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昭帝長成:石渠閣中論古今_漢闕驚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闕驚瀾 > 第98章 昭帝長成:石渠閣中論古今

第98章 昭帝長成:石渠閣中論古今(1 / 1)

未央宮深處,石渠閣的幽靜與宮闕的威嚴肅穆截然不同。高大的楠木書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齊地排列至殿頂,其上層層疊疊,堆滿了數以萬計的竹簡、帛書,承載著自先秦以來華夏文明的智慧與興衰。空氣中彌漫著陳年竹簡特有的、略帶黴味的墨香,以及乾燥防蟲草藥的氣息,厚重而沉凝。幾縷秋陽透過高大的窗欞斜射進來,在光潔的金磚地麵上投下斜長的光斑,光柱中塵埃飛舞,更添幾分靜謐與深邃。

十四歲的漢昭帝劉弗陵,穿著一身合體的玄端常服,雖無朝堂冕服的沉重,卻依舊透著一股超越年齡的沉穩。他端坐於主位一張寬大的書案後,案上攤開著一卷《尚書》。在他對麵和兩側,恭敬地坐著幾位須發皆白、或年富力強的博學宿儒,為首的正是以精通《春秋》聞名的光祿大夫蔡義。他們是霍光精心挑選、負責教導皇帝經史的師傅。

今日的議題,是《尚書·洪範》篇中的“皇極”之道。蔡義手持玉版,聲音蒼勁而清晰,引經據典,闡釋著“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的帝王大道。他著重強調君王當執中守正,不偏不倚,公正無私,方能統禦萬民,使天下歸心。

霍光的身影,如同石渠閣內一道深沉的影子,悄然出現在殿門一側的帷幔旁。他並未驚擾殿內講學,隻是負手而立,玄色的袍袖在幽暗中幾乎與陰影融為一體。他的目光越過幾位躬身侍講的儒臣,精準地落在書案後的少年天子身上。

劉弗陵聽得很專注。他白皙的麵容在幽暗的光線下顯得有些透明,眼神清澈而銳利,隨著蔡義的講解,時而微微頷首,時而凝神思索。當蔡義講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時意為隻有君主才能賜福、施威、享用珍饈),劉弗陵並未像往常一樣隻是被動接受,而是輕輕抬手,打斷了蔡義的講述。

“蔡卿,”少年的聲音清朗,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平靜穿透力,“朕有一問。若…君王年幼,或…權柄旁落,致使‘作福’、‘作威’、‘玉食’者非君王本人,此‘皇極’之道,又當如何維係?其國運,又將如何?”

這突如其來的、直指核心的發問,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靜謐的石渠閣中激起無聲的漣漪。幾位儒臣的臉色瞬間變得微妙起來。蔡義更是微微一怔,花白的眉毛抖動了一下。這個問題太過敏感,直接觸及了當下朝堂最核心、最諱莫如深的權力格局——霍光專權!該如何回答?是引經據典地迂回,還是…?

霍光站在陰影中,深邃的眼眸微微眯起。他清晰地看到少年天子問話時,那清澈的目光看似落在蔡義身上,眼角的餘光卻極其隱晦地掃向了自己所在的帷幔方向。這不是一個懵懂少年的隨意提問,而是帶著清晰的指向性,一種試探,一種…無聲的叩問!

蔡義不愧是老成持重的宿儒,短暫的驚愕後迅速恢複了平靜。他捋了捋胡須,避開了直接的影射,轉而引述史實:“陛下此問,直指要害。史有明鑒。昔商湯得伊尹而興,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悔過,伊尹複迎歸,君臣相得,商道中興。此乃賢臣匡扶幼主,護持‘皇極’之典範。”他巧妙地將霍光比作伊尹,強調了“匡扶”與“護持”,回避了“專權”的字眼。

另一位較為年輕的儒臣,見蔡義開了頭,也謹慎地補充道:“周之成王年幼,周公攝政,製禮作樂,誅管蔡,安天下,七年而後歸政成王,開成康之治。此亦為‘權柄’暫移,而終歸‘皇極’之正道。關鍵在於…在於…”他斟酌著用詞,“在於攝政者是否心存社稷,是否知進退,是否…有伊尹、周公之德。”

“周公…”劉弗陵輕聲重複著這個名字,目光似乎有些飄遠,落在了石渠閣深處某個幽暗的角落。霍光敏銳地捕捉到,少年天子的指尖,在書案上那卷《尚書》的竹簡邊緣,輕輕劃過。他想起自己府中懸掛的那幅《周公負成王圖》,心中泛起一絲難以言喻的波瀾。

“然則,”劉弗陵的目光重新聚焦,清澈而銳利,再次投向蔡義,“蔡卿方才所引伊尹、周公,皆為千古賢相。然史書亦載,權臣當國,禍必及身者,比比皆是。如趙高之於秦二世,呂祿、呂產之於漢少帝…彼等亦曾自詡‘匡扶’,結局如何?其分野,究竟在何處?”他步步緊逼,將問題引向更深處,直指權力的核心悖論——如何確保“匡扶者”不變質為“篡奪者”?

石渠閣內的氣氛更加凝重。儒臣們麵麵相覷,無人敢輕易接這個燙手山芋。這已經不是在討論經義,而是在討論現實!是在質疑霍光的地位和未來!冷汗悄然浸濕了幾位儒臣的後背。

霍光站在陰影裡,身體紋絲未動,如同磐石。但那雙深邃的眼眸深處,卻掠過一絲極其複雜的銳芒。有驚訝,有審視,甚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忌憚。這個他一手撫養、教導的少年天子,正在以一種超乎他預料的速度成長。那清澈眼神下隱藏的銳利與思辨,如同初露鋒芒的幼龍,已經開始嘗試觸碰那籠罩在他頭頂的無形巨網。這不再是那個隻會說“依大將軍所奏”的傀儡孩童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蔡義深吸一口氣,知道必須作答。他避開了具體的曆史人物影射,選擇了更宏大的角度:“陛下聖明。其分野,在於‘道’與‘器’之彆,在於‘公心’與‘私欲’之辨。伊尹、周公,所行者乃先王之道,所秉者乃社稷之公心,故能成就大業,流芳千古。而趙高、諸呂之徒,挾權弄柄,隻為一己之私欲,故身死族滅,遺臭萬年。故《春秋》大義,首重名分,次重德行。名分正則器可用,德行昭則道可行。此乃維係‘皇極’,區分忠奸之根本也。”他再次將話題引回抽象的道德層麵,強調了“名分”和“德行”的重要性,暗示霍光目前的行為是符合“名分”輔政)且具有“德行”的。

劉弗陵靜靜地聽著,沒有再追問。他垂下眼簾,長長的睫毛在白皙的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掩去了眸中所有的思緒。他修長的手指輕輕摩挲著竹簡上冰冷的刻痕,仿佛在感受那些承載著興衰榮辱的古老文字。

“蔡卿所言,發人深省。”片刻後,劉弗陵抬起頭,臉上恢複了平靜無波,甚至露出一絲符合年齡的、略帶謙遜的微笑,“朕年幼識淺,於經史大道,尚需諸位師傅悉心教導。今日所論‘皇極’與權柄,朕受益良多。望諸卿日後,多與朕分說此類興衰故事,以資鏡鑒。”他的話語得體而克製,仿佛剛才那尖銳的追問從未發生。

“陛下聰慧勤學,實乃社稷之福!”蔡義和眾儒臣如蒙大赦,連忙躬身齊聲頌讚。

講學繼續進行,氣氛似乎恢複了之前的平和。但石渠閣那沉凝的空氣裡,已然多了一絲無形無質、卻揮之不去的張力。霍光依舊站在帷幔的陰影中,目光深沉地注視著書案後那個沉靜的少年身影。少年天子投射在滿架竹簡上的影子,被斜長的陽光拉得很長,仿佛在無聲地宣告著什麼。霍光知道,那看似平靜無波的心湖之下,思想的暗流已然湧動。昭帝的成長,如同一柄正在悄然磨礪的利劍,其鋒芒,終有一日將刺破這看似穩固的權力格局。而他霍光,這位立於權力巔峰的“周公”,又將如何應對這柄由他親手教導、卻又可能指向他自己的利劍?石渠閣的墨香依舊沉厚,卻已悄然混入了一絲名為“未來變數”的、難以言喻的氣息。

喜歡漢闕驚瀾請大家收藏:()漢闕驚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知青入贅寡婦家 外星文明與人類未來 終焉序列:終焉之種 重生算個P,做個夢就可以! 惡龍尋找公主為妻是否搞錯了什麼 反派神子:開局退婚天命女帝? 還和不和離了 混沌主宰:簽到覺醒混沌神魔體 九界玄天界 民國:糟糕,被迫穿成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