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棄守蘇州_神州明夷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神州明夷錄 > 第81章 棄守蘇州

第81章 棄守蘇州(1 / 2)

東南,淮海行省,蘇州城。

旺山血戰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儘,但那場慘烈的勝利並未能扭轉整個蘇州戰局的頹勢。

太湖水的腥氣混雜著揮之不去的血腥,如同不祥的預兆,籠罩著古老的蘇州城。

「虎賁校尉」楊傑被親兵拚死抬回蘇州時,已因失血過多和力竭而陷入昏迷。他那柄砍卷了刃的金翅陰陽鉞被一同帶回,上麵凝固的暗紅色血跡,無聲訴說著旺山一戰的酷烈。

經隨軍醫官全力救治,楊傑雖撿回一條命,但左肩胛與大腿的創傷極重,非數月靜養難以恢複。

然而,軍情急如火,休養了不到三十日,當得知東唐大軍已如黑雲壓城般攻陷旺山而後又湧向蘇州時,他便掙紮著披上甲胄,主動向「淮海戍衛將軍」康燕請戰。

康燕看著眼前麵色慘白、卻目光灼灼如燃燒炭火的楊傑,心中百感交集。

他深知旺山之失,實乃後繼無力,那日慘勝已是回光返照,但楊傑麾下最精銳的虎賁營幾乎打光,卻是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楊校尉,你的忠心與勇武,本將知曉。然身體乃殺賊之本,豈可輕忽?”康燕聲音沉厚,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歎惋。

楊傑單膝跪地,因牽動傷口而額頭沁出細密冷汗,聲音卻斬釘截鐵:

“將軍!末將誤中奸計,致旺山險失,將士血染山野,此罪難贖!今賊寇臨城,正乃末將戴罪立功、以血洗恥之時!

懇請將軍允末將為先鋒,即便隻能率小隊人馬出城擾襲,亦要叫東唐狗賊知我大寧仍有敢戰之士!若困守城中,末將…末將生不如死!”

言至最後,語帶哽咽,眼中是近乎偏執的決絕。

康燕凝視他片刻,終是緩緩點頭:“好!本將便予你五百輕騎,皆為軍中善戰敢死之輩,歸你調遣。然切記,你的任務是襲擾、疲敵、焚毀糧草輜重,而非正麵鏖戰。一觸即走,不可戀戰!這是軍令!”

“末將遵令!”楊傑重重抱拳,眼中燃起複仇的火焰。

然而,局部的悍勇無法彌補整體的劣勢。旺山這座屏障失陷後,蘇州南線吳縣、長洲接連落入敵手,東唐大軍得以長驅直入,兵臨蘇州城下。

李逸麾下各路兵馬不斷彙集,連同後續增援以及旺山敗退後重整的龔安部,兵力已達近六萬之眾,號稱十萬,將蘇州圍得水泄不通。

連營數十裡,旌旗遮天蔽日,擂鼓呐喊之聲晝夜不息,氣勢極盛。

反觀蘇州守軍,經曆旺山消耗,加之分兵守禦各處要隘,城內可戰之兵不足三萬。

雖城高池深,糧草尚可支撐數月,但兵力懸殊帶來的壓力,如同巨石壓在每一名守軍心頭。

大寧主帥趙佳銳並非不想救援蘇州,蘇州若失,則太湖流域門戶洞開,東唐兵鋒便可直指鎮江城、威脅揚州府,而後渡過長江。

然其主力正被東唐另一路偏師牢牢牽製在石臼湖一線,激戰正酣,寸步難移。

數道求援文書送至鎮江城大營,趙佳銳閱後,唯有扼腕長歎,最終咬牙回書:

“固守待援,鎮江城若穩,必親提大軍解圍!”

這紙命令,於蘇州守軍而言,既是希望,亦是沉重的負擔。

五月二十日,晨霧未散,東唐軍攻勢驟起。

數百架拋石機如同巨獸的骨架,在被砍禿的林地間豎起。伴隨著令人牙酸的絞盤聲和軍官聲嘶力竭的號令,鬥大的巨石裹挾著風雷之聲,劃破天際,狠狠砸向蘇州巍峨的城牆。

“轟!轟隆!”

城牆劇烈震顫,磚石碎屑四濺,留下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凹坑。

緊接著,如同蟻附般的東唐步卒,頂著盾牌,扛著雲梯,在箭雨和己方拋石機的掩護下,發出震天的嚎叫,向著城牆湧來。

“穩住!弓弩手,仰射!壓製賊軍後續梯隊!”

“滾木礌石!金汁火油!準備!”

城頭上,「淮海戍衛將軍」康燕甲胄鮮明,背刀而立,麵色沉靜如水,一道道命令清晰下達。

這位老將仿佛蘇州城的定海神針,他的鎮定感染著周遭的將士。

箭矢如飛蝗般落下,滾木礌石帶著死亡的呼嘯砸落,燒沸的金汁惡臭撲鼻,傾瀉而下,城下頓時響起一片淒厲絕倫的慘嚎。

楊傑儘管傷勢未愈,仍數次率領精悍小隊,趁東唐軍攻勢間歇或夜間,悄然縋城而下,如幽靈般突襲東唐圍城部隊的薄弱處。

或是焚燒剛剛運抵的糧車,或是襲殺落單的巡邏隊,甚至有一次險些突入東唐一處傷病營地,造成不小混亂,每每攜帶戰果歸來,也能稍稍提振城內士氣。

鏖戰持續三日,城下東唐軍屍積如山,護城河已被染成暗紅,蘇州城牆破落不堪,城內匠人夜以繼日於間隙修補壘砌。

東唐軍的攻勢雖猛,卻始終無法突破康燕精心組織的防禦,但所有人都知道,城破隻是時間問題,沒有後援、沒有士氣,光靠英勇無法阻擋虎狼之師。

堅固的堡壘也往往從內部開始崩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日深夜,蘇州府衙,燈火通明。

康燕眉宇間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憂慮。他剛剛巡城歸來,城防暫時無虞,但他敏銳地察覺到,一股不安的情緒正在軍中,乃至城中彌漫。

“將軍,”一名心腹「防守都尉」低聲稟報,“今日午後,有軍士竊竊私語,言道…言道韓知府家眷,似有異動。”

康燕目光一凝:“異動?”

“是,其府上仆役連日來出入頻繁,搬運箱籠細軟,雖掩飾得好,但…不似尋常。”

康燕的心沉了下去。「蘇州知府」韓用,此人並非行伍出身,曆年都是文官履曆,守城之戰,其態度至關重要。若其心生怯意,甚至…

他立刻派人請韓用過府議事。韓用來得很快,麵色如常,甚至帶著幾分憂國憂民的沉痛:

“康將軍連夜相召,可是城防有變?”

康燕屏退左右,直視韓用,單刀直入:

“韓大人,明人不說暗話。如今局勢,你我都清楚。外無援兵,內困孤城,賊兵勢大,久守恐生變數。不知大人有何高見?”

韓用目光閃爍了一下,歎了口氣:“將軍忠勇,下官欽佩。隻是…隻是趙大帥援軍遲遲不至,城中傷亡日增,百姓驚恐,糧草雖足,然人心若散,則萬事皆休啊。下官身為蘇州父母,實不忍見滿城生靈塗炭…”

話語間,已透出明顯的動搖和怯戰之意,隻是滿口為下民著想的虛偽做派,就已讓康燕厭惡陡增。

康燕心中寒意更甚,他強壓情緒,沉聲道:

“守土有責,豈能輕言放棄?況且李逸暴虐,嘉興前車之鑒不遠,若城破,百姓豈有活路?唯有死戰,方有一線生機!”

韓用低頭不語,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拒絕回答。

康燕知其心誌已變,再多言亦是無益。他揮了揮手,讓韓用退下。獨自在堂中沉思良久,康燕終於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

蘇州,恐怕守不住了。為今之計,與其坐待城破、全軍覆沒,不如趁尚有實力,突圍而出,保全這支有生力量,以圖日後反擊。

不久,他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了麾下主要將領。大部分將領雖心有不甘,但見形勢如此,也隻能默然同意。

唯獨其中一人,勃然變色——「淮海戍衛副將」譚曙光,年約四旬,麵色赤紅,性格剛烈如火,聞言猛地站起,聲如洪鐘:

“將軍!此言差矣!蘇州乃朝廷東南重鎮,豈能輕棄?我等身受國恩,守土有責,唯有與城共存亡,豈能做那棄城而逃的懦夫!韓用文人怯戰,豈可因他一人而動搖軍心?末將願率本部兵馬,死守蘇州!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康燕看著這位與自己並肩作戰多年的老部下,痛心道:

“譚將軍,非是康某懼戰!然現實如此,死守唯有玉石俱焚!保全實力,以待來時,方是上策!”

譚曙光梗著脖子,雙目赤紅:“什麼上策,不過是貪生怕死的托詞!將軍若執意要走,末將絕不阻攔!但末將和麾下兒郎,誓與蘇州共進退!想要蘇州,除非從我等屍體上踏過去!”

言罷,竟不向康燕行禮,怒氣衝衝摔簾而出。

帳內一片死寂。

康燕望著譚曙光離去的背影,嘴唇翕動,最終化作一聲長歎,眼中已有淚光閃爍。

他知道,譚曙光心意已決,絕難挽回。而軍心已現裂痕,強留無益,甚至可能引發內訌。

是夜,康燕含淚寫下放棄蘇州、率部突圍的詳細方略,並抄送鎮江城大營。

隨後,他下令心腹將領秘密集結願意跟隨突圍的部隊,主要是他自己的嫡係以及楊傑等部,同時儘可能留下箭矢糧草。

臨行前,康燕特意去見了楊傑。楊傑聽聞要放棄蘇州,亦是震驚不已,但當康燕將局勢和盤托出,特彆是提到韓用可能已有異心、譚曙光決意死守後,他沉默了。

他想起旺山死戰的兄弟,想起蘇州城頭日夜不休的廝殺,最終單膝跪地:“末將…願追隨將軍!但求他日能重返此地,以賊酋之血,祭奠英魂!”

五月二十四日夜,烏雲蔽月,星黯淡無光。康燕率領約一萬兩千名願意跟隨的將士,人銜枚,馬裹蹄,悄然打開蘇州城西門,借著夜色的掩護,向著常州方向奮力突圍。

東唐圍城部隊未曾料到守軍竟會主動放棄堅城,措手不及,被康燕部撕開一道口子,成功遁去。

離去前,康燕於馬上回望蘇州巍峨的輪廓,虎目含淚,低聲喃喃:

“蘇州…康燕對不住你,對不住譚將軍…他日必率王師歸來!”

城內,譚曙光得知康燕已走,並未憤怒,隻是對麾下剩餘數千將士慨然道:

“康將軍擇路而去,我等抉擇死守!今日起,再無退路!唯有血戰到底,揚我大寧軍威!讓東唐賊子知曉,我蘇州並非無人!”

將士們受其感染,皆願效死,然而,他們並不知道,一場致命的陰謀,早已悄然籠罩了蘇州。


最新小说: 異界殖裝:從抱臉蟲開始的 天命鏽材 六零:我符修,竟敢逼我下鄉? 從警校畢業考進紀檢委 我的道魂不朽 強製標記:星際統帥的禁忌之餌 一天一個短篇虐文故事 九轉玄瞳:都市至尊醫仙 孤兒又如何,老娘照樣當影後 彼岸的目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