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陽每日到戶部衙門值守,到興明社禮堂開會,也要隨身帶上三四十名精壯家丁,負責保護自己。
時間很快過去大半個月,一切似乎都風平浪靜,並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
這大半個月的時間裡,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各地新成立的審計署,在總督、巡撫、巡按禦史的監督引導,三司分守道、分巡道、兵備道,以及京營和衛所官兵的配合下,正式開始了各地土地的清查和丈量。
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作,程光陽和他背後的興明社,可謂是做足了準備,不斷派出人手不說,光是撥下去的經費,就高達兩百多萬兩——
得虧這幾個月,遼東方麵相對安靜。
後金的努爾哈赤,自從上次在廣寧城下吃了大敗仗,又被毛文龍和蒙古的宰賽偷襲後方之後,如今已然元氣大傷,數萬人一直龜縮在遼、沈二城周邊,休養生息,短期內並無再度出兵的能力。
正因如此,程光陽才能節省下一部分軍費,用來支持國內的新政改革。
不過這場改革,仍舊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
無論是南方的縉紳大戶,還是北方的明朝上層宗室,對此皆極力抵製。
因為程光陽派下去的總督,手裡都有兵馬,這群地方勢力,知道自己武鬥多半鬥不過,於是紛紛改變策略,選擇文鬥。
南直隸、浙江、江西等地,大量南方縉紳,為了躲避審計署追查,開始彼此串聯,將族內的所有舉人、秀才,全部聚中起來,準備聯名上疏,前往京師請願。
南直隸組織了七千多人,浙江和江西也不甘示弱,各自組織了五千多人,加起來總計一萬二千多人。
這一萬二千多人,個個都有功名在身。光是以前中過進士做過官的,就有一千多,擁有舉人身份的也有兩千多,剩下的基本大部分是秀才。
“朝廷優待士紳,這是打太祖爺起就定下的規矩,程光陽那該死的福建子,他算哪根蔥,也敢壞了我大明的祖製麼?”
“就是!遙想幾十年前,張江陵派人清丈田地,也沒有鬨出過如此大的陣仗,又是單獨設衙門,又是派遣官兵,這是要做什麼?把我們都當成賊了嗎?”
“不行,此事斷不能忍,咱們大家聯名請願,一起告到京城,告到皇上那裡!讓皇上罷了程光陽的官職!”
眾舉人、秀才,亂哄哄地聚在一起,各種嚷叫痛罵,最後商議出一個辦法,打算先寫幾封聯名請願的奏本,而後派部分代表進京,要求朝廷停止清丈追查之事,順便罷免程光陽的官職。
如果朝廷不答應自己等人的條件,自己這幫人就集體住在京城不走,等到過幾個月,朝廷要征收夏稅之時,看看誰來配合當地衙門。
南方士紳們聚在一起,準備請願。北方的宗室,同樣也不消停。
“什麼?要查本王的田產?豈有此理,我看誰敢!”
“我大明真是出奸臣了!皇上昏了頭,竟對一個外人言聽計從,反過來要為難我們這些叔伯兄弟,這大明江山,究竟是姓朱,還是姓程?!”
“欺負人都欺負到咱們藩王頭上來了,反了!反了!!”
河南、山西、陝西三省,眼看朝廷設立的審計署,當真準備清查王府田地,眾藩王無不怒火中燒,紛紛私下聯合起來。
一麵不斷給朝廷上疏,攻擊程光陽和興明社,說他們離間宗室和皇家的關係,一麵派遣親信趕往京城,到宮裡上下打點。
希望有人能在天啟帝麵前進言,說服皇帝改變主意,不要再為難自己這幫親戚。
喜歡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請大家收藏:()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