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全麵治理,火耗歸公_反清複華,成為日不落帝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反清複華,成為日不落帝國 > 第160章 全麵治理,火耗歸公

第160章 全麵治理,火耗歸公(1 / 2)

偉人說過,誰握住槍,誰就掌握權。

護民軍整編能順順利利完成,對於楊正來說,也有了更多時間處理政務上的事。

自來到宣化店後,通過招收文人,開設掃盲班、政務班,發展半年下來的成果還是非常喜人。

簡單來說,就是楊正手裡麵,能掌握兩三千常用字、基礎算術,達到合格文書水平的人員,有五六千。

有了這些人後,楊正也就能大力開展建設,實施各項政策。

同樣是在軍政衙門內的會議廳,待重要人員到齊後,進入正題。

“諸位,今日本大帥叫大家來,就是有一件事宣布,正式建立處理政務的部門,方便後續開展民生建設,也好給大家安排工作。”

“這個機構為政事堂,與護民軍並立,直屬本大帥。”

“下設秘書司、教育司、農牧監督司、監察司、戶房、兵房、邢房、工房、建設房、糧鹽房、稅房、巡按組,共十二個部門。”

“在這中樞部門外,地方上根據我軍已控製的地盤,劃分為桐柏、信陽、羅山、光山、光州、商城、固始、禮山、黃安九縣。”

“雖然現在都是縣級,但本大帥希望各位上任後,能用心工作,腳踏實地辦實事。”

“誰表現好,本大帥都看的到,這之後的知州、知府、布政使、巡撫,乃至以後三公九卿,都會有各位一席之地。”

“好了,先說說接下來任命安排,信陽縣知縣張亦文,羅山縣知縣姚正然,光州知縣孫文傑......稅房郎中葉雨時,巡按組組員劉長義、宗政諭......”

這一次文官任命,楊正洋洋灑灑直接念了三百六十五人。

可以說這幫人隻要踏實辦事,那日後就是楊正手底下文官集團中的核心人員。

當然,能不能抵住誘惑,不忘初心的做好本職工作,就看自己了。

機會,楊正是給了,能不能抓住,楊正就幫不了。

話說回來,政事堂下設十二個部門和地方上八個縣,算起來也就二十一個工作班子,按照曆朝曆代正常的人員組成,也很難說會有三百五十六人。

而到了楊正這裡,會出現這麼龐大的班子,也是因楊正重新把各部門的工作進行了重新劃分。

就如這地方上省府州縣,按照楊正的規劃,一萬戶的縣,則是會設知縣、縣丞、縣尉、典史、教諭、巡檢、主簿稅課局大使、閘驛倉庫大使、戶兵邢工房吏員書辦,衙役班頭等二三十名官吏。

然後還有一千戶設鄉,對應正副鄉正、書辦文書,百戶設的村會。

總的算起來,一萬戶的縣,負責處理民政教育事務的人員得有一二百人,負責巡察護衛的巡檢衙役得有二三百人。

當然,這樣龐大的組織架構,所耗費的錢糧自然會多。

所以,具體人員編製,也跟地方上的稅收數據、事務繁重有關。

越繁華的縣,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公職人員處理民政事務。

但對現在來說,巡檢司的由巡防營擔任了,衙役也由民兵和鄉勇抽調擔任,然後官吏也不是高薪養廉,整體上來看,所需要花費的錢糧也不會太多。

一年算下來,大概花費五六萬兩銀子。

對於擁有八個縣,三四十萬戶百姓,九百多萬畝良田的護民軍來說,哪怕暫時不收田畝賦稅,靠商稅也支撐的住。

當然,能有這麼多百姓,有這麼多良田,能收到不少商稅,也跟護民軍所處的位置有關。

想想南邊是武昌、漢陽,北邊是汝寧、潁州,這都是農業人口富裕地區。

再加上本身所在地,就是河流密布、地勢平坦的肥沃之地,又適合茶葉紡織釀酒,這想把農工商業發展起來,根本就不是難事。

而且,還有時不時來當運輸大隊長的欽差、總督、將軍等人,一時半會兒想缺錢糧都難。

對於這些道理,張亦文、姚正然、葉雨時等人都是懂得。

能從數千文人當中脫穎而出,可不單單是年紀上的優勢,更多的是懂楊正心思,知道要做什麼,該做什麼,重點是什麼。

以實現政通人和,民熙物阜為己任,敢做敢問敢拚,願學願試願思。

待說完任命安排,來到討論環節時,曾是秘書兼學生,且能力出色的張亦文先站了出來。


最新小说: 人途鬼心 潛意識獵人 僵屍:拜師九叔,我能操控一切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