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退官兵 炊煙迷敵探 迎武舉 焚香結金蘭_黃天霸全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黃天霸全傳 > 第39章 退官兵 炊煙迷敵探 迎武舉 焚香結金蘭

第39章 退官兵 炊煙迷敵探 迎武舉 焚香結金蘭(1 / 1)

天交五鼓,義軍正要向杜林進發,卻不見魯莊的影子。眾人都很著急,牛曉塘急忙命人四處尋找。魯莊到底到哪兒去了呢?原來,這條莽撞漢子多長了個心眼,想在軍師麵前露一手,天交三鼓他便帶著一幫弟兄偷偷地溜出軍營,從河坡的莊稼地裡把枯乾的玉米杆、高梁秸,碎柴爛草搬運到沙河橋下,至五更時,橋下已堆成一個大垛,當尋找之人來到橋頭時,他還在橋下堆柴呢。來人叫道:“魯將軍,大隊人馬就要出發啦,軍師派人四處找你哪!”魯莊笑道:“等會兒,等會兒,待俺老魯於樁好事再去!”“乾什麼好事呀?”魯莊道:“要不說你們不懂兵法呢,咱義軍損兵折將,還不是這座橋鬨的,這回官兵朝西跑,咱們向東奔,我把這座熊橋燒掉,看他們還怎麼趕咱們!”來人道:“好主意,我馬上回去告訴軍師!”“去吧,要著急就讓他們先走,俺老魯燒完橋再後追!”

軍師得報大驚,急催馬趕奔橋頭,眾頭領來到橋頭之上,魯莊正在大聲下令:給我放火燒橋!”牛曉塘喝道;“且慢!”魯莊心裡話,大概是軍師嫌柴草不夠,於是把火把一舉,說道:“這柴草已經不少啦,足以燒毀此橋,軍師你就瞧好吧!”說罷就要引火,牛曉塘急呼道:“這橋不能燒!”魯莊納悶:“怎麼不能燒?”牛曉塘道:“我問你,為什麼要燒橋?”魯莊笑道:“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把橋一燒,斷絕官兵追路,難道他們能飛過河去?到那時,咱們便可在杜林好好睡它幾天,豈不是好事?”眾人都覺得魯莊想得這一招還真不錯。牛曉塘微微笑道:“此話差矣,昔日,三國曹孟德率百萬大軍追趕劉備,在長板坡前一場大戰,曹孟德兵多將廣聲勢浩大,而劉備兵微將寡,力量孤單,被曹兵殺得大敗而逃,妻兒儘皆失敬,趙子龍為了尋找幼主阿鬥在曹營之中殺了個七進七出,隻累得人困馬乏不能再戰,跑到當陽橋頭碰見了張飛,那猛柴飛頭戴镔鐵盔,身穿烏黑甲,手擎丈八蛇矛槍,說道:四弟快快過橋,我來堵擋曹兵!趙雲過橋之後,曹操兵馬也趕到了,隻聽那張飛麵對曹兵大叫道: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俺大戰三百回合!’這喊聲亞賽霹雷,曹操是個多疑之人,一見這種情景,恐怕其中有詐,於是速速退兵四十裡,曹兵退後,張飛大笑,隨命人二橋拆掉,劉備得知大為吃驚,當時就對張飛講明:曹兵有百萬之眾,小小潮河可以填平而過,拆橋管什麼用:倘若橋在,曹操生疑必不敢過,如今一拆倒去掉了他的疑心,必然全力追來,我當速速離去!"果然不出劉備所料,時隔不久曹兵真地追來了。如今這沙河橋與當陽橋是一個道理,我們萬萬燒不得!”魯莊聽罷牛曉塘一番話直摸後腦勺子,照你說這橋不能燒了,白叫俺魯莊忙了一夜。”牛曉塘道:“這也無妨,這些柴草有它的用場!”沒等牛曉塘往下說,李恕古便領會其意,說道:“還用它紮草人,迷惑官兵!”竇爾敬笑道:“好計,好計,軍師實在高明!”當下便留下一部分義兵布置疑兵之陣,其餘人馬均奔杜林。

再說官兵總鎮玉狼,在一幫親兵的護衛下落荒而逃。玉狼當真在沙河橋頭被竇爾敦一箭射死了嗎?非也,這小子並沒死,隻是左肩上中了一箭,跌落下馬,這玉狼畢竟是個久經沙場的老手,經驗多,轉軸子快,他知道自己負傷以後不能再戰,又見號旗被打落,情知不妙,所以往馬下一滾,就勢浪到了個不顯眼的地方,裝起死來了,在義軍衝過橋頭時,他趁混哉之機在一幫親兵護衛下逃跑了。要不怎麼叫老奸巨猾呢。

玉狼帶領,成兵敗將跑了三十餘裡,來到一座古鎮,此時已西時,人國馬乏隻好停留下來,清點人數,原先的五千兵馬僅剩一千有餘,玉狼長歎一聲道:“竇爾敦果然厲害,此臧不滅如何向聖上交旨,這小子唉聲歎氣加上箭傷發作,一夜未寐。次日辰時,正待整軍奔河間府,突然趕來一隊人馬,定睛看,原來是副將柳春的旗號,玉狼心中大喜,忙令人衣柳存進賬,柳春來到帳中,見總鎮身負箭傷,躬身施禮道:“未將來遲一步,總鎮受苦了。”玉狼道:“為何來遲?”柳春道:“曾網艾辛在牤牛店慘遭或兵伏擊,末將前去接應,待人馬趕至河間府,天色已晚,今日寅時聞報總鎮受挫便速速催馬麵來。”玉狼道:“來得好,賊兵不滅,此恨難消,速派人打探賊兵去處,再去追殺!”柳春即派人奔往沙河橋打探軍情。

天近中午,探兵回報道:“金頂山賊人仍在河東莊稼地裡,或坐或臥各執兵刃,嚴陣以待。”玉狼道:“橋頭可有崗哨?”探兵道:“橋麵寂靜並無一兵一卒。”玉狼道:“有多少伏兵?”探兵道:“小人不敢管近,隻是三裡之外炊煙績縷,小人點過三遍,炊煙共計二百零八處,以四十人為一灶,約計賊兵不下八千人馬。”飛狼聽罷略思片刻,對鉚春說道:“好個狡猾的牛曉塘,他故意留下橋梁不拆,再讓我們追趕,好中他的第二次埋伏,你說是也不是?”柳春道:“總鎮所見極是,雖不見其兵馬,那。縷縷炊煙卻泄露了他們的軍機,總鎮之見是追也不追?”玉狼笑道:“叫賊人枉費心機吧,我們暫且回河間府修整,日後伺機再殺。就這樣,官兵浩浩蕩蕩兵發河間府,豈不知又中了牛曉塘的計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頭再說竇爾敦帶領火隊人馬來到杜林鎮,先派人貼下安民告示,拜見鎮中長老,並讓共協冊號好民房,讓義軍兌弟住下,把行營設在了鎮北美帝廟裡。這關帝店規資宏偉,景字寬闊,院中硨石林立,蒼鬆翠柏蔽日遮天,前殿、後殿、陽殿、廊房,百間有餘,頂梁立柱雕漆彩繪,敷粉塗金,山門之外兩蹲維獅雕刻精細,栩栩如生。

這座關帝廟座落在黑龍港河西屋,河水滔滔,波浪滾滾,周圍林木叢生,除揚柳論槐之外,還有棗梨杏桃,北麵是吉披長堤,雖殘缺不全卻依稀可見。竇爾敦帶領著眾位弟兄察看了地形,李恕古道:“好個所在,東有激流環繞,北有堤壩所倚,加之樹木叢林足隱兵萬人,官兵如敢再來,定據此與之決以雌雄。”竇爾敦點頭道:“雖不及金頂山險要,可也是個據守之地。”眾位弟兄也讚不絕口。牛曉塘笑道:“眾兄弟言之有理,此地雖好,暫住可以,切不可久住。”魯莊道:“軍師哥哥總是與眾不同,依我之見,這麼好的地方,索性紮下營盤長住久居,去什麼連環套!這裡不比窮山溝裡屬得多?”生曉塘道:“兄弟之言乃燕雀之見,非鴻鵠之誌也,我等已是近萬人之眾,沒有個良好的周旋餘地豈能立足,如今尚是中秋,一旦嚴冬來臨,江河封凍,豈能阻敵?此地雖林木叢生,我可用,改也可用,秋天一過枝葉焦枯,敵人可以縱火而攻,此乃兵家之忌也:當年陸遜燒營七百裡,就是用了劉備紮營於密林之故,致使劉備大敗而逃。”魯莊道:"讓你這一說,咱們趁早走,彆等著挨燒!”牛曉塘道:“非也,適才說得明白,可以暫住,不能久居,住上兩三個月還是不妨事的。”竇爾敦道:“咱們就依軍師之官,住上它兩三個月,也好準備一下冬衣,為兵發連環套打下良好的基礎。”眾首領皆讚同此意。

竇爾敦率兵來到杜林鎮,消息不脛而走,俗話說得好,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好漢惜好漢,英雄敬英雄。竇爾敦的大名早被久居此鎮的一位英雄而落。誰呀?此人姓張名和字同泰,讀過書,習過武,行過俠,作過義,中過武舉,身富豪卻好施樂善,大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德,他曾為打抱不平誤傷人命,吃了一官司,又被革去功名,隻好閒居家中,經常以武會友,廣交天下好漢,自己手下也有一幫徒弟,個個身手不凡。

這張同泰久慕竇爾敦的大名,早就想結交結交,隻是難得動身,今日聽說竇爾敦帶領人馬前來本鎮,心中十分高興,當下便差家丁拾著豬羊酒菜,拿著拜帖,送往竇爾敦駐地。竇爾敦把來人迎進正殿,說道:“在下人馬來至貴地,對鎮上鄉親已是打擾,今又承蒙張大人厚禮關照,實感不安。”來人道:“這乃是我家主人一片心意,望寨主笑納。”牛曉塘笑道:“既然如此,此禮我們收下了。”回頭又對竇爾敦道:“我等久聞張大人仗義疏財,樂於助人,素有小孟嘗之稱,我們何不邀張兄來此一敘?”竇爾敦道:“此意甚好,那就寫個請柬吧。”牛曉塘取過筆墨,頓時把帖子寫好交與來人。

張家家丁回到府上把帖子交與主人,張同泰看罷,滿心高興;隨命家丁又備了數包禮品裝入食盒之內,帶上幾個徒弟,奔關帝廟而去。

張同泰和他的徒弟們來到山門之前,早有人進殿回集,竇爾敦、牛曉塘及眾位首領出山門相迎,相見之後,竇爾敦抱拳當胸:“久聞張兄大名,早有意拜會,今日得見天生有一幸,在下來此貴地,禮當登門拜訪,不意張兄親勞下顧,實感恩不儘。”張同泰道:“豈敢,豈敢,竇寨主所轄人馬乃仁義之師,名聞遐邇,今日光臨敝處奉迎不周,尚乞見諒。”二人謙讓之際,牛曉塘躬身施禮道:“請張兄入內敘話。”竇爾敦隨挽張同泰之臂並肩而行,眾人簇擁其後。

眾人入得正殿,酒宴早已擺好,竇爾敦請張同泰入席,眾首領列坐相陪,舉杯把盞好不親熱。酒過三巡,萊嘗五味,竇爾敦遵照軍師之意,為了試探一下張同泰的武功和誠意,忽地從靴筒中抽出一把明見晃光閃閃的匕首,從盤中紮了一抉牛肉,說道:“請張兄嘗嘗這牛肉的味道!”張同泰頓時一驚,然後坦然地將肉吞在嘴上,當竇爾敦向外拔刀時,那匕首猶如被鋼鉗夾住一般,隻見那張同泰稍一用力,嘎巴一聲,刀尖被咬斷一段,噗地一聲往外一吐,那刀尖釘在了廊下的一根立柱上。張同泰的幾個徒弟頓時大驚,其中一個掄起懷中拜月杵,哢嚓一聲將院中一塊巨石劈作兩半,張同泰道:“休得無理!”話音未落又一個徒弟揚手將镔鐵點鋼鏟往身旁一株碗口粗細的樹乾鏟去,那樹乾齊刷刷斷作兩截。牛曉塘暗暗驚歎張同泰的武功。竇爾敦忙起身拱手施禮道:“適才乃是小弟試探張兄之膽量,並無他意,隻是取笑而已,望兄長海涵。”張同泰笑道:“寨主乃俠義之士,殺富濟貧,除暴安良,名貫中原,豈有歹意,為兄也知道是取笑,豈有怪罪之理,方才兩個徒弟多有莽撞,驚擾磨下,望乞見諒。”牛曉塘道:“張兄哪裡話來,適才兩位高徒之舉,足見其張兄教誨有素,果然身手不凡。”說罷眾人哈哈大笑,繼續飲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喝至酣處,竇爾敦舉杯道:“在下久聞張兄大名,聽說還中過武舉,不知當年以何種兵刃奪魁?今日難得相逢,小弟願一睹為快,不知兄長是否賞光?”眾位頭領也都翹首以待。張同泰笑道:“豈敢,豈敢,在下本來藝業平常,又加之身遭官府陷害,多年不曾練功,致使藝業荒疏,今日弟兄歡聚一堂,正好是眾位賜教之機,在下願當眾獻醜,以博一笑。”竇爾敦道:“兄長過謙了,以何兵刃練之?”張同泰道:“暫試弓箭如何?”眾人依言,隨命人取過弓來,張同泰接在手中,掂了掂份量,少說也有五十斤,留神看時,乃是一架鑲金鐵胎寶雕弓,弓身烏墨發亮,青攸攸、藍湛湛,光彩奪目,弓弦乃是鹿筋拴製,油光光、硬梆梆,用手一挑嗡嗡山響,沒有五百斤的力氣是難以拉開的。

書中暗表:這張弓乃是竇爾敦的隨身寶貝,是當年五行長老在朝陽寺送給他的,並傳給了他射箭的秘訣,所以,甭管兵發何處,這張弓始終沒有離開過竇爾敦。張同泰看罷連稱好弓,竇爾敦隨遞過鋸齒雕翎箭,張同泰舉目四望,見百步之外的一棵古鬆上有拳頭大的一塊疤痕,當眾用手一指:“就是它吧!”隨拈弓搭箭,真乃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向疤痕射去,三聲箭響,眾人拾頭看時,那三隻箭猶如品字一樣釘在了樹疤上,在場人無不拍手稱絕。張同泰把弓放下,抱拳道:“見笑,見笑。”竇爾敦道:“張兄果然名不虛傳,望乞日後多多賜教。”張同泰道:“豈敢,豈敢,有道是來而不往非禮也,久聞寨主武藝過人,何不借此練上兩手,讓愚兄以飽眼福!”竇爾敦心想:張同這是想摸摸我的功底,我何不先讓妹妹練給仲看看,隨即應道:“在下偶有不適,請舍妹金娘代勞如何?”張同泰心想,莫非說竇爾敦有名無實,不然為何不敢當眾獻藝,心裡這麼想,但嘴裡不能不應承,連聲說道:“好,好,強將手下無弱兵,令妹必是女中豪傑。”隻見竇金娘邁步向前,婀娜中帶有一股英姿,向張同泰深施一禮道:“小女子藝業不精,適才家兄命小妹獻醜,有不到之處尚望賜教。方才張兄試箭,小妹不知淺陋,願再班門弄斧,也射上幾箭!”說畢秀姑早把弓請取了過來,張同泰閃目一看,乃是一張鐵胎漆金縷銀號,足有三石之力,沒有三五百斤力氣難以拉開,張同泰心想,一個身單力薄的女子,竟能拉得如此硬弓,可稱神力也。但見那金娘不慌不忙,執弓在手,將箭搭在弦上,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懷中抱月,兩臂一叫勁,隻聽那弓弦略咯作響,也向那樹疤射去,正射在原來的三簡之旁,形成了一個五點梅花形,這一手金娘在金頂山上是撂下的活啦,有個名講,叫做箭點梅花。張同泰連聲叫好,這時金娘又抽出第三隻箭,箭剛上弦,忽聽得空中有一隻烏鴉飛來,見院內人聲嘈雜不敢歸巢,隻好在空中盤飛,竇金娘抬頭說道:“就射它的頭吧!”話落箭響,那烏鴉撲楞楞落在了廟門之外,兵卒忙跑步撿了回來,眾人看時,那箭正好穿臚而過。張同泰脫口讚口:“賢妹神箭也!”金娘急忙施禮道:“承蒙張兄誇獎,小妹之箭乃是家兄所授,雖藝業不精,在對付官兵中卻幫了大忙,就是我那十四歲的侄女在沙河橋大戰中還箭射號旗,命中賊將哩。”張同泰聽罷連連拱手,不勝歎服。

眾人複回正殿,張同泰道:“竇寨主果然名不虛傳,廣結天下豪傑,同心協力難能可貴,在諸多英雄中各具所長,愚兄十分羨嘉,在下當年有一好友,乃是滄州武林好漢,善使一條龍頭風尾杖,尤以重手法見長,聽說他在山東嘯聚山林,不妨你們可以拉他入夥。”竇爾敦道:“但不知好漢尊姓大名?”張同泰道:“此人姓趙名倉字殿奎。”“你說的是趙殿奎?”“怎麼,你們認識他?”華曉塘道:“趙兄三年前便投奔金頂山,既是我們磕頭弟兄也是義軍首領,隻是沙河橋一仗不幸歸天了。”眾人聞言又淒然淚下,張同泰拭汨道:“昔日我與趙賢弟乃是一師之徒,一彆數載,音訊皆無,實指望日後兄弟相會共敘彆情,想不到他卻身遭不幸,想煞我也!”小劉祥聞言哭得更是傷心,他跪爬在張同泰腳下,含淚道:“侄兒給您謝孝了。”張同泰雙手攙起:“你是——”竇爾敦道:“他就是趙殿奎的親外甥。”張同案聽罷,緊緊地把劉祥摟在懷裡。

眾人沉默良久,竇爾敦道:“我義軍將士生為黎民生,死為百姓死,為除琴安良,為反抗清延,雖肝腦塗地,死而無怨,這筆帳都記在皇帝老兒那裡,有朝一日必讓他加倍償還!”張同泰道:“寨主所言極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我張某雖不才,也遵循這一信條。”竇爾敦道:“今日我等幸會張兄,心心相印,實乃誌同道合,小弟是個粗漢子,直性人,有一句話貿然提出,不知張兄肯容納否?”張同泰起身道:“賢弟何出此言,有話儘管講來,愚兄無不從命。”竇爾敦道:“適才兄長言道與我那趙殿奎兄弟乃是一師之徒,爾今趙兄弟已經歸天,我欲與張兄結為金蘭之好,隻是愚弟乃草莽之人,出身低微,不知兄長意下如何?”張同泰聞言大喜,說道:“賢弟哪裡話來,我敬佩的正是賢弟的俠義心腸,殺富濟貧,坊暴安良,宏誌浩蕩乃大丈夫也,何言低微!賢弟所提結拜金蘭一事愚兄求之不得。”竇爾敦道:“既然如此,急不如快,今日便是黃道吉日,此處乃關帝之廟,有他老人家作證豈不更好。”說罷找廟中主持擺好香案,焚上香燭,先拜天地,後敘年庚,張同泰長七歲為兄,竇爾敦為弟,隨後與眾位首領重新見禮,張同泰喚過徒弟拜見師叔,眾人皆大歡喜。正是:戰罷官兵奔杜林,關帝廟裡逢知音。英雄結下金蘭好,柳暗花明又一村。

喜歡黃天霸全傳請大家收藏:()黃天霸全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 被雪藏後,白露愛上我 九龍戰神:我的枷鎖是星辰 西遊:七仙女懷孕,管我土地爺什麼事? 剛大學畢業,你就肩扛麥穗了? 你是我最好的歸宿 抗戰:老李崛起,兵團也團! 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江易辰的醫武征途 到底誰教他這麼玩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