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王重陽、張三豐三位高人領了欽差之命,攜“如朕親臨”令牌,當日便輕車簡從,悄然離開了汴梁城。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勘察汴梁周邊乃至中嶽嵩山等地的山川地脈,為“龍脈築基”尋找最合適的起始節點。此事關乎國本,必須慎之又慎。
而晁蓋,並未等待勘察結果。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龍脈築基法的核心在於自身與國運、地脈的共鳴。若自身修為不足,無法承載龍脈之力,即便找到最佳節點,築基亦是空談。他必須先行一步,初步煉化此法,提升境界,方能主導後續的築基大典。
是夜,月明星稀,萬籟俱寂。晁蓋並未在寢宮安歇,而是獨自一人來到了皇宮深處、戒備最為森嚴的觀星台。此台高九丈九尺,取“九九至尊”之意,是曆代帝王觀測天象、祭祀天地之所,亦是整個汴梁城地勢最高之處,據說下方隱隱連接著一道微弱的龍脈支流,最是適合感應天地之氣。
晁蓋屏退了所有侍衛宮女,甚至連米蒼穹也隻被允許在台下遠處警戒。他盤膝坐於觀星台中央的太極圖案之上,五心朝天,屏息凝神。腦海中,《龍脈築基法》的總綱法訣如同金色的溪流,緩緩流淌。
“龍脈者,大地之精,山河之魂,聚則成形,散則為氣。築基之法,首在感氣,次在引氣,終在融氣……”
他摒棄雜念,心神沉入丹田,緩緩運轉自身修煉多年的《九陽神功》。至陽至剛的九陽真氣如同溫暖的太陽,在經脈中奔騰流轉,散發出磅礴的生命氣息。與此同時,他嘗試將一縷神識,依照《龍脈築基法》中記載的獨特法門,如同觸角般,小心翼翼地探出體外,向著腳下的大地深處蔓延。
初時,神識所及,唯有泥土、岩石的厚重與冰冷,並無任何異常。晁蓋並不氣餒,深知龍脈之氣深藏地底,縹緲難尋,非大機緣、大毅力不可得。他持續運轉功法,將心神與整個汴梁城、乃至更廣闊的帝國疆域隱隱相連,感受著那冥冥中彙聚而來的、萬民信念所化的磅礴國運。
國運如洪流,洶湧澎湃,支撐著他的神識不斷向下、再向下。不知過了多久,就在他心神略感疲憊之際,忽然——
“嗡……”
一聲極其微弱、仿佛來自大地極深處的嗡鳴,傳入他的神識感知中!緊接著,他“看”到了!在腳下近百丈的深處,一條淡金色的、如同溪流般的能量帶,正緩緩流淌著!它散發著古老、厚重、承載萬物的氣息,雖然細小,卻蘊含著難以想象的磅礴力量!這便是地脈龍氣!雖隻是汴梁地下的一道微小支流,卻已讓晁蓋心神劇震!
“找到了!”晁蓋心中暗喜,不敢有絲毫大意。他謹記法訣,以自身九陽真氣為引,混合著一絲精純的國運之力,化作一道溫和的橋梁,緩緩靠近那道淡金色的龍脈之氣。
然而,龍脈之氣乃天地精華,自有靈性,豈容輕易沾染?感受到外來力量的靠近,那淡金色的氣流微微一顫,一股排斥之力油然而生,竟將晁蓋的真氣與神識輕輕彈開!
晁蓋悶哼一聲,臉色微白。第一次嘗試,便吃了癟。
但他心誌何其堅毅?既然找到了,斷無放棄之理。他調整呼吸,不再強行靠近,而是運轉《龍脈築基法》中記載的“蘊靈訣”,將自身真氣與國運之力轉化為一種中正平和、充滿生機的氣息,如同春風化雨般,緩緩滋養、包裹著那絲龍脈之氣,表達著善意與共存的意願。
這是一個水磨功夫,急不得。時間一點點流逝,月色漸西。晁蓋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精神力消耗巨大。但他能感覺到,那龍脈之氣的排斥感,正在一絲絲地減弱。
終於,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那絲龍脈之氣似乎認可了這股充滿生機與皇道氣息的能量,不再排斥,反而如同遊魚般,輕輕觸碰了一下晁蓋的真氣橋梁。
就是現在!
晁蓋心中低喝一聲,依法訣指引,小心翼翼地引導著一縷細若遊絲、卻精純無比的龍脈之氣,沿著那真氣與國運構築的橋梁,逆流而上,緩緩引入自身體內!
“轟!”
龍脈之氣入體的刹那,晁蓋渾身劇震!仿佛一座大山壓在了身上,又好似萬千雷霆在經脈中炸響!那氣息雖細,卻沉重無比,蘊含著大地的厚重與歲月的滄桑,與他原本至陽至剛的九陽真氣性質迥異,瞬間產生了劇烈的衝突!
“噗!”晁蓋喉頭一甜,一口鮮血險些噴出。他強行壓下翻騰的氣血,緊守靈台清明,全力運轉《龍脈築基法》的“融氣篇”,以自身意誌為爐,以國運為火,強行淬煉、調和這兩股力量。
這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經脈如同被撕裂重組,丹田仿佛要炸開一般。但他憑借強大的意誌力與渾厚的根基,硬生生挺了過來。九陽真氣的至陽之力,與龍脈之氣的至厚之力,在國運的調和下,開始緩慢地融合,產生了一種奇妙的蛻變。
不知過了多久,當東方天際泛起第一抹魚肚白時,晁蓋體內狂暴的能量終於漸漸平息。一縷散發著淡金光澤、既有九陽的熾熱、又有大地厚重的新生真氣,緩緩沉入他的丹田,如同種子般紮根。雖然微弱,卻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潛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成功煉化了第一縷龍脈之氣!
晁蓋緩緩睜開雙眼,眸中精光一閃而逝,瞳孔深處,仿佛有山河虛影流轉。他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這口氣息竟凝而不散,如同白練,射出三尺之外才緩緩消散。
他感受著體內的變化,雖然修為境界沒有立刻暴漲,但真氣的質量卻發生了質的飛躍,變得更加凝練、厚重,帶著一股承載山河的意境。更重要的是,他與腳下這片大地的聯係,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他甚至能模糊地感受到汴梁城中百萬生民的作息、悲歡,感受到河流的奔騰、草木的生長……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玄妙感覺,湧上心頭。
“這便是龍脈築基的初步成效嗎?果然神妙!”晁蓋心中喜悅。這隻是煉化了一絲微小的支流龍氣,便有如此效果,若日後能綁定主龍脈,那又將是如何一番光景?
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隻覺得周身舒泰,精力充沛,一夜的疲憊一掃而空。放眼望去,整個汴梁城籠罩在晨曦之中,屋舍儼然,煙火嫋嫋,充滿了生機。一種“守護這片土地與人民”的責任感,油然而生,無比強烈。
“陛下。”米蒼穹的聲音在台下輕輕響起,“時辰不早,該準備早朝了。”
晁蓋收斂氣息,恢複了平日威嚴的模樣,緩步走下觀星台。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龍脈築基,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有了這第一步,帝國的未來,必將如這初升的朝陽,充滿光明。
早朝之上,群臣敏銳地察覺到,今日的皇帝似乎有些不同。具體說不上來,但感覺陛下的目光更加深邃,氣息更加沉凝,坐在龍椅上,仿佛與整個大殿、乃至整個江山都融為一體,那股不怒自威的帝王氣度,愈發令人心折。
退朝後,晁蓋收到了一份來自公孫勝的八百裡加急密報。信中言道,他們三人已抵達嵩山,初步勘察,發現中嶽嵩山之下,果然隱伏著一條極其雄渾的龍脈主支,氣勢磅礴,遠超汴梁支流,極有可能是華夏中原地帶的主龍脈之一!建議陛下可考慮將嵩山作為龍脈築基的首選之地!
晁蓋覽信,眼中精光更盛。嵩山,五嶽之中,天地之中,果然是絕佳的築基之所!
“傳旨工部、禮部,即日起,秘密籌備嵩山封禪大典事宜!一應物資人員,暗中調撥,不得聲張!”晁蓋下達了命令。他要借封禪之名,行築基之實!一旦成功,華夏國本將穩如泰山!
帝國的車輪,在龍脈之力的隱隱推動下,朝著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堅定前行。
喜歡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請大家收藏:()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