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燈照來嗣_強漢之墨色如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8章 燈照來嗣(1 / 1)

羌兒負笈出雲岑,燈火遙引向文林。

汗透麻衣山路險,心燃藜火故園深。

塾中稚子多歧路,江上驚雷動遠岑。

巨艦已開滄海路,青衿猶抱太初心。

夕陽熔金,將蜀地蜿蜒崎嶇的山巒輪廓塗抹得格外柔和,也將長長的影子投射在碎石嶙峋的山道上。羌人少年古劄,像一頭不知疲倦的小鹿,正奮力奔跑著。他背上那個用各色粗麻布片精心拚縫而成的小書包,鼓鼓囊囊,隨著他急促的步伐劇烈地上下顛簸跳動。書包裡裝著他全部的家當和希望:阿媽從全家口糧裡硬生生省下的三塊硬邦邦、能砸死狗的麥餅;一小塊在山溪裡尋摸了半天才找到的、勉強能磨出墨色的粗礪石硯;還有幾根他千挑萬選、在灶膛邊反複煆燒又小心削磨得尖尖的炭條——這是他未來書寫世界的“筆”。

他跑得滿頭滿臉都是汗珠,小臉漲得通紅,胸口像拉風箱一樣劇烈起伏,兩條細瘦的腿早已酸麻沉重,但他一刻也不敢停歇。一雙明亮的眼睛,如同高原上最純淨的湖水,此刻卻燃燒著倔強的火焰,死死盯著前方的山路儘頭。在那裡,山坳豁然開朗,屬於成都平原的廣闊天際線溫柔地展開。就在那天地相接的地方,一片溫暖的、橘黃色的燈火,如同散落人間的星辰,已然清晰可見,穿透薄薄的暮靄,無聲地召喚著他。

青羊寨的老獵戶們,曾無數次在篝火邊帶著神秘向往的口吻提起:“……出了山,往南,成都城外,新起了屋子,亮著燈!是丞相大人設的蒙學塾館!不收束修!隻要娃兒肯學!”那話語,像一顆種子,深埋在古劄心底。

父親那隻粗糙、滿是裂口的大手,在貧瘠沙地上抹去他偷偷用樹枝畫出的、歪歪扭扭的“川”字時,那沉默而嚴厲的眼神帶來的委屈和冰涼,此刻依舊清晰。但父親隨後那句石破天驚、帶著豁出一切般決絕的低吼:“……去!去那裡……學!”,卻如同羌寨裡最雄渾的牛角號,瞬間驅散了他心中所有的陰霾和遲疑。阿媽多少個夜晚就著如豆的鬆明油燈,眯著昏花的眼睛,一針一線縫製這書包的畫麵,更是將沉默而滾燙的期望,沉甸甸地壓在了他的背上。

他知道,自己奔向的,絕不僅僅是一盞燈,一間屋子。那是他懵懂生命中,第一道刺破羌寨世代籠罩的貧瘠、閉塞與宿命迷霧的、真正耀眼的光!是通向一個他無法想象卻心馳神往的全新世界的唯一路徑!

山風呼嘯著掠過耳畔,卷起他汗濕的額發。少年咬緊牙關,將書包帶子往肩上狠狠一勒,小小的身體爆發出最後的力量,朝著山下那片越來越近、越來越亮的燈火海洋,衝刺而去!身影在夕陽下被拉得極長,像一支離弦的箭,帶著一往無前的決絕。

終於,他衝下了最後一道陡坡,踏上了相對平坦的官道。暮色四合,青羊寨蒙學塾館那簡陋的院落已在眼前。幾間土坯茅草房圍成的小小院落裡,隻有最大那間正房透出溫暖而穩定的黃光,在濃重的夜色裡,像一塊磁石。院子外圍著低矮的竹籬笆,門口掛著一塊新刨光的木牌,上麵用墨汁寫著還算端正的幾個大字:“青羊寨蒙學”。

古劄猛地刹住腳步,扶著膝蓋大口喘氣,汗水小溪般淌下。他仰起頭,貪婪地望著那扇透出光亮的窗戶,窗紙上映著幾個模糊而端正的人影輪廓,還有隱約的、抑揚頓挫的誦讀聲傳來。那聲音,像山澗清泉,瞬間洗去了他一路的疲憊和塵埃。他深吸幾口氣,努力平複狂跳的心,又低頭仔細地、近乎虔誠地整理了一下自己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襟,拍了拍書包上的塵土,這才挺直小小的脊梁,帶著一種朝聖般的心情,一步一步,輕輕推開那扇虛掩的、吱呀作響的竹籬笆門,走了進去。

院子裡很安靜,彌漫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他踮著腳,走到那間亮燈的大屋窗外,屏住呼吸,悄悄探出半個腦袋,向裡麵望去。

屋子不大,陳設極其簡陋。十幾張高低不平、顏色各異的木桌木凳,顯然是從各家各戶湊來的。牆壁是粗糙的泥土本色,唯一的光源是講台上幾盞陶碗做的油燈,豆大的火苗跳躍著,將一位穿著洗得發白的青色儒衫、麵容清臒的中年先生的身影投在牆上,顯得格外高大。先生正手持一卷書簡,不疾不徐地念誦著,聲音溫和而清晰:“……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昏黃而溫暖的燈光下,坐著二十來個年齡不一的孩子。前排幾個孩子衣著相對齊整乾淨,多是附近寨子裡家境尚可的農家子。中間幾排的孩子穿著就樸素甚至破舊多了,有的還帶著補丁,小臉也多是黝黑的。角落裡,甚至有兩個孩子赤著腳,腳上沾著新鮮的泥巴。

張瑄就坐在前排靠邊的位置。他顯然還沉浸在日間“破浪號”那精妙機關帶來的震撼中,手裡無意識地捏著一小段在官道邊撿來的堅韌草莖,低著頭,借著桌麵的掩護,全神貫注地試圖在桌角刻劃出記憶中拍竿絞盤齒輪咬合的草圖。先生的誦讀聲似乎成了遙遠的背景音,他的小眉頭緊鎖,小嘴無聲地翕動著,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機械世界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璿則端坐在前排正中的位置。他坐姿筆挺,一絲不苟,麵前的粗陶硯台裡墨汁飽滿,一支半新的毛筆擱在自帶的竹節筆架上。他一邊凝神聽著先生的講解,一邊在自己帶來的、相對光潔的竹簡上,用極工整的小字記錄著要點,偶爾還寫下幾個自己的疑問。他的神情專注而平靜,仿佛窗外的一切喧囂,包括日間那艘驚天動地的巨艦,都與他此刻案頭的學問無關。唯有那偶爾輕蹙的眉頭,似乎還在權衡著“國之重器”與“民生疾苦”之間那沉重的天平。

王元寶坐在張瑄後麵一排。他顯然對“子曰詩雲”興趣缺缺,一雙靈活的眼睛不時偷偷瞟向窗外,似乎在估算著時辰。他麵前的桌上攤著一卷書簡,但桌下,他的一隻手正悄悄在膝蓋上比劃著,指頭快速屈伸,顯然是在默算著今日若能販得一批上好桐油到船廠,扣除腳力、損耗,最終能落下多少利錢。油燈的光映在他眼中,跳動的仿佛是算盤珠子的影子。

古劄的目光,最終落在了角落一個空著的、用幾塊粗糙石頭墊著桌腿的破舊小木凳上。那凳子旁邊,還坐著一個和他年紀相仿、同樣穿著打補丁粗布衣的瘦小男孩,正努力地挺直腰板聽著,眼神裡有著和他一樣的、對知識的饑渴。

就在這時——

“嗚——嗡——!”

一聲低沉雄渾、穿透力極強的號角聲,如同沉睡巨龍的咆哮,驟然劃破寂靜的夜空!這聲音來自遙遠的岷江方向,帶著水汽的濕潤和金屬的冰冷質感,清晰地傳入了這間小小的學舍。緊接著,是更加清晰、如同悶雷滾過江麵的拍竿擊水聲!

“轟——嘩啦!”

雖然相隔遙遠,聲音已顯沉悶,但那磅礴的力量感,依舊震撼人心!

“啊!”不知是哪個孩子低低驚呼了一聲。

刹那間,學舍內所有孩子的動作都凝固了!誦讀聲戛然而止。

正沉浸在齒輪世界的張瑄猛地抬起頭,手中的草莖掉落在地,眼睛瞬間亮得驚人,直勾勾地望向江聲傳來的方向,仿佛那精妙的絞盤就在眼前轉動。

劉璿握著筆的手一頓,一滴墨汁無聲地滴落在竹簡上,洇開一小團黑跡。他抬起頭,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眉頭再次蹙起,那艘耗費巨大的巨艦身影似乎又壓在了心頭。

王元寶的小算盤也打不下去了,他下意識地舔了舔嘴唇,望向江聲處,眼中精光更盛,仿佛聽到了銅錢撞擊的悅耳聲響。

坐在角落的小男孩和所有其他孩子一樣,都驚愕地、不由自主地循聲望向窗外那片深邃的黑暗,小小的臉上寫滿了驚奇和一絲本能的敬畏。

那位清臒的先生也停下了誦讀。他沒有責怪孩子們的走神,隻是緩緩放下手中的書簡,目光溫和地掃過一張張被那來自江上的、象征著力量與新生的巨響所吸引的小臉,最後落在了門口那個扶著門框、同樣震驚地望向窗外江聲方向的羌人少年古劄身上。

先生的目光,最後又落回自己麵前跳躍的燈火上,那豆大的火焰,雖微弱,卻執著地燃燒著,照亮案頭書卷上古老的文字,也映照著孩子們眼中好奇、思索或盤算的光芒。

岷江之上,“破浪號”的轟鳴如同宣告新生的戰鼓,象征著蜀漢以鋼鐵與智慧劈開前路的決心。

陋室之內,蒙學的燈火雖小如豆,卻無聲地燃燒在每一個不同階層的孩童眼底,點燃著另一種同樣重要的、名為“希望”的火焰。

一個在江上以巨力破浪,一個在案頭以微光傳薪。這江聲與燈火,在這蒼茫的暮色裡,一同刺破了籠罩在時代之上的沉沉迷霧,艱難地、執著地,為這片飽經憂患的土地,勾勒著未來模糊卻堅定的輪廓。

喜歡強漢之墨色如血請大家收藏:()強漢之墨色如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70年代:我一進山美女排隊獻身 十年奮鬥 重生之都市風雲逆襲路 少女到女皇的養成手冊 侯門嫡女:重生逆襲颯爆了 九幽提燈 魂穿獸世,逃亡路上遇絕美獸夫 異界之王 三生三世紅塵劫 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