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金滅遼?”
聚義廳內,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得一時無聲。宋遼之間雖有澶淵之盟,百年來大體相安,但邊境摩擦從未斷絕,大宋上下,尤其是軍中,對收複燕雲十六州始終存有執念。如今遼國勢衰,金國崛起,朝廷欲借此機會聯金攻遼,看似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但吳用卻從中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以及……梁山可能的轉機。
“軍師,此言何意?何為危機?何為轉機?”宋江壓下心中的震驚,連忙問道。
吳用走到廳中巨幅輿圖前,羽扇指向北方:“諸位兄弟請看。遼國雖衰,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疆域遼闊,兵馬仍眾。金國新興,如狼似虎,戰力強悍,然其根基尚淺,且與我大宋並非同族,其心必異。”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清晰而冷靜:“朝廷若聯金滅遼,看似可趁火打劫,收複故土。然,此乃驅虎吞狼之策!一旦遼國覆滅,我大宋便將直麵更為凶悍、且毫無信義可言的金國!屆時,北疆危矣!此乃天下之大危機!”
眾人聽得心神震動,他們多是江湖豪傑,對這等天下大勢雖不甚了了,但吳用剖析得深入淺出,也讓他們明白了其中的凶險。
“那……轉機又何在?”盧俊義沉聲問道。
“轉機便在於此!”吳用羽扇重重一點輿圖上梁山泊的位置,“朝廷既決意北伐,必然要集結重兵於北疆,錢糧物資亦將向北傾斜!如此一來,用於南方,用於圍困我梁山的兵力、資源必將大幅削減!甚至,為了穩定後方,朝廷或許會暫時放鬆對周邊的管控,尤其是對我梁山這等‘疥癬之疾’的圍剿力度!”
武鬆眼中精光一閃,接口道:“軍師的意思是,朝廷北顧,無暇南及,此乃我梁山喘息、發展,甚至……主動出擊的絕佳時機!”
“正是!”吳用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智珠在握的笑容,“此乃天賜良機,助我梁山度過眼下難關!我等可趁此機會,一方麵,加緊內部生產,熬鹽、采藥、鍛造,積蓄力量;另一方麵,可適度出擊,打破外界封鎖,奪取急需物資,甚至……擴大我梁山影響範圍!”
他看向宋江,語氣變得鄭重:“公明哥哥,以往我等多是被動防禦,固守水泊。然今時不同往日,朝廷注意力轉移,周邊州府兵力空虛,正是我等主動作為,將‘替天行道’之旗打出水泊,攪動風雲之時!”
宋江聞言,怦然心動。他雖渴望招安,但更明白如今朝廷並無誠意。若能趁此機會壯大梁山,打出更大威名,或許將來招安時,能爭取到更好的條件?即便不招安,擁有一片穩固的根基,亦不失為一條出路。
“軍師以為,該如何主動作為?”宋江問道。
吳用早已成竹在胸,侃侃而談:“其一,可派遣精乾小隊,由戴宗、燕青兄弟統領,專門負責打破封鎖,從周邊州府官倉、奸商手中奪取糧草、鹽鐵、藥材等緊要物資。目標要小,行動要快,一擊即走,讓官府防不勝防!”
戴宗、燕青起身領命:“小弟遵命!”
“其二,”吳用繼續道,“可遴選機敏弟兄,由朱武兄弟統籌,潛入周邊州府,尤其是濟州、鄆城、東平府等地,暗中聯絡那些對朝廷不滿、受壓迫的百姓、小吏,甚至低級軍官,建立更廣泛的情報網絡與外圍勢力。一來可獲取更多消息,二來可在必要時裡應外合。”
朱武拱手:“朱武必不負軍師所托!”
“其三,”吳用目光變得銳利,“對於周邊那些民憤極大、且兵力空虛的州縣,譬如那曾多次與我梁山作對、苛捐雜稅逼得民不聊生的東昌府,或許……可以謀劃一次大的行動!若能攻破府城,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不僅能極大緩解我山寨物資壓力,更能沉重打擊官府氣焰,彰顯我梁山替天行道之決心,吸引更多豪傑來投!”
攻破府城?!
此言一出,廳內頓時一片嘩然!以往梁山多是劫掠過往商隊、攻打地主莊園,或是防禦官兵圍剿,主動攻打防禦森嚴的府城,尚屬首次!
“好!太好了!”李逵第一個蹦起來,興奮得哇哇大叫,“早就該這麼乾了!整天窩在水泊裡,憋屈死鐵牛了!打府城!開糧倉!殺狗官!”
魯智深、劉唐、穆弘等一眾猛將也紛紛摩拳擦掌,戰意高昂。
便是林衝、關勝等較為持重的頭領,也覺得此計雖險,卻值得一試。畢竟,困守的滋味太難受了。
宋江見群情激昂,心中亦是一橫,拍案道:“好!便依軍師之計!趁朝廷北顧,無暇他顧之際,我梁山便鬨他個天翻地覆!讓天下人看看,這替天行道的義旗,究竟能打多遠!”
大計已定,整個梁山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機器,高速運轉起來。
戴宗、燕青率領的精乾小隊,如同幽靈般頻繁出擊,憑借超絕的輕功和機變,屢屢得手,不斷將外界寶貴的物資運回山寨。雖然每次數量不多,但積少成多,極大地緩解了山寨的燃眉之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武則開始著手構建更龐大的情報網絡,他本就精通陣法雜學,心思縝密,很快便在一些關鍵城鎮安插下眼線,甚至與一些對現實不滿的底層官吏搭上了線。
而針對東昌府的行動,則成為了重中之重。吳用、朱武、武鬆、林衝等人反複推演,仔細研究東昌府的城防、兵力部署、糧倉位置以及知府、守將的性情能力。
東昌府知府程萬裡,乃蔡京門生,為官貪婪,橫征暴斂,民怨極深。都監張清,綽號“沒羽箭”,擅使飛石,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是塊難啃的骨頭。
“張清勇則勇矣,然其性驕,可用計誘之。”吳用分析道,“東昌府兵力本就不足,如今北疆吃緊,恐有抽調,其內部必然空虛。我軍可伴攻他處,引張清出城,再以精兵突襲,或可奏效。”
武鬆補充道:“攻城之時,需有內應。朱武兄弟安插的人,或可利用。另外,攻城器械亦需準備,雲梯、衝車不可或缺。”
“此事交由我與湯隆兄弟!”轟天雷淩振起身道,他擅長火器製造,對攻城器械亦有研究。
“好!諸位兄弟各司其職,加緊準備!半月之後,兵發東昌府!”宋江最終拍板。
就在梁山緊鑼密鼓準備之際,北方的戰報不斷傳來。金兵勢如破竹,遼軍節節敗退,朝廷已正式下旨,以童貫為河北、河東路宣撫使,調集西軍精銳北上,聯金攻遼之勢已成定局。
正如吳用所料,隨著北方戰事開啟,朝廷對山東等地,尤其是對梁山的關注度明顯下降,圍困梁山的官兵雖未撤離,但巡邏力度大減,攻勢也完全停止,似乎真的采取了“圍而不攻,以待其斃”的策略。
這無疑給了梁山寶貴的準備時間。
半月之期轉瞬即至。
這一日,梁山泊金沙灘上,旌旗招展,刀槍如林。數千精銳馬步軍士,在林衝、關勝、秦明、呼延灼等將領率領下,隊列整齊,殺氣騰騰。水軍則由李俊、阮氏兄弟統領,負責運輸與策應。
宋江、盧俊義、吳用、武鬆等核心頭領立於點將台上。
宋江看著台下精神飽滿、士氣高昂的弟兄們,心中豪氣頓生,朗聲道:“弟兄們!朝廷無道,奸臣當權,北疆戰火連天,南方民不聊生!那東昌府程萬裡,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天怒人怨!今日,我梁山替天行道,兵發東昌,開倉放糧,為民除害!”
“替天行道!為民除害!”
山呼海嘯般的呐喊聲直衝雲霄!
“出發!”
隨著宋江一聲令下,大軍開拔,戰船揚帆,浩浩蕩蕩駛離水泊,向著東昌府方向,踏上了主動出擊的征程!
梁山泊的曆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喜歡水滸新夢請大家收藏:()水滸新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