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李承乾進宮探望長孫皇後。
“母親。”
他恭敬跪下,長孫皇後露出慈愛笑容,“承乾來啦,太子妃有身孕,你該多陪陪她,母後身體好著呢。”
她見李承乾麵有難色,輕輕揮手,宮女太監識趣離開。
“兒臣有一事,想請母後幫忙。”
“你說。”
李承乾在她耳邊低語,長孫皇後表情凝重。
“你想阻止陛下親征,讓杜河做河北道主帥?”
“是。”
長孫皇後沉吟著,她知道太子憂慮在哪,他地位看似穩固,實則如風中浮萍,沒有得力的臣子支持,他在朝力量太小了。
自家的哥哥,近來多和李治走動。
遠在洛陽的李泰,隔幾日就寫信訴苦。
她一生都為李二所活,沒有人比她更了解,這位明智的天子,最大的弊端,就是在繼承人中猶豫不決。
隻有承乾繼承,才不會有兄弟相殺的慘劇。
“母後幫你,但你要答應,日後不許加害兄弟。”
李承乾哭泣道:“兒臣指天為誓,隻要他們不主動謀反,兒臣定會讓他們善終,母親,承乾不是冷血的人啊。”
長孫皇後愛憐撫著他頭,“母後身體,太醫有記錄,你父皇都知道,你先回去吧,母後會辦妥。”
“是,兒臣告退。”
李承乾也不細問,母親是少有的聰明人,不然後宮佳麗三千,父皇這頭猛虎,又怎會獨鐘情她。
李承乾離去後,一直到傍晚。
立政殿匆忙走出兩個宮人。
皇後思念女兒,邀請長樂公主回宮。
“母後,可是哪裡不舒服。”
長樂匆匆趕到宮中,她穿著湖綠色長裙,肩上披著白色錦袍,青絲收攏成高髻,一舉一動,儘顯皇家貴氣。
長孫皇後抓著她手坐下,滿眼都是欣慰。
“氣色變好了。”
“在學院裡整天忙碌,心情反而舒暢,母後,女兒現在敢獨自解剖哦。”
她臉上露出笑容,恢複女孩的活潑,長孫皇後不懂醫術,但能感受她雀躍的心情,含笑聽她說著。
長女容貌絕色,聰慧過人,可惜身體不好,思之令她心痛。
“母後,母後……”
長樂說了半天,母親望著她走神,忙將她喊醒,嗔道:“母後,你不聽人家說話,女兒回去了。”
長孫皇後柔聲哄著:“是母後不對,長樂說得什麼。”
“我說,城陽還沒回來麼。”
“沒有,這孩子玩瘋了。”
今年二月,河間郡王患病,前往商洛靜養,城陽公主和他孫女交好,磨著李二同意,也跟著一並去了。
長孫皇後看著她,“長樂,太子有事請你幫忙。”
太子哥哥?
長樂收起笑容,女子不乾政,作為皇室公主,她天然尊貴,不願牽扯皇位裡,畢竟誰當皇帝,都不會為難公主。
“母後請講。”
然而看著母親,她又不好拒絕。
長孫皇後在她耳邊低語幾句,長樂公主陷入沉默。
“母後,女兒隻想安靜學醫……”
她本能想拒絕,牽扯到皇帝親征,一旦事情暴露,父皇會對她很失望。
長孫皇後輕歎道:“我還在時,尚能壓住你舅舅的心思,我若不在了,承乾和你弟弟們,遲早要起爭端。”
“不不……母後會一直在。”
長樂流下淚珠,伏在她懷中。
長孫皇後撫著她頭發,道:“傻孩子,人都是要死的,母後不怕死,隻希望你們幾個,能和睦走下去。”
天家要和諧,順位繼承是最好的選擇。
長樂也懂。
“你和衝兒之間,母後都看在眼裡,這是錯誤的決定,母後和你父皇,想給你再擇一夫婿。”
“女兒不想成親。”
長樂抬起頭。
在醫學院裡,沒有繁文縟節,不用四處赴宴,所有精力都用在學習上,那種成就感,是她從未擁有的快樂。
長孫皇後笑道:“又說糊塗話,你是公主。”
“女兒出家去。”
長孫皇後嗔她一眼,“那母後死了也不安心,你聽我說完,你身子嬌弱,又想學醫,尋常人家,誰能接受夫人拋頭露麵。”
“所以,你的夫婿,既要開明,又要溫柔細心,母後在朝中挑了幾個月,隻找到一個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