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心防漸解_強漢之墨色如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3章 心防漸解(1 / 2)

錦市風波初定痕,爨郎心角漸融冰。

平準令明衡物序,杜公言破《春秋》扃。

孟生語樸含深契,夷稚心癡向學燈。

莫道華夷殊壤隔,同歸王化即蒼生。

“住手!”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聲清喝穿透喧囂。爨宏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頭頂,眼前仿佛看到了自己族人屢屢被欺壓的過往景象。同族的憤怒瞬間點燃了他!他幾乎沒有任何思考,身體的本能快過理智,手猛地探向自己腰間——那裡也掛著一把他從小佩戴的鋒利短刃!他要讓那囂張的漢商知道,牂柯的男兒不可辱!

“爨宏!刀下留人!”又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諸葛喬的身影如同疾風般分開人群,一把按住了爨宏已經握住刀柄的手腕!他的目光銳利如電,直刺爨宏燃燒著怒火的雙眼。

爨宏的手腕被諸葛喬鐵鉗般的手死死按住,動彈不得。他劇烈地喘息著,像一頭被激怒的幼獸,死死瞪著那個還在叫囂的漢商,又猛地轉向諸葛喬,眼中充滿了被強行壓製的屈辱和質問。

諸葛喬沒有立刻解釋,隻是對緊隨其後的兩名隨從使了個眼色。隨從立刻上前,隔開了那猶自罵罵咧咧的漢商和憤怒的夷人攤主。諸葛喬這才鬆開爨宏的手腕,沉聲道:“拔刀相向,是解決問題之道嗎?逞一時之快,隻會讓事情更糟!隨我來。”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讓爨宏沸騰的血液稍稍冷卻。爨宏不甘地看了一眼那漢商,又看了看被隨從護住、猶自憤憤不平的同族攤主,咬了咬牙,最終還是收刀入鞘,低著頭,跟著諸葛喬擠出人群。

諸葛喬並未帶他離開西市,反而引著他穿行在更加繁忙的街巷,最後來到一處掛著“蜀郡平準官署”木牌、門前車馬絡繹不絕的官衙側門。他沒有進去,而是指著官衙旁邊一個巨大的、人聲鼎沸的廣場。

“看那裡。”

爨宏抬眼望去。隻見廣場上井然有序地劃分著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豎著高高的木牌標識:“蜀錦交易區”、“井鹽交易區”、“南中漆藥區”、“荊揚米糧區”……官署的胥吏們穿著統一的皂衣,來回巡視。交易雙方驗貨、議價、過秤、交割、登記,一切都在吏員的監督下進行。廣場中央豎著一塊巨大的黑色石碑,上麵刻著密密麻麻的文字,不時有人圍過去指指點點。

“那是《平準律》碑文。”諸葛喬指著石碑,“丞相府頒行,明定各類大宗貨物之基準價格、交易規則、度量衡標準,並嚴令不得欺行霸市、強買強賣,違者重罰。你看那蜀錦區,錦官城的織戶與來自荊州的客商交易,有胥吏在旁驗看錦匹等級,記錄交易數額;井鹽區,犍為郡的鹽商與漢中來的糧商以鹽易糧,秤砣都是官署統一校準發放,斤兩分明;再看那邊,”他指向南中漆藥區,“你們牂柯來的漆皮、藥材,也在此交易。有胥吏在旁,誰敢如方才那市井無賴般強壓價格?若有爭執,可即刻向官署申訴,自有公斷。公平與否,非憑口舌,更非憑刀兵,而在律令之下,皆有尺度可循!”

爨宏順著諸葛喬的手指看去。果然,在南中漆藥區,幾個穿著與他同族服飾的商販,正與幾個漢商模樣的買家在胥吏的見證下,指著攤開的藥材和漆皮,指著官定的價目牌,心平氣和地商討著。一個漢商似乎對價格有些異議,那夷人商販也不急躁,隻是指著旁邊的《平準律》石碑,又拿出蓋有牂柯郡官府印章的貨引類似貨物憑證)給胥吏看。胥吏上前查看、調解,最終雙方似乎達成了協議,各自簽字畫押,笑容平和。沒有謾罵,沒有推搡,更沒有刀光劍影。

這一幕,與方才西市那赤裸裸的欺壓景象,形成了天壤之彆!爨宏心中的怒火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巨大的衝擊和困惑。原來,在漢人的地方,買賣也可以是這樣?有規矩,有官管,有地方講理?這和他從小聽族中長輩描述的、以及他自己剛才經曆的,完全不同!

“心存偏見,隻盯著陰暗角落,便覺天下皆濁;抬頭看看這朗朗乾坤,律令昭昭之處,方知秩序之力。”諸葛喬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帶著深意,“這便是‘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之後,那‘律同法’的力量!它保護的不隻是漢商,同樣保護著遠道而來的牂柯行商。若無此律令,若無執行律令的官府,方才那欺壓你同族之人,又豈能如此囂張?而拔刀相向,看似痛快,卻正是破壞了這來之不易的秩序,最終受害的,還是那些隻想本分交易的族人!”

爨宏怔怔地看著眼前秩序井然的交易場景,看著那些在律令保護下從容交易的族人商販,又想起諸葛喬在太學說的“百川歸海”,第一次對那看似冰冷的“規矩”和“律令”,產生了一絲模糊的理解和敬畏。原來,漢人的強大,不僅僅在於刀兵和文字,還在於這些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約束著所有人的“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這時,一個清臒矍鑠的身影在幾名學子的簇擁下,也來到了平準署附近。正是當朝大儒、被朝廷以重禮征辟入蜀的杜微。他顯然也看到了方才廣場上的一幕,又見諸葛喬與爨宏在此,便緩步走了過來。

“喬公子,這位想必就是牂柯爨氏的少年郎了?”杜微須發皆白,目光卻溫潤睿智,聲音平和。

諸葛喬連忙引見:“正是。爨宏,這位是杜微杜老先生,海內名儒。”

爨宏雖不情願,還是依禮抱拳,動作略顯生硬。

杜微不以為意,目光掃過繁忙有序的交易廣場,又落在遠處那巨大的《平準律》石碑上,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爨宏耳中:“少年人,你可知《春秋》大義,首在‘尊王攘夷’?”

爨宏心頭一緊,又是這套“華夷之辨”?他剛壓下去的火氣差點又冒上來。

卻聽杜微話鋒一轉:“然此‘攘’字,後世多有曲解。非是驅逐、滅絕異族之意!‘尊王’,乃尊奉天下共主,確立綱常秩序;‘攘夷’,實為‘攘除夷狄之害’——何為‘害’?非指其族其人,乃指其寇掠邊塞、侵擾民生、破壞秩序之行徑!《春秋》之義,在於‘大一統’,在於定於一尊,使天下有道,萬民各安其所,各得其所!無論漢家子弟,還是南中英傑,若能遵王化、守秩序、護黎庶,便是我華夏赤子!此‘攘’,實為‘安攘’,安邊定境,使四夷賓服,共沐王道之光!正如眼前這平準署,”他指著廣場,“律令之下,漢夷商賈公平交易,各取所需,秩序井然,豈非‘尊王’遵守國家律令)而‘攘’除了奸商欺行霸市之‘害’?此乃真正的《春秋》大義!”

杜微這番話,從儒家經典的高度,徹底顛覆了爨宏心中對“尊王攘夷”那狹隘粗暴的理解。原來,這大義的核心是秩序,是王道,是讓所有人包括他的族人)在規則內得到公平和安寧!這與他剛剛目睹的平準交易場景,與諸葛喬所說的“律令之力”,與“百川歸海”的宏大願景,瞬間貫通了起來!爨宏眼中的困惑更深了,但那股根深蒂固的抵觸,卻在不知不覺中消融了許多。他第一次開始認真思考,這“漢家規矩”背後,似乎真的包含著某種能保護族人的力量?

夜色籠罩了錦官城。太學精舍區,南中子弟居住的小院內一片寂靜。爨宏獨自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望著天邊的新月,白日裡西市的衝突、平準署的秩序、杜微的話語、諸葛喬的勸導,還有程祁那固執的臉,在他腦海中激烈地翻騰、碰撞。


最新小说: 開局末世:我的旅館是頂級庇護所 鄉野風水師:都市逆襲封神路 泳者之心 白月光回京,夜夜被太子爺親紅溫 我,裂開了!!! 回城不讓進家門,我帶爹媽成首富 塌房倒計時:頂流罪案認證直播 陰鬼道路 我靈魂擺渡人,開局被逼娶阿茶 民國情淵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