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晏自顧自坐在主位,神色轉為凝重:“侯爺是明白人。如今中樞動蕩,奸佞潛藏,皇兄……唉,中原糜爛,東南不穩。
長安乃社稷根基,關中是天下脊膂。本王此來,彆無他意,隻望能聯結左都忠貞之士,凝聚力量,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
若萬一朝廷有變,至少這關中之地,不能亂,這大寧的再興之處,不能動搖!”
他話語誠懇,目光堅定,毫不掩飾自己的擔憂與目的。
魏崢凝視黃晏片刻,心中念頭飛轉,他隻在當今皇帝改元登基之時見過他一麵,當時就覺得這「趙王」比陛下更像太祖皇帝。
而他也素有賢名,在宗室中聲望頗高,其不戀棧永安權勢,反而深入西陲欲保根基,此等見識與魄力,確非尋常皇子可比。
略微思索片刻,魏崢沉吟道:“殿下深謀遠慮,老臣佩服。隻是此事乾係重大,牽扯極廣。長安雖好,亦非鐵板一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昔年太祖皇帝定鼎永安之時,猶有數處地界自立不臣,如安緬安南之南越國,自是少數族裔彙集部落自治;如廣西之升平方國,為前夏軒轅氏外戚勃勃氏所立;如雲南四川之蜀王,由前夏大將胡呈力所據;如陝錫、甘肅、青博羅三省之地,也有數十位豪傑割裂城池,各自為戰。
而後南征北伐、西定東平,才成一統,這其中陝錫一地,雖經得魏崢與其父魏盟二人遊說討伐歸於大寧,卻仍有長安魏氏、隴西李氏、長安杜氏、興平竇氏、安康周氏等十餘豪族。
世家門閥之間表麵以大寧朝廷為圭臬,實際各行其是,波詭雲譎比之永安絲毫不讓。
而今日這「趙王」現身於此,顯然不是為了看這豪強你爭我奪的局麵,而是尋個一統,至少能出可戰之兵、可用之人……
正說話間,忽有管家來報:
“侯爺,少公子,門外有客求見,自稱是從永安來的李濤李公子,說是少公子舊友。”
“李濤?”魏舟一愣,隨即看向黃晏,“可是「兵部左侍郎」李裕李大人的公子?他與我是舊識,曾在太學同窗。”
黃晏眼中也閃過一絲訝異與欣喜:“是他?快請!”
不多時,一名身著勁裝、風塵仆仆的青年快步而入,正是李濤。他顯然一路疾行而來,麵帶疲憊,卻目光炯炯。
一進花廳,他先是對魏崢、魏舟行禮:“晚輩李濤,拜見魏侯爺,魏世兄。”
隨即,他的目光立刻鎖定在了黃晏身上,先是一怔,繼而激動萬分,竟不顧場合,快步上前,單膝跪地:
“大哥!果然是你!小弟聽聞左都有貴人似大哥模樣,日夜兼程趕來,蒼天有眼!”
他這一跪一呼,徹底坐實了黃晏的身份。
魏崢眼中最後一絲疑慮儘去,抬手道:“李賢侄請起,不必多禮。看來今日真是貴客臨門。”
李濤起身,又對魏崢拱手,語氣急切:“侯爺,事態緊急,晚輩就直言了。朝廷現狀,侯爺想必已有耳聞。涵武門之變雖平,然朱璧永驕橫,挾兵自重,陛下…陛下雖蘇醒,然經此大變,心思難測,朝政依舊混亂。中原‘大闖軍’已成氣候,南方吳軍、東唐咄咄逼人!大廈將傾,已在眼前!”
他轉向黃晏,語氣更是激動:“大哥!你乃太祖之後、當今陛下之弟,賢德素著,豈可再於此偏安一隅,坐視國勢淪喪?當此危難之際,正應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
左都乃形勝之地,魏侯爺乃國之柱石。大哥當速速聯絡忠臣義士,整軍經武,以備非常!若永安有變,大哥正可……”
“三弟!”黃晏出聲打斷了他,眉頭微蹙,語氣雖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你的心思,我明白。然我等身為臣子,豈可妄議聖上,輕言非常?
眼下首要,是穩住局勢,保境安民。本王來左都,正是欲與魏侯爺及關中誌士共商此事。所求者,乃是以防萬一,若真到了最壞那一步,朝廷傾覆,聖駕蒙塵,至少這長安城,尚能成為迎奉皇上、延續國祚的最後壁壘與希望之所。而非…而非另起爐灶,徒增內亂。”
他的話語清晰表明了他的立場:做好準備,是為了在最壞情況下保住國本,迎接可能到來的皇帝,而非主動爭奪大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濤聞言,臉上激動之色稍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絲難以掩飾的失望與焦灼。他張了張嘴,還想再勸:
“大哥!優柔寡斷恐誤大事!如今這局麵……”
“三弟!”黃晏再次打斷,目光沉靜卻堅定地看著他,“我意已決。當下之要,是助魏侯爺穩固左都,整飭武備,安撫流民,使關中成為亂世中一方淨土。其餘之事,非我所願,亦非我所應為。”
李濤看著黃晏堅決的神情,最終將嘴邊的話咽了回去,化作一聲無奈的歎息,頹然道:“既如此……小弟……聽從大哥安排。”
但他眼底深處的那份不甘與憂慮,卻絲毫未減。他隱隱覺得,這位結義兄長雖有仁德,卻在此乾坤顛倒之際顯得有些過於迂闊和優柔。
亂世已至,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一味恪守臣節,恐最終錯失良機,反釀大禍。
魏崢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自是明鏡一般。他捋了捋胡須,開口道:
“殿下深明大義,顧全大局,老臣感佩。李賢侄憂國憂民,赤誠可嘉。既然殿下有命,老臣自當竭儘所能,整軍經武,鞏固城防,安撫地方,必不使關中生亂,定護得左都長安周全,以為國家之屏藩。”
他這話,既是向黃晏表態,也暗含了對李濤的安撫,更表明了自己屏藩的立場,而非輕易涉足中樞帝位之爭。
黃晏頷首,舉起酒杯:“如此,便有勞侯爺了。願我等同心協力,共度時艱。為大寧,為天下蒼生!”
“為大寧!為蒼生!”魏崢、魏舟、李濤皆舉杯相應。
然而,酒杯碰撞聲中,各人心思卻是迥異。
喜歡神州明夷錄請大家收藏:()神州明夷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