的河流相連,可將汙水排出城外;在街道兩側每隔五十步,修建一座“公共廁所”,廁所底部與地下管道相連,管道通向城外的糞場,定期由農夫清理,用作農田肥料;還組織人手,每日清掃街道,將垃圾集中運至城外的窪地,填埋後覆蓋土壤,防止汙染環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改造後的開封城,街道變得寬敞整潔,以往的汙水與垃圾都消失了,空氣也清新了不少。住在開封城內的百姓王大娘,每天都要帶著孫子在街道上散步,她笑著對鄰居說:“現在的街道比以前乾淨多了,再也不用踩著汙水走路,孫子也不會再被垃圾裡的蚊蟲咬了。”

除了城市衛生,晁蓋還注重民生設施的建設。在開封、洛陽等大城市,修建“惠民藥局”,由胡青牛等懂醫術的人擔任醫師,為百姓免費診治小病,低價提供藥材;在各地修建“義倉”,豐收時儲存糧食,災荒時開倉放糧,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還在官道旁修建“飲水站”,用陶管將山泉水引入站內,方便過往商旅與行人飲水。

這日,晁蓋在開封城內巡查,看到惠民藥局內,胡青牛正為一位老人診治咳嗽,旁邊的藥童按藥方抓藥,老人拿著藥材,激動地對胡青牛說:“多謝胡醫師,以往看病抓藥要花不少錢,如今在惠民藥局,不僅免費看病,藥材還便宜,陛下真是百姓的活菩薩!”

在義倉外,不少百姓正排隊領取糧食,負責義倉的官員有條不紊地組織發放,每個百姓都能領到足夠的糧食。一位中年婦人領到糧食後,對著皇宮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家裡的糧食快吃完了,多虧了義倉,孩子們才有飯吃,陛下的恩情,俺們記一輩子!”

半年後,中原大地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田野裡,作物長勢喜人,農戶們忙著耕種與收獲,糧倉裡堆滿了糧食;工坊內,冶鐵爐、紡織機日夜運轉,鐵器、布匹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遠銷各地;城市裡,街道寬敞整潔,民生設施齊全,百姓們安居樂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當晚,晁蓋在禦書房查看中原各地的奏報:開封府上報,上半年糧食產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五成;洛陽府奏報,冶鐵產量翻番,鐵器出口量增長三倍;戶部奏報,中原地區的人口增長一成,百姓賦稅繳納及時,國庫儲備充足。他拿起朱停送來的新圖紙——這是一台“水力紡紗機”,可借助水流帶動紡紗機運轉,比腳踏紡紗機效率更高。

“中原的發展越來越好了,下一步,該將這些新法推廣到漠北與西域了。”晁蓋心中思索,手指在圖紙上輕輕敲擊。此時,他腦海中響起係統提示音:【叮!宿主運用現代化知識推動中原農業、冶鐵業與民生設施發展,華夏民生滿意度+40,解鎖“區域協同發展”支線任務:打通中原與漠北、西域的貿易通道,建立跨區域物資調配體係,獎勵武俠點80萬,解鎖“民生數據監測”功能。】

晁蓋抬頭望向窗外,月光灑在皇宮的琉璃瓦上,泛著柔和的光芒。他知道,中原的繁榮隻是華夏盛世的開端,未來,他將帶領眾人,繼續用智慧與汗水,推動華夏各地協同發展,讓百姓都能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讓華夏的文明之光,照亮更遠的地方。

喜歡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請大家收藏:()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萬億冥幣開局,頂級女鬼求包養 重生之最強散人 重生之盜墓至尊我為神 在造大明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傳 全族扶我青雲誌,我贈族人朱紫袍 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 龍門戰神贅婿 都市仙主 聽風雲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