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帥是眼中釘,那我軍就是肉中刺了。”
“對於之前判斷失誤,張某深感抱歉。”
“因此這回,張某強烈建議我軍儘早撤走,離開徐州,避開清廷重兵圍剿。”
聽完這一番分析,劉壯緊鎖的眉頭頓時舒展開來,笑了笑問道:“那軍師認為我軍應該向何處撤?”
“往北。”
“往山東走?”
“是的主公。”
“嗯......”劉壯微微點了點頭,看到胡老三等人還是一臉不解的樣子,笑了笑看向張賢,“軍師,恐怕要麻煩你和大家解釋下,為何撤往山東。”
張賢聞言,微微點頭,然後看向胡老三等人,“諸位將軍,張某建議撤往山東,則是因為看重山東地形。”
“張某看重山東地形,也是從楊大帥那學習到不少。”
“這段時間,張某分析過楊大帥為何每次都打贏清廷。”
“第一,利用大彆山和長江地形優勢,分割清廷南北大軍集結。”
“第二,麵對進入地盤的清軍,利用山陵河流阻礙八旗騎兵,同時依托地形設下埋伏。”
“第三,依靠淮河、大彆山這道天然的防線,大力開墾建設信陽、光州這片肥沃之地,得以壯大手下兵馬。”
“而對比以上三點,張某發現我徐州義軍,沒有一點是可以相比的。”
“因此,我軍若要在這天下占據一席之地,務必是要學習以上三點。”
“所以,張某左思右想,多方比較之下,認為北撤是最優選擇。”
“而北撤的目的地,則是進入身處滕縣、嶧縣的君山。”
“此地相比老虎山,地形更是複雜、犬牙交錯、連綿不絕,再往東北穿過費縣,就可進入蒙山。”
“若是再往北,進入泰安府,其身後就是更為險峻的泰山。”
“這座五嶽之一的東嶽泰山,其山勢磅礴,崇山峻嶺,山脈連綿,也是一道天然的防線。”
“而處在其腳下的泰安府、兗州府、沂州府,自然也是山陵遍地,河流密布,礦產豐富。”
“若是開發好,其肥沃程度,遠遠不低於楊大帥占據的汝寧府南部,且更勝其一籌。”
“屆時楊大帥隻有拿下荊楚之地,或許才能與我軍相比較。”
“所以,占據泰安府、兗州府、沂州府,是我徐州義軍日後能不能逐鹿天下的關鍵。”
“但若要拿下三府,則第一步就必須是要撤走老虎山,進入君山,潛心發展,練兵屯糧。”
“張某請主公和各位將軍,務必重視。”
沒等劉壯、胡老三等人下決定,一旁的蕭言跟著附和道:“主公,之前我軍從運河搶來的錢糧,這段時間已經消耗大半,難以支持和楊大帥購買大量手炮和鳥槍。”
“所以軍師建議我軍北撤,是此時最佳選擇,屬下也是讚同。”
“我軍北撤占據君山後,出擊的選擇也多,獲取物資也更加方便,屆時也能加快生產火器的效率。”
“而更為重要的是,兗州、沂州沒有比咱們更強的義軍。”
喜歡反清複華,成為日不落帝國請大家收藏:()反清複華,成為日不落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