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士兵,排成長龍。
正式行軍後,重騎的馬甲,都由輜重兵運輸,一百多斥候,散出周圍二十裡,防止有人突襲。
“總管,該歇一下了。”
眼見天色已黑,營州驃騎將軍李知低聲提醒。
“吩咐下去,就地紮營。”
杜河眼見士兵露出疲態,立刻下令。
從營州到契丹邊界,約有200裡,大唐步兵可不是靠兩條腿,是騎馬行軍,下馬結陣,但有輜重兵攜帶草料、帳篷、重甲,行軍速度在50裡。
杜河估計,五天才能抵達雄鷹部。
各府將軍經驗豐富,邊軍也是精銳,很快紮好營地,騎兵們卸下甲胄,坐在地上休息,輜重兵喂食戰馬。
吃過乾糧,杜河在帥帳議事。
一張大地圖攤開,契丹八部位置,都標注在上麵,一個月前,都督府往營州撒下數百斥候,大致探清位置。
杜河把手指移到雄鷹部,那是營州西北邊界。
“遙輦氏正在這裡和雄鷹部交戰,他們有兩萬人馬,都是輕騎兵,而且很勇猛,你們有什麼建議。”
張鐵笑道:“人多有什麼用,他們弓箭弱,又不能破甲,主要是提防遊擊,草原太大了,我們攆不上。”
他在邊疆多年,深知這些遊牧民族,打不過就跑,一天能跑幾百裡,如果不堵住主力,拖也拖垮了。
裴行儉道:“他們是聯軍,我們可以分出奇兵,搗毀兩個部落的老巢,逼迫他們決戰,則大事可成。”
“好主意。”
有人表示讚同,奇兵突襲大後方,是最有效的辦法,李靖用此法突襲定襄,而後東突厥亡國。
孫衛昭出聲道:“契丹人隨季節遷徙,一個月前的地址,不一定準確,若是分兵無效,小心被他們吃掉。”
眾人都沉默不語,草原沒有城市,敵人位置不固定。
忽而外麵部曲掀開簾子闖進。
“都督,契丹急報。”
“帶進來。”
不多時,一個部曲氣喘籲籲進帳,拱手道:“都督,雄鷹部要頂不住了,烏娜可汗不肯撤回營州,張統領命我報信。”
“這麼快。”
杜河微微一驚,按照情報,胡圖應該還能撐幾天。
“突猛太強勢了,餘部紛紛叛逃,烏娜身邊,隻剩下大賀氏和雄鷹部了。”
“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
杜河安慰一句,契丹形勢變化,已經脫離掌控,烏娜還是太小了,在契丹沒有威望,壓不住其他幾部。
隻是這孩子,怎麼不肯來營州。
他思慮再三,心中有所決斷。
“李知、張鐵。”
“末將在。”
“率五個騎兵旅,隨我快馬去雄鷹部。”
“諾。”
杜河回望帳內眾將,大聲道:“你們通知下去,所有重甲留在輜重隊,騎兵隻穿鎖甲,一刻鐘後,營門集合。”
“諾。”
等人群散去,杜河看向裴行儉,道:“還在營州本府內,不會有人襲擊,行儉,你帶步兵跟上。”
“諾。”
五個騎兵旅九百多人,營州機動力量被抽空,但此時還在本府境內,邊境尚有烽火台,不會有人襲擊。
一刻鐘後,千餘騎兵,在夜色中北上。
……
在冰霜染上枯草的清晨,號角聲響徹草原,遠處的遙輦騎兵,緩緩地撲過來,進攻雄鷹部營寨。
一萬大賀氏和雄鷹部聯軍,能戰之人,隻剩三千多了,儘管胡圖奮勇出力,但巨大的人數差距,仍然不可彌補。
僅餘下數萬的老弱婦孺,龜縮在雄鷹部的營寨裡。
事實上,如果不是雄鷹部的營寨牢固,遙輦氏又不善於攻堅,他們早在兩日前,就該被俘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