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前方的生產車間,楊正想了想,向身旁的盧大鐵三人問道:“盧老,這現在材料開始慢慢充足,鐵柱步槍、手炮、地雷生產效率咋樣,有沒有提升?”
“有不少變化。”
“重點說說,俺好調整下護民軍訓練。”
盧大鐵嗯了一聲,從懷中拿出了一個小本子,打開來念道。
“目前咱們兵工廠,各類工匠共兩百三十四人,工人兩千三百四十五人。
整個兵工廠,分為十二車間,有大大小小一百零八條產線。
有著明確分工,工人們也慢慢開始熟練起來,生產效率也在逐步提高。
自三月初十開始,統計的生產數據來看。
可實現日產十六支鐵柱步槍,一千發子彈。
摩擦式手炮一百,摩擦式地雷十五。
點火式手炮一百,點火式地雷三十五。”
“嗯......”
楊正皺了皺想了下,“整體來看,還是不錯的。
若是從冷兵器方麵抽調人手,開足馬力生產火器的話,產量大約能提升多少?”
“這個的話......”
吳八鬥、趙鐵柱看盧大鐵被難住,想了想說道:“大帥您稍等,俺們和老盧合計合計。”
“好,您們先算,不急。”
楊正對三人笑了笑,靜靜的站在一旁看著三人拿出紙筆合計。
這些年,三人經過楊正的指導,已經不單單說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工匠。
而是學習了不少數理化知識,組織管理能力逐漸成熟的高級技師。
雖說沒有八級工那樣的技術能力,研究仿製什麼火炮、車床等高端軍工產品。
可對於現在楊正來說,能把護民軍兵工廠管理發展好,就已是難得的人才。
想得到八級工這樣的人才,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且,真要是有,也不見得就一定能幫助很大。
因為,現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是培養更多熟練工人,以及能獨立負責產線的技術工匠。
隻有有更多的這樣的工人和技術工匠,才能逐步走向工業革命。
畢竟,哪怕真的仿製出更高效率的蒸汽機,可沒有相應的工人和技術工匠負責製造,也是白搭。
單單隻靠幾台甚至幾十台蒸汽機,又能乾什麼事。
若是一縣或者是一府、一省發展,可能會夠。
可中華的國土麵積,又不是歐陸那些小國能比的。
彆的不說,就單單說修水利、修水泥路、修鐵路,工程量都不是一般的大。
有幾百台蒸汽機車床都不夠用。
所以,現階段,楊正沒有說準備大力擴張兵工廠的規模,而是科學性的逐步提高。
先讓工人和技術工匠熟悉生產,能有帶徒弟的能力後,才會開始招收新人。
雪球一旦形成,滾動起來可是非常恐怖的。
章末有圖。
喜歡反清複華,成為日不落帝國請大家收藏:()反清複華,成為日不落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