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官春暖泮宮新,漢裳夷服共書聲。
華夷之辨言辭激,疏導方知禹智明。
爨氏心防初解凍,夷童偷仿漢文形。
市肆風波猶未已,和融終是太平程。
景耀八年公元235年)的春意,似乎格外眷顧蜀漢帝都成都。錦江兩岸新柳如煙,太學古樸的院落裡,幾株老槐也抽出嫩綠的新枝。朗朗書聲越過青磚黛瓦的圍牆,飄散在帶著花香的春風裡。然而這看似和諧的弦歌之中,卻潛藏著微妙的角力。
太學東側“明倫堂”內,陽光透過高窗,在打磨光滑的木地板上投下斜斜的光斑。十幾名少年跪坐於席,年齡參差,服飾各異,既有蜀錦深衣的漢家子弟,也有色彩斑斕、佩戴銀飾的南中豪帥子侄。空氣中彌漫著新墨與竹簡的清香,也混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講席之上,年近五旬的太學博士程祁,麵容清臒,目光如炬,正講授《論語·季氏》篇。他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何謂文德?乃我華夏禮樂文章,聖人之道!習此大道,方能明君臣之義,知華夷之辨,歸於一統……”
席間前排,一個身著深青色蜀錦襴衫的少年聽得格外專注。他名叫孟雄,乃南中降將、輔漢將軍孟琰之子。眉宇間依稀可見其父的英武輪廓,此刻卻因苦苦思索而微微蹙起。他手中的筆懸在竹簡上方,遲遲未能落下,顯然對程祁闡述的某些精微義理尚存困惑。
與他隔了數個席位,一個身材壯實、膚色黝黑的少年,則顯得格格不入。他便是牂柯郡大豪帥爨習之孫,爨宏。他穿著本族的靛藍色麻布短衣,領口袖口繡著繁複的火焰紋飾,粗壯的脖頸上掛著一串獸牙項鏈,左耳垂著一個碩大的銀環。程祁每提到“華夷之辨”、“歸於一統”等詞,爨宏的眉頭便鎖緊一分,嘴唇緊抿,擱在膝上的手不自覺地握成了拳,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麵前的竹簡攤開著,上麵記錄的漢字歪歪扭扭,如同被困的蚯蚓,透出主人強烈的抗拒。
“程博士此言,請恕琬不敢苟同!”一個清朗沉穩的聲音從堂外傳來,打破了略顯凝滯的氣氛。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丞相府長史蔣琬身著緋色官袍,立於門廊之下。他麵容儒雅,目光平和卻深邃,步履從容地步入堂中,對程祁略一拱手。
程祁眉頭微皺,放下手中書簡:“公琰蔣琬字)有何高見?教化蠻夷,使其知禮歸化,沐浴王化,此乃朝廷既定之策,亦是聖人之教,有何不妥?”
蔣琬走到堂前,目光掃過堂下神情各異的學子,尤其在爨宏緊繃的臉上停留了一瞬,方才溫言道:“博士所言聖人之教,自然不差。然‘修文德以來之’,其要義在於‘來’,在於感召,而非強求其儘棄故俗,儘革其言。南中諸族,風俗迥異,語言不同,有其世代相傳之智慧與生存之道。若一味以漢家經義強壓,令其子弟儘忘其祖,恐非但收效甚微,反易激起抵觸之心,有違丞相‘和撫南中’之初衷。”他頓了頓,聲音更加懇切,“譬如這語言,強行禁絕其母語,與強令蜀人儘說洛陽正音何異?此非‘修文德’,近乎‘削足適履’也。”
程祁臉色微沉,他奉行的是“車同軌,書同文”的絕對大一統理念,對蔣琬這種帶有妥協色彩的“和撫”論調素來不以為然,當即反駁道:“公琰差矣!言語不通,則政令難行;風俗各異,則人心渙散!昔日秦並六國,首推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方奠定一統根基。今欲使南中永為漢土,使諸族真心歸附,不習漢文,不通漢禮,不曉‘大統一’之宏旨,何以成就?莫非任其各自為政,複為邊患之源乎?此非姑息,實乃遠謀!況‘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此乃聖賢大義!習我文字,讀我詩書,便是化夷為夏之始!”
“然此‘化’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而非烈風驟雨,摧折幼苗!”蔣琬據理力爭,聲音也提高了幾分,“強扭之瓜不甜,強壓之苗難長。博士可曾想過,這些少年離鄉背井,初入繁華錦城,麵對全然陌生的文字與道理,心中是何等惶惑不安?若再強令其儘棄根本,視祖輩傳承為鄙陋,其心中鬱結,如何能真心向學?恐隻生隔閡與怨懟!”
兩人的爭論針鋒相對,一個強調“書同文”乃天下一統不可動搖之基石,一個主張“和撫”需尊重差異、循序漸進。堂下學子們聽得大氣不敢出,漢家子弟多是認同程祁,覺得理所當然;而爨宏等南中子弟,臉上則顯出複雜之色,蔣琬的話無疑觸動了他們心底那份難以言說的疏離與委屈,而程祁的強硬又讓他們本能地抗拒。孟雄看看程祁,又看看蔣琬,眉頭皺得更緊,顯然也在思考這其中的道理。
就在這僵持不下、堂內氣氛愈發凝重之際,一個清越溫和的聲音插了進來,如同山澗清泉,瞬間緩和了緊繃的空氣。
“程博士,蔣長史,二位所言皆為國士深謀,學生鬥膽,可否容喬妄言一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目光齊刷刷轉向門口。隻見諸葛喬一襲月白儒衫,身形挺拔如修竹,麵容清雅,嘴角噙著一抹溫和的笑意,正拱手立於堂外。他奉丞相之命,常來太學關注這些特殊學子的情況,恰好行至此處。
程祁與蔣琬見是他,都收斂了些許鋒芒。程祁微哼一聲:“喬公子但說無妨。”蔣琬則頷首示意。
諸葛喬步入堂中,先是對兩位師長恭敬行禮,然後目光溫和地掃過堂下學子,尤其在神情倔強的爨宏和若有所思的孟雄臉上停留片刻。他並未直接評論兩人的爭論,而是從容問道:“諸位同學可知,上古之時,九州洪水肆虐,萬民流離,是何人拯溺救焚,奠定我華夏萬世之基業?”
“是大禹!”幾個漢家子弟立刻回答。
“正是治水聖王大禹!”諸葛喬讚許地點點頭,聲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然則,禹王治水,用的是何法門?是堵截乎?抑或是疏導乎?”
“是疏導!”這次回答的聲音多了起來。
“不錯!‘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諸葛喬引述經典,語調悠揚,“洪水滔天,若隻知一味築高堤壩,強行堵塞,則水勢愈蓄愈高,終有潰決滔天之禍!禹王睿智,深知水性就下,堵不如疏。於是鑿山開道,導百川歸流,使洶湧之水,各循其道,奔騰入海,終成沃野千裡,澤被蒼生!”
他稍作停頓,目光炯炯地看向程祁和蔣琬,也看向所有學子:“今我蜀漢,承大漢正朔,誌在廓清寰宇,混一六合,此乃‘大統一’之宏圖偉業!然欲成就此偉業,令四方萬民歸心,是效仿鯀之壅堵,強令萬民儘棄其俗、儘革其言,隻留單一之貌?還是當效法禹王疏導百川之智,在堅守‘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之根本大道下,允其溪流各有清音,彙入我華夏文明之浩瀚江海?”
他向前一步,聲音充滿了力量與包容:“習漢文,通漢禮,非為滅爾等之根本,實乃為爾等開啟更廣闊天地之門扉!正如百川歸海,非失其源,乃得其所歸,獲其浩瀚!習得此文字,通曉此道理,爾等方能與中原俊傑並肩論道,為朝廷效力,更能將漢家文明之精華,帶回故土,惠及鄉梓!如此,南中之智慧可補益中原,中原之教化可滋養南疆,交融互鑒,生生不息!此方為真正的‘大統一’,非削平天下使之一色,乃使萬流歸宗,百族共鑄盛世華章!”
諸葛喬的這番話,如醍醐灌頂,又如春風化雨。他沒有否定“書同文”的核心價值,卻賦予了它海納百川的恢弘氣象。堂內一片寂靜,唯有窗外鳥鳴啾啾。
程祁臉上的固執稍霽,陷入了沉思。蔣琬眼中則流露出讚賞與欣慰。
變化最明顯的是那些南中學子。爨宏緊握的拳頭不知不覺鬆開了,眼中的抵觸被一種困惑的思索所取代,他下意識地看向攤在自己麵前那如同蚯蚓般扭曲的漢字,第一次覺得這艱澀的筆畫似乎蘊含著他未曾理解的力量。孟雄緊蹙的眉頭徹底舒展了,眼中閃爍著明亮的光彩,諸葛喬描繪的那個“百川歸海”、“百族共鑄”的圖景,深深擊中了他內心深處的渴望——他既想保留牂柯山林賦予他的勇毅,更渴望能真正融入這更廣闊的天地,為族人謀一個被尊重、有前途的未來。他不再猶豫,手中的筆堅定地落向竹簡,開始認真記錄。
就在這堂內眾人沉浸於諸葛喬描繪的宏大圖景之時,明倫堂高高的雕花木窗之外,牆角下,一個瘦小的身影正努力踮著腳尖,扒著窗欞縫隙向裡窺視。
這是個約莫八九歲的孩子,叫古劄。他皮膚黝黑粗糙,頭發用草繩胡亂紮著,身上穿著打滿補丁、沾染泥汙的粗麻衣褲,一看便知是城外羌人獵戶家的孩子。他本是被太學裡傳出的奇異讀書聲吸引,偷偷溜進來瞧熱鬨,此刻卻完全被諸葛喬的話語和堂內的景象吸引住了。他聽不懂那些深奧的“大禹治水”、“百川歸海”,但諸葛喬那溫和而充滿力量的聲音,堂內那些與他年紀相仿卻衣著光鮮、能讀寫神奇符號的少年,還有那滿室的書卷氣,都像磁石一樣牢牢吸住了他。尤其是看到孟雄等南中少年也開始認真書寫,他烏溜溜的大眼睛裡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驚奇和一種懵懂的向往。
他聽不懂那些字句的含義,但那些方方正正、充滿韻律的符號,在陽光下仿佛跳動著神秘的光。他悄悄蹲下身,伸出臟兮兮、布滿細小傷痕的手指,在窗下濕潤的泥土上,笨拙地、一筆一劃地模仿著他從窗縫裡看到的,孟雄竹簡上最簡單的那個字——“人”。
歪歪扭扭,如同稚嫩的塗鴉。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漢字。
幾日後的錦官城西市,喧囂鼎沸。這裡是成都外城最大的貨物集散地,蜀錦如雲,井鹽似雪,來自荊揚的稻米堆積如山,西域的香料、毛皮混雜著天南海北的口音,彙聚成一股龐大而嘈雜的生命力。這裡是財富的熔爐,也是不同族群、不同習俗碰撞最直接的前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爨宏穿著他那身醒目的靛藍麻布短衣,擠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臉上帶著初入繁華之地的新奇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局促。他奉學官之命,來此采買些筆墨。突然,一陣激烈的爭吵聲將他吸引了過去。
隻見一個售賣山貨的攤子前圍了一圈人。攤主是個皮膚黝黑、身材矮壯的漢子,穿著與爨宏相似的牂柯夷人服飾,腰間掛著一把短刀,臉上滿是憤怒的漲紅。他對麵是一個穿著綾羅綢緞、油頭粉麵的蜀地漢商,正唾沫橫飛地指著他攤上的幾捆上好的漆樹皮和藥材:“……就你這點山貨,也敢要價三百錢?當大爺我是冤大頭不成?二百錢,愛賣不賣!不識抬舉的蠻子!”
那夷人攤主氣得渾身發抖,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漢話吼道:“三百錢!公道價!你們漢商收彆家都是這個數!欺負人!”
“嘿!還敢頂嘴?”那漢商三角眼一瞪,仗著身高優勢,上前一步,竟一把推搡在夷人攤主胸口,“就欺負你怎麼了?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錦官城!輪得到你一個南中蠻子叫囂?再囉嗦,信不信大爺讓你這攤子都擺不下去!”
圍觀的人群中有人皺眉,但大多是漠然看熱鬨,或低聲議論“夷人不懂規矩”、“漢商心黑”。那夷人攤主被推得一個趔趄,受此大辱,眼睛瞬間紅了,“嗆啷”一聲,腰間的短刀竟被他拔出了一半!寒光閃爍,周圍人群頓時發出一陣驚呼,紛紛後退。
喜歡強漢之墨色如血請大家收藏:()強漢之墨色如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