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徐階心性_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章 徐階心性(1 / 1)

申時行微微一怔,似乎未料到老師會在太學門口、滿耳聖賢誦讀聲中驟然提出心學之問。他略一沉吟,風卷起積雪的微塵在兩人之間打著旋兒,裹挾著初晴的寒意。

“回大人,”申時行整理衣袖,聲音不高卻清晰,足以壓過遠處學子們《大學》的齊誦,“陽明先生‘致良知’之說,直指心性,教人明辨善惡是非於方寸之間。其‘知行合一’……尤其發人深省。”

他將“知行合一”四字咬得略重,目光沉靜地望著徐階手中的《貞觀政要》。書頁被徐階枯瘦的手指撚著,恰好停在魏徵諫言的那一頁——君王渴望良臣而非忠臣的辯證。

徐階的眼神如深邃的古井,倒映著太學朱紅門牆上凝固的霜紋。“哦?良臣,忠臣……致良知?”他像在咀嚼這幾個詞的分量,“汝默,你心中‘良知’,是懸於太廟圭臬之上的明鏡高懸,還是……藏於這街頭巷尾炊煙裡的一聲‘謝謝老爺’?”

他側身,指著遠處方才賣糖畫的攤子,熱騰騰的甜香氣仿佛還縈繞在鼻尖。那小娃的身影早已不見,但那份毫無掩飾的感激,卻在冬日的肅殺中留下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暖意。這與昨夜炭火中吞噬那陰毒彈章的焦糊味、與今日都察院前必將麵對的明槍暗箭,格格不入,又息息相關。

申時行順著老師的手指望去,冬日清晨的陽光刺破雲層,照在路邊未化的積雪上,反射出刺目的白光。他低聲道:“學生淺見,良知之源,或在兩端。聖賢教誨如星圖,指明千古不易之理;而民間冷暖,卻是腳下真實的土壤,是理之所係、心之所向的根本。陽明先生講‘在事上磨練’,怕便是要在社稷萬民之事中打磨心中的是非標尺。若隻空談道理而不恤民生疾苦,若隻……”他頓了頓,聲音更輕,卻字字如重錘敲在徐階心頭,“……若隻顧一己權柄之安穩而罔顧天下興亡,怕是……知行未能合一。”

這話點到即止,分量卻是千鈞。徐階袖中的玉佩,再次貼緊了皮膚,那“忠慎”二字冰涼的棱角,此刻竟似被申時行的話微微灼熱了幾分。忠慎?忠於誰?慎保什麼?他眼前倏然閃過:午門撒向寒風的骨灰、嚴世蕃詔獄裡凝固的嘶吼、昨日剛被投入火盆的彈劾副本、被迫南下避禍的兒子徐璠黯然的眼神、還有邊疆八百裡加急文書上泣血的“烽燧告急”……這一切,與那小童捧著糖畫的無邪笑容,構成了這大明江山最刺眼的撕裂圖景。首輔之位,恰是這裂痕的焦點,是旋渦中心那片似乎隨時會傾覆的孤舟。

“在事上磨練……”徐階低聲重複,目光從刺眼的雪光中收回,深深望向太學深處,那朗朗書聲傳來的方向。今日他要講的“持盈守虛”,源自夏言。夏言死於權爭傾軋,卻也在修河改稻的實實在在功績中留下了一點抹不去的痕跡。徐階心中那杆秤在劇烈搖擺:是如嚴嵩般隻手遮天卻終成笑柄?是如夏言般心懷實務卻難逃斧鉞?亦或……能在皇帝陰鷙的注視下、在嚴黨餘孽的窺伺中、在國庫空耗於北疆烽煙的絕境裡,走出一條新的路?

他再次捏緊了袖中的玉佩,那冰涼的觸感此刻仿佛成了一根定海神針。思緒翻湧,決斷已生:

“說得透徹,汝默。”徐階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卸下萬千重負後的、近乎淩厲的清醒,目光銳利如刀鋒般投向太學那深邃的甬道,

“所謂持盈,非隻龜縮自保,更非粉飾太平;所謂守虛,亦非裝聾作啞,置身事外!這‘虛’字奧義,正在於虛懷納萬民之心聲,以實心行社稷之要務!朝堂之上,空談誤國者當避;權爭之窟,伺機噬人者當誅;但邊關將士的口糧、凍土之下的糧種、運河清淤的役夫……這些拖不得、繞不開、壓不住的實事,才是‘盈’的根本!這才是‘致良知’的所在!走,去會會那些未來的‘良臣’!”

他昂首,將《貞觀政要》重重塞回申時行懷中,大踏步邁向太學門內。那背影在門洞的陰影下一閃,隨即又被院內更熾烈的陽光籠罩。雪後初晴的陽光,掃過他鬢角更顯刺目的霜發,也照亮了他眸中一種近乎悲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

門內書聲驟歇,學子們驚異的目光彙向門口走進的首輔。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徐階的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甚至有些懵懂的臉龐,他們之中,未來必有人成為這帝國機體的棟梁或蛀蟲。

他沒有立刻開口講述聖賢之道,而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從袍袖裡取出了那塊一直捂在胸前的“忠慎”玉佩。溫涼的玉玦在陽光照射下,竟反射出一道微弱卻不容忽視的冷硬輝光。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如磬,在大堂中回蕩,每一個字都像是從胸膛深處鍛打出來的:

“‘忠慎’二字!何為‘忠’?忠於君王一人之喜怒?忠於一己門戶之興衰?非也!忠在社稷之重,忠在兆民之生!何為‘慎’?慎於保位固寵之術?慎於避禍全身之計?謬矣!慎在決策關乎黎庶之生死,慎在言行影響天下之清濁!爾等銘記,若他日位列朝堂,所求者當為‘良臣’——非以諍死邀名之孤直,非以權術弄權之機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乃要如魏徵所言,輔佐明主成就‘治世’之能臣!如陽明先生所教,於那艱難萬端之‘事上’磨練,於那國計民生之‘行’中,求問心無愧之‘知’!若做不到——那‘忠慎’,不如碾碎於此階前!那烏紗,不如焚於城闕之上!”

鏗鏘之音在大堂內激蕩,撞在梁柱上,撞入每一個年輕士子的心中。申時行站在徐階身後,望著老師挺拔卻透著深深疲憊的背影,望著陽光下那塊被高高舉起、仿佛凝聚著所有千鈞重量的玉佩,心頭如沸水翻騰。

他明白,徐階這番話,是說給學子們聽,更是在生死攸關的險境中,對自己道路的最後宣誓與抉擇——斬斷私心僥幸之退路,以殘軀病骨,向那壓在頭頂的皇權之疑、權臣之患、邊患之急做一次傾儘全力的衝鋒。

那袖中冰冷多年的“忠慎”玉佩,此刻在徐階掌心被攥得滾燙。是枷鎖?還是他披荊斬棘撞向黑暗時,唯一能憑依、照亮前路的火炬?無人知曉。

但這一刻,徐階首輔的時代,在太學的講堂中,在他那如刀鋒剖開混沌、玉石俱焚般的宣言下,真正露出了它剛硬決絕、悲壯卓絕的崢嶸棱角。正如當初他初入仕途給學生們所講的話是一樣的。哪怕留下徐階小人永不續用也會直言不諱決不後悔不知道他還能找回初心嗎?

注1徐階是陽明心學的傳人,還有趙貞吉,李春芳他們都認同心學。高拱和張居正不認同心學。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輔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牧羊人:活著再見 鐵血抗戰:我在抗聯殺瘋了 陛下,為何要造反? 天下最好的青梅竹馬 在修仙界苟命的我竟被魔尊盯上了 師父,你的徒弟是被通緝的血仙 鳳臨九天:神君他偏寵小星瀾 終末骸骨法典 仙子,這是老奴留給你肚子的禮物 帶娃部隊認親,絕嗣軍官被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