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起源清初少林永化堂弟子。
當時永化堂弟子,為反抗清政府“剃發令”。
於是他們給自己組織取了一個洪字。
洪字取自朱元璋年號“洪武”,形成洪門雛形。
明末清初南少林寺的五位僧兵,因反抗清朝統治被誣陷謀反,逃亡至福建雲霄後結拜成立天地會。
南明東寧總製使陳近南,吸收各種反清複明的義士,尊抗清義士殷洪盛為始祖,慢慢形成了洪門。
而那五位僧兵也成了洪門五祖。
洪門五祖創建五大堂口,劃分旗幟,區域。
後來民間各種反清複明的組織,再此基礎上加強聯係,慢慢形成各種山門。
後來各種山門,又分支出各種堂口。
幾百年下來,洪門兄弟遍布全世界,大大小小山頭堂口幾十個。
而這些堂口,又在全國各地分衍出天地會,三合會、袍哥會、哥老會、小刀會。
?四大總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轄不同省份。?
?層級體係?又分內八堂,與外八堂。
和尚對於洪門這個龐然大物,耳熟但不了解。
他一直以為自己隻是遊走在江湖邊緣,並沒有踏進去。
身在江湖已然不知的他,如今聽到六爺的話,才恍然大悟。
後知後覺重新梳理一遍記憶,以前跟李六爺相處過往的點點滴滴,浮現在他腦海。
院子內的和尚,腦子有點亂,他深吸一口氣,看著搖椅上的李六爺。
“我,你,那個?”
一旁的李六爺,看著你我他的和尚,沒好氣的拿著蒲扇,打了他一下頭。
“你個頭~”
“傻鳥似的。”
“你他娘的,以為自己是個局外人,不想趟渾水。”
“從你第一次出去跟老子趟事,你就打上老子的鐵烙印。”
“老子能帶你進三爺的家門,你以為就為了那點錢?”
“狗東西~”
罵完一句的李六爺喝口水,接著說道。
“拜了山門,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
“門中兄弟,遍布全世界,五行八作,各行各業都有。”
“其中一些老頂,祖師爺,更是有軍,政,商的身份。”
腦子有點短路的和尚,低著頭小聲嘀咕。
“可小子不喜歡打打殺殺,隻想過安穩日子。”
一旁的李六爺瞧見和尚小媳婦模樣,樂嗬起來。
“老子入會這麼些年,不照樣吃吃喝喝。”
“誰說江湖一定是打打殺殺?”
“做了老子門徒,不耽誤你小子開鋪子做生意。”
腦子有點亂的和尚,一言不發想著心事。
他揮舞的胳膊,趕走圍著他飛來飛去的蒼蠅。
“那咱們山主是誰?”
聞言此話的李六爺,撓了撓自己胸口。
“你不是才見過~”
和尚聽到他說這話,試探問了一句。
“三爺?”
坐在搖椅上的李六爺,仿佛身上生蟲一般,撓著胳肢窩點頭,
“小子,三爺可跟咱們不一樣,”
“山主隻是他其中一個身份。”
“老頂家族裡在軍政商三界,都有很大影響力。”
“以後千萬彆為了點屁事去找三爺。”
李六爺撓好胳肢窩,躺在搖椅上閉目養神。
“門裡大小事一般都是劉爺主持。”
“你要有江湖上的事,上門找劉爺就成。”
絮絮叨叨的李六爺,向和尚講述江湖事。
“你這幾年,跟著老子趟了不少事,資曆早就夠了。”
“不給你升,老子怕彆人在背後忒我吐沫子。”
李六爺拿著紫砂壺喝了一口,斜著眼睛看和尚。
“我可跟你說,老子這十幾年,就踏馬為你開這個口。”
躺在搖椅上的李六爺想到什麼,半眯著眼看和尚。
“有個大文豪,寫了一本書,叫什麼駱駝的玩意,內容就是臭拉車的。”
“你踏馬,要是跟書裡那個臭拉車的一個德行,老子都不帶正眼瞧你的。”
一旁的和尚,目不轉睛看著六爺,認真聽講。
“爺在北平開了快二十年車行。”
“車行裡總共換了六七個車把子,也就你踏馬還能入老子的眼。”
“以前那些個玩意,要不隻會耍滑頭,要不一根筋,隻想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
“結果一個個,不是被人砍死,就是跑路,沒幾個有好下場”
李六爺說到這裡,睜開眼看了和尚一下,
“隻有你看的明白,還是個帶股狠勁蔫了吧唧的壞種。”
“老子這幾年,沒少在你身上下心思。”
“瞧你還算那麼一回事,是個知進退的主,這才拉你一把。”
一旁的和尚摸著自己身上,已經乾的大褲衩子。
“蓮姐今個怎麼沒瞧見?”
搖椅上打盹的李六爺,陰陽怪氣回了一句。
“心裡沒數?”
和尚看到六爺那模樣,就知道李秀蓮去找他大舅子了。
抬頭看了一眼天的和尚問道。
“都快晌午了,咱爺倆吃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旁的李六爺自說自話,不接他那個茬。
“前兩年你要是願意娶我閨女,老子早給你開香堂了。”
說完正事的李六爺,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好,站起身往屋裡走。
過了一會,手裡拿著一本書的他,又坐回搖椅上。
“這本書拿回去,讓你媳婦好好給你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