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簡單的抓鬮,程光陽發現自己分到的是個“蕉”字,表情不禁玩味起來。
這個字選得好啊,題目也好,“寄故人”,簡直太常見了。
僅僅轉瞬之間,程光陽便想到了好幾首可供抄襲的詩詞。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中清詩人黃景仁的《綺懷十六首其十五》——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纏綿思儘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這首七言律詩,是黃景仁懷念當年與表妹的初戀所作,寫得纏綿悱惻、淒婉動人,深得李商隱之風,放在清朝,乃至整個後世都是非常有名的佳作。
當年程光陽在大學詩詞社,還曾照著黃景仁這首詩,和其他詩友次過韻。
所謂次韻,就是沿用原詩韻腳,另成一首新詩。
程光陽到現在都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當時次的內容——
“二八良人弄玉簫,神仙亦羨這逍遙。記得當年曾徹夜,可憐此後怕通宵。兩峰到頂紅如豆,一柱衝天大似蕉。若非每月天葵到,身體幾乎吃不消。”
彼時這首詩還讓他詩詞社小火了一把,社內男詩友讀罷,無不拍案叫絕,女詩友們則把他看成流氓。
如今身在四百年前的大明,此等場合之下,程光陽當然不可能把自己的原作拿出來。
那樣未免過於驚世駭俗了。
既然如此,那也就隻能剽竊黃景仁老兄的作品了——有一說一,當個文抄公還是蠻過癮的,一介小白暴得大名,為四方才子景仰,豈不美哉?
怪不得那麼多穿越小說的主角喜歡乾這種事,嘖嘖,無恥啊無恥……
分韻結束,接下來就該正式寫詩了。
為了更加凸顯氛圍,汪汝謙特地命在場十數名歌姬,各自到一位名士才子身邊,為對方鋪紙研墨、誦讀詩作。
王修微、張宛仙、柳素素等少女,都想侍奉程光陽,眼巴巴地望著他。
在汪汝謙的分配下,最終被安排到程光陽身邊的是王修微。
“修微拜見公子……”
王修微欣喜不已,立刻身形款款地走到程光陽身畔,屈膝斂衽,聲音軟糯道。
程光陽仰起頭望著王修微,心道此女不愧是後來能被評為名妓的人,就臉蛋而言,確實標致——鵝蛋臉、細柳眉,眼似秋波,膚如白玉。
非常標準的中國古典美人。
不過再美的美人,也就那樣吧,還不都是一雙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自己什麼沒見過。
抬頭將王修微打量了一遍,程光陽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波動。
見他如此,王修微不覺詫異。平日那些文人雅士見了自己,哪個不是再三訝歎,留詩作賦,極儘溢美之辭。
如今這位程公子,竟能表現得如此淡定,到底是他心中羞赧、假裝正經呢,還是素性淡薄、不好女色,該不會是看不上自己吧……
程光陽二十出頭,王修微不相信他這個年紀會不好女色,又想到他方才看自己時,臉上沒有任何神色。
頓時認為他是看不上自己,心中不禁難受萬分,於是一麵黯然垂淚,一麵低頭替他研墨,淚水滴滴落進硯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