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東唐軍中軍大帳。
主帥李逸麵沉似水,望著沙盤上蘇州城那堅固的模型,眉頭緊鎖。
連攻三日,傷亡不小,卻進展甚微。康燕用兵老辣,守軍抵抗頑強,這座城池像一顆堅硬的核桃,難以啃下。
他雖兵力占優,但若長期頓兵堅城之下,師老兵疲,且鎮江城方向的趙佳銳主力始終是心腹大患。
“難道真要付出數萬傷亡的代價,才能拿下此城?”李逸心中煩躁,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就在這時,親兵疾呼來報:
「天策將軍」周俊求見。
得了準許,周俊快步走入帳內,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大帥,可是為蘇州城煩惱?”
李逸瞥了他一眼,見他威風凜凜,完全不似鏖戰無果的樣式,便生了幾分煩悶:
“有話直說。”
周俊湊近幾步,低聲道:“末將方才接到密報。我們安插在城中的暗樁傳回消息,蘇州守軍內部,似生齟齬。那「淮海戍衛副將」譚曙光與主將康燕,因戰守之策發生激烈爭執。更重要的是…”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康燕已於昨夜,率領部分心腹兵馬,棄城而走了!”
“什麼?”李逸猛地抬頭,眼中爆出精光,“消息確鑿?”
“十之八九!而且,據聞「蘇州知府」韓用,早已心誌不堅,恐有降意。”周俊補充道,“如今城內主事者乃是那誓死不降的譚曙光,但兵力大減,且軍心必然動蕩。”
李逸聞言,並未立刻欣喜,反而沉吟起來。他生性多疑,尤其是在這關鍵時刻。
“康燕狡黠,莫非是詐退?誘我輕敵冒進?韓用一介文官,其降意是真是假,況且他一人主降又有何用?是否乃譚曙光與康燕合謀設下的圈套?”
周俊道:“大帥所慮極是。然此確為天賜良機。真降假降,一試便知。即便有詐,我軍實力占優,亦可視情況應對。若真,則蘇州唾手可得!”
李逸踱步片刻,暗自思慮,終於下定決心:
“好!此事由你全權負責。既要試探,便需尋一可靠之人與那韓用聯絡。此人需熟悉蘇州內部情況,且能取信於韓用…”
周俊微微一笑:“大帥,眼前正有一人可選。”
“誰?”
“原旺山守軍,「校尉」石朗。前些日子我軍奪下旺山,其所部傷亡慘重,被龔柏桉龔校尉俘虜後,已率殘部請降。”
“此人雖官階不高,但在蘇州軍中人麵頗熟,且其投降之事,城內恐怕少有人知曉,俱以為他已戰死。由其出麵聯絡韓用,再合適不過。”
李逸目光閃爍,心中還有些懷疑這是寧軍方麵連環計中計,卻終究是點了點頭:
“可。即刻喚石朗來見。”
不過片刻,石朗被帶入大帳。他甲胄已換成了東唐式樣,麵色有些蒼白,眼神中帶著降將特有的惶恐與討好。
聽聞李逸要他潛入蘇州或聯絡韓用勸降,他明顯猶豫了一下,但很快便躬身領命:
“末將…卑職願為大帥效勞!定設法與韓知府取得聯係!”
……
五月二十五日,夜,蘇州城頭戒備較往日鬆了些,但氣氛明顯更加壓抑。
一條黑影利用夜暗和溝壑的掩護,悄然潛至蘇州城東南角樓下,學了幾聲鳥叫。
不久,一條繩索係著掛籃悄然垂下,黑影迅速攀上趴在其中,消失在垛口之後。
來人正是石朗——在韓用安插在守城軍中心腹的接引下,他秘密進入了知府衙門後堂。
韓用早已在此等候,幾乎坐立不安,滿臉嚴肅。見到石朗,他既驚且疑:
“石朗?你…你不是在旺山…”
石朗苦笑一聲,拱手道:“韓大人,旺山之戰,楊校尉衝動中伏,末將力戰被俘,實不得已,暫且歸順東唐。今日冒險前來,實為滿城百姓性命與大人前程而來!”
韓用眼神變幻,倒也沒有繼續關心石朗:
“此話怎講?”
“大人明鑒,”石朗低聲道,“康將軍已棄城而去,譚將軍雖勇,然兵力薄弱,外無援兵,蘇州陷落隻是遲早之事。李大帥兵力雄厚,誌在必得。然大帥亦知大人乃蘇州父母,不忍玉石俱焚。特遣末將來傳話:
若大人能深明大義,助王師順利入城,必保大人全家無恙,且日後在新朝,官職富貴,猶勝今日!若負隅頑抗…嘉興之慘狀,恐將重現於蘇州啊!”
威逼利誘,言辭懇切又暗藏殺機,石朗已完全站在東唐的立場上,對韓用無所不用其極。
韓用聽得冷汗涔涔,臉色蒼白,幾乎是搖搖欲墜。
他本就意誌不堅,聽聞康燕已走,最後一點倚仗也沒了,又聽得“嘉興慘狀”四字,更是渾身一顫。
兩人在室內沉默良久,終是聽得韓用長歎一聲:
“康燕棄城,置滿城軍民於不顧,本官…本官亦不能坐視生靈塗炭。隻是…譚曙光冥頑不靈,掌控軍權,若要獻城,需得周密安排…”
石朗心中一喜,卻又馬上掩住喜色,忙道:“大人深明大義!李大帥已有計較。隻需大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次日,東唐軍中軍大帳。
東唐主帥李逸一身戎裝手捧酒杯,盤坐於輿圖之下,周遭各自坐著幕僚軍師、將軍校尉等兩排人等,人人案前都擺著酒肉瓜果,更有藝伎伶人在中央舞弄姿態,引得朗笑聲不斷、喝彩聲不停。
帳外衛士卻突然傳一聲“韓用韓知府到——”,眾人紛紛側目看向居於主位的李逸,卻見他放下酒杯,整理衣冠,向下一揮手:
“進!”
韓用竟在石朗的掩護下,親自潛出蘇州,來到了李逸麵前。穿過帳門,他一身便服,神態恭敬中帶著掩飾不住的惶恐。
李逸和周俊、龔安等人,此刻正目光冷冷地注視著這位主動來降的「蘇州知府」。
“罪官韓用,叩見李大帥!”韓用跪倒在地,聲音微顫,頭低得幾乎要觸地。
李逸並未立刻讓他起身,隻是淡淡道:“韓知府棄暗投明,實乃明智之舉。隻是,本帥如何能信你是真心歸順,而非與那譚曙光合謀設下的計策?”
韓用連忙叩首:“大帥明鑒!罪官豈敢行詐降之事?實在是康燕棄城,譚曙光一意孤行欲使全城殉葬,罪官不忍啊!此為罪官所能調動的府衙兵符及蘇州城防圖副本,敬獻大帥,以表誠心!”
說著,從懷中取出兩樣東西,高舉過頭,嘴裡還嘟囔著什麼赤膽忠心之類的話語。
親兵接過,迅速呈予李逸。李逸掃了一眼,地圖標注詳細,兵符亦不像假,但他神色依舊淡漠:
“即便如此,譚曙光掌控軍權,你如何能助我大軍入城?”
韓用急聲道:“罪官已思得一計。譚曙光雖掌兵,然其部下「都尉」、「司馬」中,亦有數人並非其死黨,且對局勢心懷憂慮。
罪官可暗中聯絡,許以重利,曉以利害,勸其反正。待大帥攻城之時,可令其於東門內應,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屆時,譚曙光縱有通天之能,亦難回天!”
帳內眾將聞言,皆看向李逸。此計若成,自是省去無數傷亡。
李逸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目光如刀,仿佛要刺穿韓用的內心。他沉默了片刻,營帳中空氣幾乎凝固。
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聽不出喜怒:“韓知府之計,聽起來倒是不錯。隻是,本帥仍需看到更多誠意。你所言那些可策反的將領,名單何在?如何確保他們一定聽命於你?”
韓用冷汗更多,忙道:“名單罪官已默記於心,這便可寫下。至於確保…罪官願以全家性命擔保!若事不成,甘受罪責!”
李逸嘴角微微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
“好。本帥便信你這一次。周將軍——”
“末將在!”周俊應聲出列。
“此事由你協同韓知府詳加籌劃,與石朗密切配合。所有細節,務求萬無一失。龔校尉——”
“末將在!”龔安出列,他初次旺山之戰被韋揚波水師擊退、又被楊傑重傷親兵,二次旺山之戰又不夠過癮,正憋著一股惡氣。
“整頓兵馬,做好準備。一旦城內信號發出,即刻猛攻東門!入城之後,降者免死,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尤其是那譚曙光,本帥要活的,倒要看看是何等硬骨頭!”
“得令!”龔安眼中閃過嗜血的光芒。
韓用伏在地上,聽到“降者免死”四字,心中稍安,卻未看到李逸與周俊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那眼神中,並無多少信任,隻有冰冷的利用和事成之後鳥儘弓藏的算計。
一場裡應外合、奪取蘇州的陰謀,就在這東唐軍帳中,悄然議定。
喜歡神州明夷錄請大家收藏:()神州明夷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