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潼洛摧鋒_強漢之墨色如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2章 潼洛摧鋒(1 / 2)

錦官夏半議中興,未央謀定劍指京。

三路旌旗搖魏土,千霆火器破雄城。

祁山霧隱疑兵勢,潼水雷奔鐵騎聲。

興亡一役關炎漢,直搗東都見日明。

景耀十年初夏,成都,未央宮。

初夏的成都,本該是綠肥紅瘦、熏風醉人的時節。然而,此刻的未央宮正殿卻籠罩著一股肅殺凜冽之氣,仿佛秦嶺深處的寒風提前席卷了錦官城。殿宇深邃,巨大的蟠龍金柱撐起高闊的穹頂,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麵投下斑駁的光影,非但不能帶來暖意,反而更襯得殿內氣氛凝重如鐵。

禦座之上,天子劉禪身著玄端冕服,麵容較之數年前清減了不少,眉宇間那份慣有的優柔被一種刻意維持的、沉甸甸的威嚴所取代。他的目光,越過階下肅立的文武百官,最終落在了禦座左前方那道青衫羽扇、端坐於輪椅上的身影——丞相諸葛亮。

諸葛亮的麵色依舊帶著久病之人的蒼白,但那雙深邃如淵的眼眸,此刻卻燃燒著足以焚儘九州的烈焰。他手中那柄從不離身的羽扇,此刻靜靜地擱在膝上,仿佛蟄伏的蒼龍,收斂了羽翼,卻積蓄著撼動山河的力量。

階下,文武百官屏息凝神,連呼吸都刻意放輕。丞相府長史楊儀、尚書令鄧芝、鎮北將軍魏延、翊軍將軍薑維、鎮軍將軍陳到、安漢將軍王平、輔漢將軍馬忠……蜀漢的核心重臣與柱石將領儘皆在此。他們的臉上,刻著北伐的風霜與征塵,眼神卻無一例外地銳利如刀,緊緊追隨著丞相的身影。張弘、陳襄等數名經曆過並州血火淬煉的年輕將佐子弟,也特許立於末席,他們努力挺直腰板,壓製著內心的激蕩,感受著這山雨欲來的沉重。

“眾卿,”劉禪的聲音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卻努力保持著平穩,“景耀元年至今,九載寒暑。丞相嘔心瀝血,諸卿戮力同心,我大漢將士浴血奮戰,先定南中,後複隴右,拓地千裡,收攏流民,屯田積粟。去歲並州一役,焚魏賊安邑巨倉,斷其洛陽晉陽通衢,更兼鄧卿妙策誅心,魏境饑荒蔓延,流言四起,司馬氏焦頭爛額,惶惶不可終日!尤賴將士用命,潼關天險早已在我手中!此皆賴上蒼庇佑,克複中原之宏圖偉業,第一步‘固本懾吳,疲魏削勢’,今已功成!”

“固本懾吳,疲魏削勢!”這八個字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殿內激起無聲的巨浪!百官眼中瞬間爆發出狂喜與振奮的光芒!

劉禪的目光投向諸葛亮,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丞相,天時地利人和皆備,乾坤當定!請丞相宣示方略!”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於那襲青衫。

諸葛亮緩緩抬起手,羽扇並未執起,隻是輕輕一揮。侍立一旁的楊儀立刻上前,與兩名力士共同展開一幅巨大的、幾乎覆蓋半個殿前平台的羊皮輿圖。輿圖之上,山河脈絡清晰,關隘城池星羅棋布。一個巨大的朱紅色箭頭,如同出匣的凶獸,從“潼關”這個堅實的橋頭堡,帶著吞噬一切的威勢,狠狠刺向近在咫尺的“洛陽”!

“陛下聖明,諸公勞苦。”諸葛亮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清晰地傳入殿中每一個角落。“魏賊元氣大傷,根基動搖,潼關天險,今為我用!此乃天賜良機,千載難逢!我大漢,當行‘雷霆滅魏’之第二步戰略,以潼關為基,傾國之力,直搗黃龍,克複中原,還於舊都!畢其功,於一役!”

“雷霆滅魏”四字一出,伴隨著輿圖上那觸目驚心的紅色箭頭,殿中氣氛瞬間被點燃!一股席卷天下的磅礴氣勢油然而生!

諸葛亮的目光銳利如電,掃過輿圖,也掃過階下每一位將領的臉龐:

“此戰,目標唯一:洛陽!時限唯一:今夏!傾國之力,雷霆一擊!”

他指向輿圖上那巨大的紅色箭頭:“中路主力,出潼關,蕩河洛,直取洛陽!由本相親統,移駕潼關督戰!”

“兵力:”

“白毦精兵四萬!”諸葛亮的目光落在陳到身上。這位以治軍嚴謹、堅如磐石著稱的老將,須發已白,但腰杆挺直如槍,聞聲抱拳,聲如洪鐘:“末將在!白毦兒郎,枕戈待旦,隻待丞相號令,踏平河洛!”

“陌刀營二萬、強弩兵二萬!”魏延踏前一步,殺氣四溢,仿佛已聞到血腥:“末將麾下陌刀,專破鐵騎重甲!洛陽城下,定教魏賊肝膽俱裂!”

“龍騎營二萬!”薑維英姿勃發,朗聲應諾:“龍騎銳士,鐵蹄所向,摧枯拉朽!願為大軍前驅,鑿穿敵陣,直抵宮闕!”張弘站在薑維身後不遠處,聽到“直抵宮闕”,熱血瞬間衝上頭頂,握緊了拳頭。

“總計十萬精銳!此為滅國之矛,定鼎之鋒!自潼關而出,如洪水決堤,無可阻擋!”諸葛亮的聲音斬釘截鐵。

羽扇微移,指向隴西方向:“北路疑兵,大張旗鼓,攻伐並州!由馬忠將軍節製!”

“兵力:隴西羌騎兩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忠出列,躬身領命:“末將遵命!必令並州魏軍,如芒在背,自顧不暇,使其主力無法東援洛陽!”

諸葛亮頷首:“此路重任,在‘勢’與‘牽’!務必大張旗鼓,廣布旌旗,多設營灶,偽作主力攻伐並州之態。行軍所過,可多遺廢棄輜重、陳舊甲胄於道旁。若有機會,可擇其薄弱城池猛攻,務必讓魏國中樞堅信,我之戰略重心仍在北線!”

最後,羽扇點向荊州方向:“南路佯動,虛擊上庸,鎖住鄧艾!此計,由楊儀執行。”

楊儀眼中閃爍著精光,躬身道:“儀,領丞相命!”

“著你領精乾校尉數員,率五千精兵,多備旌旗鼓角,大造聲勢,佯攻魏荊州重鎮上庸!每日不定時‘猛攻’,夜間襲擾,散布流言。務求令魏荊州都督鄧艾疑神疑鬼,不敢抽身北援!務必將其荊州兵團,牢牢釘死在漢水之南!”

“此三路齊出,中路為主,南北為翼!”諸葛亮的聲音帶著掌控乾坤的磅礴氣勢,“潼關在手,我十萬滅國精銳已抵敵之咽喉!北路疑兵攻並州,使魏國中樞首尾難顧,不敢儘調北疆之兵回援洛陽!南路佯動鎖鄧艾,斷其荊州強援東進之路!待魏國注意力被南北兩路牢牢牽製,中路十萬雷霆之師,將自潼關洶湧而出,以泰山壓頂、摧枯拉朽之勢,席卷河洛,直搗洛陽!克複中原,在此一舉!”

殿內群情激昂!潼關這個橋頭堡的存在,讓整個滅魏戰略從“攻堅克難”變成了“勢如破竹”!張弘仿佛看到了龍騎營的鐵蹄踏過洛陽禦道的場景;陳襄則開始飛速計算著從潼關到洛陽的距離和所需的火器消耗。

“然,”諸葛亮話鋒一轉,聲音帶著金屬般的冷冽,“兵貴神速,器為先鋒!火器傾注,乃此戰速勝之關鍵!”

他的目光投向輿圖上標記的“漢中武庫”與“潼關”:“著令漢中軍器監,即刻啟運所有庫存之‘驚雷’破甲震天雷一萬枚!雷火弩箭五十萬支!由精銳部隊押送,務必於大軍總攻發起之前,悉數運抵潼關前線軍械庫!此乃我大漢碾碎魏賊最後抵抗之重錘,不容有失!”

階下,陳矩陳襄之父,漢中軍器監主簿)激動出列跪倒:“臣陳矩,領旨!漢中武庫上下,必竭儘心力,日夜兼程,確保火器萬無一失,如期抵運潼關!若有差池,臣提頭來見!”陳襄看著父親,心中充滿了自豪與緊迫感,那些他參與改良的殺器,即將在洛陽城下發出震天怒吼!

諸葛亮微微頷首,目光最後落在鄧芝身上:“鄧尚書,誅心之策,火上澆油!魏國饑荒已現,司馬懿遇刺之疑雲未散此為蜀國散布),洛陽朝堂風聲鶴唳!當此之時,流言當更熾!符契當更密!目標:洛陽守軍、京畿衛戍、乃至宮闈禁衛!務必令司馬昭眾叛親離,守城之軍未戰先怯!”

鄧芝躬身,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臣明白。‘飛羽’死士已潛入洛陽,流言如附骨之疽,符契如索命閻帖。必讓魏國君臣相疑,兵無戰心,城未破而膽先寒!”

“好!”諸葛亮終於拿起膝上的羽扇,輕輕一揮,仿佛發出了總攻的號令。“諸公!此乃炎漢存續、一統華夏之最後一戰!勝,則光武中興之業可期!敗,則再無問鼎中原之力!望諸君,同心戮力,各司其職,以必死之決心,行必勝之偉業!自潼關而東,克複中原,還於舊都!”

“克複中原!還於舊都!父皇的遺願一定要實現!”殿內文武,山呼海嘯,聲震屋瓦!劉禪亦激動得站起身來,眼中含淚。

散朝之後,戰爭的巨輪以雷霆之勢轉動,目標直指洛陽!

漢中,軍器監,熱火朝天。


最新小说: 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 我在金瓶梅世界當邪修 鐵馬冰河肝膽照 重生之巔峰帝王 年代修真,開局練成遁地術 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時空信息傳遞實 什麼?她們都重生了 直播變身:你竟然真的鎧甲合體! 星火默行 為救妹妹,親媽將我千刀萬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