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成功煉化第一縷龍脈之氣,並與公孫勝等人確認中嶽嵩山蘊藏主龍脈後,一項關乎國本的計劃便緊鑼密鼓地秘密展開。對外宣稱,皇帝為感念上天庇佑、四海升平,決定效仿古之聖王,舉行封禪大典,以告慰天地,祈福萬民。對內,則是為了彙聚國運,行那“龍脈築基”的逆天之舉。
籌備工作持續了整整半年。工部調集能工巧匠,在嵩山主峰峻極峰之上,依循古禮並暗合風水陣法,修建祭天台、社首壇等一應設施。禮部與欽天監反複推算,定下了來年春季,萬物生發、天地氣機最為活躍的吉日。狄仁傑、王陽明坐鎮中樞,調度錢糧,確保大典萬無一失。盧俊義、嶽飛則調派精銳禁軍,將嵩山圍得鐵桶一般,肅清一切可疑人等。
在此期間,晁蓋並未停止修煉。他每夜於觀星台引動汴梁地下的微弱龍氣,雖進度緩慢,卻讓自身真氣與國運愈發契合,對龍脈之力的感應與控製也日漸精熟。帝國上下,也因這場即將到來的盛典而充滿期待,民心凝聚,國運蒸騰,呈現出一派盛世氣象。
轉瞬之間,吉日已至。
這一日,春和景明,惠風和暢。嵩山腳下,旌旗招展,儀仗森嚴。文武百官、各國使節、以及受邀觀禮的武林名宿、地方耆老,依序而立,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條直通雲霄的禦道儘頭。
辰時正刻,號角長鳴,鐘鼓齊喧。
晁蓋身著玄衣纁裳,頭戴十二旒冕冠,腰佩軒轅劍,在百官的簇擁下,緩步登臨峻極峰。他步伐沉穩,目光堅定,每踏出一步,都仿佛與腳下的山巒產生共鳴,一股無形的帝王威壓彌漫開來,令觀禮眾人心生敬畏,不敢直視。
祭天台高九丈,共分三層,暗合天地人三才。頂層中央,設昊天上帝神位。公孫勝、王重陽、張三豐三位高人,身著法衣道袍,手持法器,立於祭台三方,神色肅穆。
吉時到!禮官高唱祭文,聲震四野。
晁蓋登上祭天台頂,焚香禱告,將寫有祭天的玉冊投入鼎中。青煙嫋嫋,直上雲霄。隨後,他轉身麵向山下萬民,展開另一卷祭地玉冊,朗聲宣讀,聲音通過內力傳遍山野,字字清晰,宣告著帝國的文治武功,表達著對江山社稷、黎民蒼生的責任。
就在祭文宣讀至最高潮之際,晁蓋心念一動,暗中運轉《龍脈築基法》!他調動起周身與國運相融的真氣,並以自身一滴精血為引,混合著那數月來煉化的微薄龍脈之氣,化作一道無形的意念,伴隨著他宏大的聲音,深深地烙印向腳下的大地,烙印向那沉睡的嵩山主龍脈!
“朕,晁蓋,承天命,統華夏,今日於此,告祭天地!願以國運為誓,以己身為憑,溝通龍脈,福澤蒼生!佑我華夏,國祚永昌!”
話音落下的瞬間,異變陡生!
“轟隆隆——!”
整個嵩山,仿佛輕輕震動了一下!並非地動山搖,而是一種源自大地深處的、沉悶而雄渾的共鳴!祭天台周圍,憑空生出氤氳紫氣,天空中祥雲彙聚,隱隱有龍吟鳳鳴之聲傳來!一道淡金色的、肉眼幾乎難以察覺的光柱,自祭天台中心衝天而起,沒入雲霄,同時,更有一股磅礴浩瀚、厚重無比的氣息,自地底深處蘇醒,如同巨龍抬頭,與晁蓋的身軀、與那彙聚而來的磅礴國運,緩緩連接在了一起!
成功了!龍脈築基,初步完成!
這一刻,晁蓋感到自己與腳下這片廣袤的華夏大地,產生了一種血脈相連的緊密聯係!山河地脈的走勢,萬物生機的流轉,仿佛都在他心間呈現。他不僅能調動自身的真氣,更能隱約引動一絲浩瀚無邊的地脈之力加持己身!雖然這力量如今還極為微弱,且調用艱難,但其潛力,無窮無儘!
觀禮的眾人雖不明就裡,但見天現異象,地湧靈氣,隻道是皇帝至誠感天,祥瑞降臨,紛紛跪倒在地,山呼萬歲,聲浪如潮,直衝霄漢!
封禪大典,圓滿成功!帝國氣運,與中嶽龍脈初步綁定,根基愈發穩固,預示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即將到來。
大典之後,晁蓋鑾駕回京。龍脈築基的成功,不僅讓他個人修為大進,踏入一個全新的境界可稱為“築基期”),更反哺整個帝國。此後數月,各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邊境安寧,就連工部格物院的研究也仿佛開了竅般,接連取得突破,第一台實用型蒸汽機車“軒轅號”正式在汴梁至洛陽的軌道上試運行成功,引得萬民圍觀,歡呼雷動。
帝國一派欣欣向榮。而就在這萬象更新之際,後宮傳來喜訊——皇後方金芝,經太醫確診,已懷有龍裔近兩月!
消息傳出,舉國歡騰!皇帝有後,國本穩固,這是比任何祥瑞都更讓臣民安心的大事。晁蓋聞訊,龍顏大悅,下令大赦天下非十惡不赦者),減免賦稅,與民同樂。對方金芝更是關懷備至,調集宮中最好的資源為其安胎。
方金芝出身江湖,性格爽朗,身體強健,懷胎十月,並無太多不適。晁蓋雖國事繁忙,但每日必抽時間陪伴,時而將手掌輕撫其腹,能隱約感受到那微弱卻充滿生機的小生命波動,以及一絲若有若無、與自己同源的真龍氣息因晁蓋身負龍脈之氣,子嗣亦受滋養),心中充滿初為人父的喜悅與期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時光飛逝,轉眼已是次年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這一夜,坤寧宮內燈火通明,宮女太監腳步匆匆,卻井然有序。晁蓋負手立於殿外廊下,雖麵色平靜,但微微握緊的拳頭顯露出內心的不平靜。狄仁傑、王陽明、盧俊義等重臣也皆在偏殿等候消息。
突然,一聲響亮清脆的嬰兒啼哭聲,劃破了夜的寧靜!
“生了!生了!是位皇子!母子平安!”產婆滿臉喜色地奔出報喜。
霎時間,整個皇宮,乃至整個汴梁城,鐘鼓齊鳴,響徹雲霄!這是宣告皇嗣誕生的吉兆!
晁蓋大步走入殿內,從嬤嬤手中接過那個繈褓。嬰兒皮膚紅潤,眉眼依稀有自己的輪廓,雖剛出生,卻不似尋常嬰孩那般孱弱,反而目光清亮,額角隱隱有靈光流轉,竟是不哭不鬨,好奇地看著眼前陌生的世界。
“好!好!好!”晁蓋連說三個好字,心中激動難以言表。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孩兒體內氣血充盈,更有一絲微弱的先天之氣與龍脈靈機相伴,資質絕佳!
“陛下,請為皇子賜名。”狄仁傑等人上前賀喜。
晁蓋凝視懷中幼子,沉吟片刻,朗聲道:“朕之子,生於盛世之初,承國運龍脈之氣,當時時自省,心懷寰宇,誌在四方!便賜名——晁寰!願其將來,胸襟開闊,能容寰宇,帶領我華夏,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晁寰……好名字!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天佑華夏,國本永固!”群臣跪拜,山呼海嘯。
皇子晁寰的降生,如同為這蒸蒸日上的帝國,注入了最鮮活的血液與最美好的希望。嵩山封禪,綁定龍脈;中宮誕育,國本已立。華夏帝國,曆經內憂外患,終於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充滿無限可能的黃金時代。而晁蓋知道,這一切,都還隻是開始。培養繼承人,開拓更廣闊的疆土,應對潛在的更高層次的威脅如黑蓮秘境),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但看著懷中安睡的嬰兒,感受著體內與腳下大地同呼吸的龍脈之力,晁蓋的目光投向繁星閃爍的夜空,充滿了無儘的信心與期待。
帝國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傳承的火種,已然點燃。
喜歡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請大家收藏:()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