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征剿大軍兵分三路,浩浩蕩蕩殺奔梁山泊。中路主將為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率兩萬精銳,直逼梁山正麵;左路由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統領,右路由鄭州兵馬都監陳翥率領,各統兵一萬五千,側翼包抄。
梁山斥候早已將官軍動向探明。聚義廳內,最終議定:由盧俊義、關勝、呼延灼率前軍並左右翼,於梁山泊外第一道關口——斷金亭一帶,依托地勢,正麵阻擊韓存保中路主力。林衝總督中軍,與秦明、武鬆於第二道防線宛子城策應,並隨時支援各方。花榮依舊鎮守後路,水軍則由李俊、阮氏三雄統領,巡弋水泊,防備官軍水師並保障糧道。
斷金亭地勢險要,兩山夾一水,易守難攻。盧俊義依據吳用事先謀劃,布下陣勢,深溝高壘,嚴陣以待。
不一日,韓存保大軍抵達,見梁山早有準備,也不休整,立即揮軍猛攻。官軍裝備精良,鎧甲鮮明,箭矢如雨,攻勢如潮。
盧俊義手持麒麟黃金矛,立於陣前,威風凜凜。關勝舞動青龍偃月刀,呼延灼揮舞雙鞭,各率本部兵馬,據險死守。雙方在斷金亭下展開激烈廝殺,一時間,殺聲震天,屍橫遍野。
盧俊義武藝果然高強,連挑官軍數員偏將,穩住陣腳。關勝、呼延灼亦是勇不可擋,將官軍一波波攻勢擊退。
戰報傳回宛子城,宋江、吳用聞之前線頂住了官軍猛攻,皆是鬆了口氣,麵露喜色。
“盧員外果然不負眾望!”宋江讚道。
吳用撚須微笑:“全仗哥哥調度有方,將士用命。”
中軍帳內,武鬆與林衝、秦明一同觀看沙盤,分析戰局。
秦明摩拳擦掌:“前麵打得熱鬨,卻讓俺老秦在此乾等著,真是急煞人也!”
林衝沉穩道:“秦明兄弟稍安勿躁。韓存保乃沙場老將,兵力占優,斷金亭雖險,恐難久守。我等需養精蓄銳,以備不時之需。”
武鬆目光銳利,指著沙盤上一處水道:“林衝哥哥所言極是。不過,我等亦不能全然被動。我觀官軍左路段鵬舉部,進軍遲緩,似有觀望之意。其側翼臨近水泊,或可令李俊兄弟率水軍精銳,趁夜襲擾,焚其糧草,亂其軍心,亦可減輕盧員外正麵壓力。”
林衝點頭:“此計大善!可速報與公明哥哥定奪。”
建議很快傳到宋江處。宋江與吳用商議後,認為可行,便下令李俊、阮小二率一支水軍,依計行事。
是夜,李俊、阮小二憑借對水道的熟悉,悄無聲息靠近段鵬舉部營地,突然發難,火箭齊發,點燃其部分糧草輜重,並擂鼓呐喊,造成大軍劫營的假象。
段鵬舉部果然大亂,自相踐踏,死傷不少,攻勢為之一滯。
正麵戰場,韓存保久攻不下,又聞左翼遭襲,士氣受挫,隻得暫停進攻,收兵回營。
斷金亭初戰,梁山軍成功抵擋住官軍鋒芒,並小挫其左翼,可謂告捷。
捷報傳回,山寨上下,歡欣鼓舞。宋江在聚義廳大擺筵席,為盧俊義、關勝、呼延灼以及水軍頭領慶功。
“盧員外首戰建功,揚我梁山軍威!當居首功!”宋江親自為盧俊義把盞。
盧俊義謙遜道:“全仗哥哥洪福,眾兄弟死力,盧某不敢居功。”
吳用亦笑道:“關勝將軍、呼延將軍勇猛無雙,水軍兄弟襲擾得力,皆是功臣!”
一時間,廳內觥籌交錯,頌揚之聲不絕於耳。盧俊義、關勝、呼延灼等人,儼然成了山寨的英雄。
然而,在歡慶的氛圍中,武鬆、林衝、秦明等中軍將領,卻顯得有些沉默。他們並未參與首戰,雖理解戰略部署,但見宋江、吳用將功勞儘歸於前軍及水軍水軍行動亦是武鬆提議),心中難免有些不是滋味。
尤其是一些原本屬於晁蓋舊部、或與武鬆親近的頭領,見盧俊義等後來者如此受推崇,而林衝、武鬆等老兄弟卻被隱隱邊緣化,更是議論紛紛。
“哼!不過是倚仗地勢,打了個防守戰,有何了不起?若讓林教頭或武鬆哥哥為先鋒,說不定早將韓存保那廝擒來了!”劉唐悶聲道,聲音不大,卻足以讓附近幾人聽見。
阮小七也嘟囔道:“就是!水軍襲營,還是武鬆哥哥出的主意呢!”
這些議論,自然逃不過宋江、吳用的耳目。
吳用低聲對宋江道:“哥哥,初戰雖捷,然軍中已有不平之聲。長此以往,恐生內變。”
宋江看著被眾人簇擁的盧俊義,又瞥了一眼獨自飲酒、麵色平靜的武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低聲道:“軍師可有良策?”
吳用陰聲道:“韓存保受挫,必不肯乾休。下次再來,攻勢定然更猛。不若……令武鬆、林衝率中軍一部,前出至斷金亭與宛子城之間的‘落雁坡’設伏,伺機夾擊官軍。如此,既可讓其建功,平息非議,亦可借官軍之手……”
後麵的話,他沒有明說,但宋江已然會意。借刀殺人!
宋江沉吟片刻,眼中厲色一閃而逝,緩緩點頭:“便依軍師。明日聚將,便如此安排。”
次日,宋江升帳,總結初戰,褒獎有功之臣後,便下達新的軍令:
“韓存保新敗,必圖報複。為保萬全,擬令林衝、武鬆、秦明,率中軍馬步精銳五千,前出至落雁坡,依險設伏。待官軍主力與盧員外前軍激戰正酣時,突出夾擊,必建奇功!”
林衝、武鬆、秦明聞言,皆是一怔。落雁坡地勢雖可設伏,但位置突出,若官軍有所防備,或主力被擊潰,他們這五千人馬,極易陷入重圍!
這軍令,看似給予立功機會,實則暗藏凶險!
武鬆與林衝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宋江、吳用此舉,其心可誅!
然而,軍令已下,眾目睽睽,若當場抗令,便是違逆主帥,後果更糟。
武鬆深吸一口氣,越眾而出,抱拳道:“武鬆領命!”
林衝、秦明見武鬆應下,也隻得沉聲道:“末將領命!”
宋江見三人接下這危險的軍令,眼中閃過一絲得色,溫言道:“三位兄弟皆是我梁山棟梁,此去務必小心,我等在宛子城,靜候佳音!”
武鬆抬起頭,目光平靜地看向宋江,嘴角似乎勾起一抹極淡的、冰冷的弧度:
“哥哥放心。武鬆,定不會讓‘任何人’失望。”
他特意在“任何人”三字上,微微加重了語氣。
宋江心頭莫名一凜。
喜歡水滸新夢請大家收藏:()水滸新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