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自己的名字,程光陽腦袋“嗡”了一下,差點懷疑聽錯了。
直到旁邊有人小聲提醒,他才慢慢回過神來,按捺著心底的狂喜,立刻邁步出列,稽首向皇帝行禮謝恩。
“第一甲第二名,錢士升!”
“第一甲第三名,賀逢聖!”
“第二甲第一名……”
“天開文運,賢俊登庸,禮當慶賀!”
傳臚大典結束,登第的三百四十八名進士,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再度向皇帝拜謝。
隨後讀卷執事官手持金榜,離開皇極殿,從皇極門左門出宮,諸進士相繼退朝,緊隨其後。
程光陽作為狀元,出皇極門後,與另外兩名榜眼和探花,被允許從午門的正門出宮——
午門是明清時代,整個皇城規格最高的一座大門。除皇帝本人外,能從正門出入的人,屈指可數。彆說在朝高官了,就是親王也沒有資格。
出了皇城大門,新科進士們,照例要舉行遊街儀式。
程光陽頭戴金花烏紗帽、身披紅帛,在幾名皂吏的攙扶下,騎上一匹大白馬,率先出行,其他幾百名進士,全部跟在他身後。
眾人開始浩浩蕩蕩地遊街。
走在人群最前方的,是順天府衙安排的一眾儀仗隊,手持旌旗、傘蓋、“回避”“肅靜”木牌,兩旁還有無數樂工、吹鼓手,邊走邊敲鑼打鼓,好不熱鬨。
“啊,那不是程孝廉嗎,前不久才讓錦衣衛拿進詔獄,如今竟中狀元了!”
“早就放出來了,聽說是程娘子在午門外跪了一天一夜,萬歲爺爺才開了恩。”
“是嗎,程娘子真是賢惠啊……”
每年新科進士遊街之時,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市民百姓,爭相聚集在禦街兩側,踮著腳,邊看邊向新科進士們投去羨慕的眼光。
程光陽是大名人,京城裡的人幾乎都知道他,甚至還有不少見過他的——當初他率領千餘舉人到東華門上疏的時候,很多百姓一路跟隨。
如今程光陽高中狀元,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上至廟堂風評,下至民間輿論,一致認為這個榮譽就應該是他的。
當日萬曆帝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會在反複猶豫之後,最終用朱筆在他的考卷上,批下了“第一甲第一名”。
遊街儀式結束,有專門的官府衙役,抬著“狀元及第”牌匾,護送程光陽返回明時坊寓所。
程光陽考中狀元的消息,已經被人提前傳回明時坊。
得知此事的陳阮芷和妙染,自然欣喜異常,連忙各自梳妝打扮,換上最漂亮的衣裳,領著一眾奴仆,早早守在寓所大門前外。
明時坊喜鵲胡同的街坊鄰居們,也全都爭相出門,等著看狀元歸來。
當日午時,程光陽身騎白馬,穿過人山人海,來到寓所門前,下馬步行。
陳阮芷和妙染上前迎接。
陳阮芷仰起頭,望著麵前披紅掛彩,被人眾星捧月般簇擁著的丈夫,激動地流出眼淚,哽咽道:
“我就知道,程郎必有金榜題名的一天,我陳阮芷嫁的夫君,定然是與眾不同的。”
妙染笑著道:“老太太要是知道公子中了狀元,不知道該有多高興呢。”
程光陽深吸一口氣,心中隻感覺如夢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