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種子”安抵與聯絡_明末鐵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鐵院 > 第236章 “種子”安抵與聯絡

第236章 “種子”安抵與聯絡(1 / 1)

太行山深處的鷹嘴崖,藏在兩道陡峭的山壁之間,崖下有一汪清泉,泉邊是平整的小塊空地,這是劉江之前派探子勘探好的預備基地,隱蔽、有水、能開墾,是亂世裡難得的“避風港”。此刻,空地上已搭起三間簡陋的草棚,棚頂蓋著山間的茅草,四周用樹枝圍起簡易的柵欄,棚外的空地上,幾個人正彎腰刨土,手裡的木犁是用帶來的鐵條和樹枝自製的,在黃土地上劃出淺淺的犁溝。

“孫小哥,這圖紙可得收好了,彆被露水打濕了。”老管家福伯捧著用油布包好的鑄炮圖紙,小心翼翼地走進其中一間草棚,這是臨時的“檔案室”,棚裡搭著簡易的木架,上麵整齊地碼著醫書、農書抄本,還有曆次戰鬥總結的麻紙,每一份都用油紙裹了三層,避免受潮。

孫小寶正蹲在棚角,用一塊磨平的石板,臨摹著弗朗機炮的核心部件圖。他手裡的“筆”是用炭條裹著布條做的,石板上的線條雖不如原圖精細,卻也把炮身尺寸、子銃規格標注得清清楚楚。“福伯放心,俺都收著呢,每天都檢查一遍,一點潮氣都沒沾。”他抬起頭,臉上沾著炭灰,卻眼裡亮著光,“等開春了,咱們在這兒找到鐵礦,就能試著鑄小炮了,到時候就算韃子找到這兒,咱們也有還手的力氣。”

草棚外,老秦頭正帶著小藥童在泉邊晾曬草藥,這些是從劉家堡帶來的,有治刀傷的蒲公英、止血的艾草,還有幾株珍貴的人參,是老秦頭舍不得用,特意帶來的“救命藥”。小藥童蹲在地上,把草藥攤開在乾淨的石板上,老秦頭則在一旁教他辨認:“這是柴胡,能退燒,山裡多的是,等明天咱們去後山找找,多采點回來曬著,以後有人生病,就不用愁了。”

不遠處,王秀才正帶著小豆子,用炭條在一塊平整的石壁上寫字,寫的是《農桑輯要》裡的耕種口訣,“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筆一劃,雖不工整,卻透著認真。“以後咱們有孩子了,就得教他們認字、讀書,不能忘了咱們是漢人,不能忘了咱們的根。”王秀才摸著石壁上的字,語氣鄭重。

“福伯,信使該出發了。”負責護衛的老兵陳九走過來,他身上背著半袋炒米,腰間彆著短刀,是福伯選的信使,他熟悉從鷹嘴崖到劉家堡的小路,還懂怎麼避開清軍的探馬。福伯從懷裡掏出一封用粗布寫的信,還有一塊小小的木牌,木牌上刻著一個“劉”字,是之前約定的“安全信物”,隻要劉江看到這個木牌,就知道他們已安全抵達。

“路上小心,避開所有清軍,就算繞遠路,也要把信安全送到堡主手裡。”福伯把信和木牌塞進陳九的貼身布袋裡,又遞給他一小包鹽,“要是遇到難處,就找山裡的獵戶,報‘劉家堡’的名字,他們大多是抗清的義士,會幫你的。”

陳九點點頭,沒多說話,轉身鑽進山壁旁的一條小路——這條路隻有他和少數探子知道,順著小路往下走,能繞開清軍的巡邏區,直達劉家堡西側的隱蔽出口。山風卷起他的衣角,很快,他的身影就消失在山林的褶皺裡,像一滴融入墨色的水。

劉家堡的深夜,議事廳裡還亮著一盞油燈。劉江趴在桌上,對著一張防禦圖紙,標注著清軍可能進攻的薄弱點——北牆的炮位需要再加沙袋,東牆的巷戰工事要多埋幾個絆發雷,每一個標注都密密麻麻,透著疲憊,卻依舊嚴謹。

“堡主,西側隱蔽出口那邊,有信使求見,說是從鷹嘴崖來的,帶了信物。”門外傳來士兵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劉江猛地抬起頭,手裡的炭筆“啪嗒”掉在桌上。他幾乎是跑著衝出門,快步朝著西側隱蔽出口走去——這些天,他無數次想起“種子”隊,擔心他們在路上遇到清軍,擔心他們找不到鷹嘴崖,擔心他們……活不下來。

隱蔽出口的藤蔓被掀開,一個滿身塵土、麵帶疲憊的漢子站在那裡,正是陳九。他看到劉江,立刻單膝跪地,從貼身布袋裡掏出木牌和粗布信,雙手奉上:“堡主!鷹嘴崖一切安好,福伯讓俺給您帶信來!”

劉江顫抖著接過木牌,指尖摩挲著上麵的“劉”字——這是他親手讓孫鐵匠打的木牌,此刻握在手裡,卻比任何珍寶都重。他展開粗布信,信上的字跡是福伯的,雖有些潦草,卻字字清晰:

“堡主親啟:我等已於五日前抵達鷹嘴崖,全員安全,無一人傷亡。泉眼可用,空地已開墾,草棚搭成,醫書、農書、炮圖皆妥善保管。孫小寶已開始臨摹炮圖,老秦頭采得草藥,王秀才教眾認字。待開春,可種蕎麥、燕麥。盼堡主安好,盼劉家堡安好。福伯叩上。”

劉江反複讀著信,一遍又一遍,眼眶漸漸發熱。他想起送“種子”隊走的那個深夜,福伯抱著資料,孫小寶攥著鑄炮工具,老秦頭背著藥箱,每個人都帶著沉重的托付,消失在夜色裡。如今,他們安全了,在深山裡搭起了草棚,開墾了土地,整理了圖紙——他們不僅活了下來,還在為“延續”做準備,為劉家堡的未來做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好啊……”劉江的聲音帶著哽咽,卻笑著拍了拍陳九的肩膀,“辛苦你了,一路勞累,先下去休息,給你準備最好的糧,好好補補。”

陳九退下後,劉江拿著信,快步回到議事廳,叫醒了睡在角落的趙忠。“趙叔,你看!”他把信遞過去,眼裡的疲憊被欣慰取代,“‘種子’隊到鷹嘴崖了,都安全,還開始開墾土地、整理圖紙了!”

趙忠揉著眼睛接過信,越讀越激動,鐵拐杖在地上戳出“篤篤”的聲:“好!太好了!這就好!就算咱們守不住堡,就算咱們……不在了,咱們的手藝、咱們的念想、咱們的根,還在!還能傳下去!”

劉江走到窗邊,望向南方深山的方向——那裡藏著他們的“種子”,藏著文明的備份,藏著不為人知的希望。清軍的營盤還在堡外,大炮的威脅還在,血戰隨時可能開始,可他的心裡,卻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底氣。

他不再是孤軍奮戰,不再是隻能抱著“必死”的決心硬拚——他知道,就算劉家堡最終化為焦土,在太行山深處的鷹嘴崖,還有一群人在等著,等著有一天能回來,等著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手藝、他們的忠義,繼續傳下去。

劉江握緊手裡的粗布信,轉身重新走到防禦圖紙前,撿起掉落的炭筆。油燈的光映在他臉上,疲憊依舊,卻多了一絲釋然和堅定。接下來的仗,他依舊會拚儘全力,守好這座堡;但就算輸了,他也不再遺憾——因為“種子”已種下,總有一天,會在深山裡發芽、生長,開出新的希望。

喜歡明末鐵院請大家收藏:()明末鐵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每次都狂奔在救男人的路上 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 三國無雙:開局召喚霍去病 火影:同時繼承無數未來! 爭霸天下:日月所照 寶寶,選我好不好 穿越民國,開啟救國救民之路 綁定現實遊戲,我成了唯一玩家! 老登重生,誰還當老實人 我們還在上學,你就鎮守星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