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士完不再跟他兜圈子,直言道:
“若欲緩解山東災情,勢必需要更多賑濟,隻靠我們這些地方官吏爭取,力量終究有限。”
“程孝廉,你不是要進京趕考麼,以你如今的名氣,若能聯絡一批同考舉人,聯名赴闕上疏,屆時必定輿論紛紛、朝野震動,皇上想再故意忽略此事,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程光陽聽了這話,呆住了。
好家夥,以舉人身份聯名上疏,這不就是讓自己發動一場明朝版的“公車上書”嗎?
這種事,說實話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假如這件事做成了,自己真帶著幾十上百名舉人,聯名上疏,成功為山東災民爭取到了賑濟。
那麼不用說,以後整個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到處都會流傳自己程光陽的名號,自己無論走到哪裡,都將是萬眾矚目的英雄人物。
可,萬一這件事如果不成功,那對自己的前途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
要知道,舉人聯名上疏這種事,在大明是很不常見的,貌似上一次發生,還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
當時北方舉人到南京參加會試,結果會試登科的五十一名貢士,全都來自南方,北方舉人不服,於是聯名上疏給明太祖,要求查辦主考官。
然而這已經是兩百多年前的事了。
程光陽擔心,自己這回要是領頭上疏,萬一哪裡不小心觸怒皇帝,皇帝直接把自己舉人功名削了,或者乾脆捉自己下獄,也不是全無可能。
“複甫,此事雖有一定風險,但事關幾十萬上百萬災民的身家性命,若能由你促成,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錢士完看出他臉上的疑慮,頓了頓,沉聲道:“屆時你們舉人聯名上疏後,本院立刻便聯合其他同僚跟進,為你們聲援,倘若真的出了什麼問題,我等也會全力保你平安。話我就說這麼多,做與不做,你自己考慮吧。”
程光陽咽了口唾沫,閉目沉思片刻,睜開眼道:
“好,學生答應此事。”
雖說聯名上疏有不小的風險,可一旦成功了,那將來等待自己的,就是潑天的功名與富貴,這個險值得冒。
“果然有膽識!”
見程光陽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錢士完微撫下頜,滿臉欣賞地望著他道:
“本省各府舉人,過些日子也要啟程進京了,本院會讓他們與你結伴同行,等到了京師,一切行動以你為首。”
程光陽點頭道:“學生在京師認識不少名宦顯吏,詞林清流,屆時聯名上疏,可讓他們也一起助陣。”
若不是當初在京一年,四處交遊,發展了足夠多的人脈,程光陽如今自然不可能答應錢士完答應得這麼快。
說到底他心中還是有底氣的。
喜歡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請大家收藏:()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