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策啟烽煙_強漢之墨色如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章 策啟烽煙(1 / 2)

春雨簷垂燭火騰,謀深夜半至三更。

武侯遺墨傳忠勇,漢使穿林入瘴塍。

水寨操舟磨刃冷,山營演武礪兵鋒。

鷹嘴澗中殲敵眾,孤臣燈下意難平。

黃權與朱然議定攻心之策後,將軍府的書房內燭火又亮至三更。窗外春雨淅瀝,簷下水滴石穿,恰似謀略潛移默化,欲蝕頑石之固。

“諸葛直處,非尋常手段可動。”黃權撚須沉吟,“其人雖非衛溫死忠,然久曆風波,行事謹慎。若貿然以利誘之,反遭其疑。”

朱然點頭:“然也。昔年在吳,諸葛直嘗與某共飲,言談間每以族叔諸葛亮為念,雖各為其主,然仰慕之情溢於言表。或可從此處著手。”

黃權眼中精光一閃:“丞相雖坐鎮漢中,總理北伐事宜,然始終關注東南局勢。去歲曾密信致予,言若時機適當,可借其名望,招撫舊吳遺臣。”他立即喚來周平,“速去信長安丞相府,請丞相賜予致諸葛直手書,以六百裡加急送至侯官!”

“諾!”周平領命,卻又遲疑,“將軍,丞相手書事關重大,若途中有所閃失...”

“用校事府‘玄雀’密道,分三段傳遞,密文譯發。”黃權決斷道,“縱有失,亦不致全泄。”

十日後,一個雨霧朦朧的清晨,一封蠟封嚴密、外裹油布的密信送至黃權案頭。拆視之,正是諸葛亮親筆手書,字跡清峻,墨跡如新:

“致孝起諸葛直字)侄:

一彆經年,音問杳然。聞爾浮海遠涉,辟土夷州,雖雲際會,實乃時艱。今漢祚中興,天命再歸,陛下聖明,四海翹首。衛溫割據,逆勢而為,終非長策。侄素明達,當知順逆之理。倘能明辨時勢,助王師克定海島,則非惟功在社稷,亦保全諸葛氏門戶之智也。漢中一彆,倏忽數載,猶記當年共論天下事之豪情。慎之思之。

叔亮手書”

信不長,卻字字千鈞,既有親情牽念,又有大勢剖析,更隱含保全宗族之深意,末尾更提及舊日情誼,用心良苦。

黃權閱畢,長歎:“丞相雖遠在長安,卻對東南局勢洞若觀火。”隨即召來校事府在侯官的負責人,代號“玄雀”的乾練中年文吏——陳遙。

“將此信送至夷州‘戊號’小組,命其設法交予諸葛直。切記,萬不可暴露‘戊號’小組存在,需借勢而為,自然遞送。”

陳遙沉吟片刻:“將軍,安吳堡內流民營監管極嚴,直接麵呈風險極大。屬下有一策:諸葛直每旬會遣人至流民營挑選識文斷字者協助文書工作。‘戊號’小組中有一人擅長書算,可借機入選,再伺機獻書。”

“準。”黃權頷首,“告知執行者,若事敗,立即毀書,保全自身為要。”

“諾!”

陳遙退下後,黃權又對周平道:“傳令格物院,命其加緊研製適用於夷州山林的通信手段。現有信鴿在潮濕多雨環境中易迷失方向,需有替代之法。”

“諾!”周平應道,“墨衡博士前日呈報,正在試驗一種利用煙火信號的編碼傳訊法,可視天氣靈活運用。”

與此同時,夷州西岸,安吳堡東南三十裡外,一處名為“達納”的山夷部落。

暴雨初歇,林間霧氣氤氳,藤蔓纏結,瘴氣彌漫。幾名穿著浸過桐油布甲、臉上塗著防蟲藥泥的漢軍士兵,正艱難地跟隨一名矮小精瘦、目光機警的山夷少年,在幾乎無路的密林中穿行。

帶隊的是國學弟子出身的宣義校尉杜衡。他本是長安格物院選派至軍中的“教化副使”,負責研究夷州土俗、宣播漢化。此次主動請纓,攜黃權手書及鹽帛藥物,欲接觸對衛溫統治不滿的土著部落。

“阿洛,還有多遠?”杜衡用生硬的土語問前方帶路的少年。阿洛是三天前他們在山林中救下的達納部落獵手,當時正被安吳堡派出的征糧隊追捕,腿中毒箭,幸得杜衡小隊用格物院新製解毒散救治。

“過了這片‘鬼哭林’,再翻兩個坡,看見三塊像老人頭的石頭,就到了。”阿洛回頭,眼中已少了幾分戒備,多了幾分感激,“杜大人,你們漢人...真的不打我們?還幫我們打衛溫?”

杜衡抹去臉上泥水,鄭重道:“大漢天子仁德,視四海子民皆為赤子。衛溫虐民,天子必討之。爾等若歸順,非但免遭屠戮,還可獲鹽鐵、醫藥、糧種,習耕織之法,永不為奴。”

阿洛似懂非懂,但聽到“鹽鐵”“醫藥”“不為奴”時,眼睛明顯亮了起來。

突然,前方灌木叢中一陣響動!數支吹箭無聲射出!

“舉盾!”杜衡低吼,訓練有素的士兵瞬間縮成圓陣,小型藤盾護住要害。吹箭大多釘在盾上,唯有一支擦過一名士兵手臂,頓時泛起烏青。

“是‘鬼麵’部落的人!他們和達納有仇!”阿洛急道,“我去說!”

不等杜衡阻攔,阿洛已用土語高聲喊話,大致意思是這些漢人是朋友,來幫大家打安吳堡的惡魔。

林中沉默片刻,鑽出十幾個臉上塗著猙獰彩紋、手持竹矛的土著戰士,為首是個獨眼壯漢,冷冷打量著杜衡等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杜衡深吸一口氣,示意士兵收起弩箭,自己上前一步,從懷中掏出一串由紅繩串起的五銖錢和一小包雪白的鹽巴,雙手奉上:

“大漢皇帝陛下的禮物。友誼,不是戰爭。”

獨眼壯漢盯著鹽巴,喉結滾動了一下,但仍警惕地沒有接。

杜衡繼續用緩慢而清晰的土語說道出發前他硬跟著通譯學了數日):“強大的漢朝,派來軍隊,懲罰衛溫。幫助你們,拿回獵場,不再納糧,不再為奴。”

他指了指受傷士兵的手臂,又從腰間皮囊取出格物院配發的解毒膏,親自給士兵敷上,示意這是漢人的醫藥。

獨眼壯漢目光在鹽巴、藥品和杜衡誠懇的臉上來回移動,終於緩緩伸手接過禮物,生硬地吐出幾個字:“跟我們來。”

安吳堡內,流民營。

汙穢泥濘的營地裡,彌漫著絕望的氣息。衣衫襤褸的流民蜷縮在漏雨的草棚下,麵黃肌瘦。一隊衛溫的兵士提著皮鞭,嗬斥著將一群被選中的人驅趕出來,去修補前日被暴雨衝垮的堡牆。

“戊號”小組的領頭者,校事府資深探子徐敬,此刻正混在人群中,扛著一根木頭,步履蹣跚。他觀察著四周,心中暗驚:不過半月,流民營又多了許多新麵孔,且看守似乎更加嚴厲,氣氛愈發緊張。

前日,他憑借一手好算盤和刻意表現的怯懦順從,被選入臨時賬房,協助清點糧秣。這是個接近權力核心的機會。

今日午後,機會悄然來臨。諸葛直帶著兩名親衛,親自來流民營巡視——更確切地說,是來查看還有多少“可用之材”。徐敬注意到,這位安吳堡的二號人物眉頭緊鎖,麵色疲憊,看著流民的眼神複雜,既有憐憫,又有無力。

當諸葛直走過賬房草棚時,徐敬故意將一冊竹簡掉落在地,恰巧滾到諸葛直腳邊。

“大人恕罪!”徐敬慌忙跪地,聲音顫抖。

諸葛直停下腳步,瞥了他一眼,拾起竹簡,目光掃過上麵記錄的被克扣得所剩無幾的口糧數字,冷哼一聲,並未發作,隻將竹簡丟還給他:“仔細些。”

“是,是...”徐敬叩頭,趁抬頭瞬間,以極快極低的聲音道:“大人族叔有書至。”

諸葛直身體猛然一僵,目光如電射向徐敬。徐敬卻已重新低下頭,一副惶恐模樣。

周圍喧嘩依舊,無人注意這刹那的異常。

諸葛直默立片刻,對親衛道:“此人算學尚可,調至堡內倉廩處協助。”說完,不再看徐敬一眼,轉身離去。

徐敬心中巨石落地,知道第一步成了。

當夜,倉廩處一間堆放雜物的昏暗庫房內。

諸葛直屏退左右,獨自麵對被“帶”來的徐敬。

“你是何人?”諸葛直聲音低沉,透著壓迫。

徐敬不再偽裝,從容一禮:“大漢校事府徐敬,奉征東將軍黃公之命,向諸葛大人獻上族叔諸葛丞相手書。”說罷,從懷中貼肉處取出那封被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信件,恭敬呈上。

諸葛直手指微顫地接過,就著昏暗的油燈,展開細讀。信中那熟悉的筆跡,以及提及的舊日情景,讓他心神震動。他背過身去,良久不語。

信中內容,與他這些年的困頓、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衛溫日益膨脹的野心和暴虐的不滿,暗暗契合。

“叔父...竟然知曉我在此處...”他喃喃自語,聲音沙啞。良久,他轉過身,眼中已恢複冷靜,“黃將軍欲我何為?”

“將軍知大人身處險境,心有鴻鵠之誌。”徐敬低聲道,“隻望大人於王師登陸之時,能設法開啟北側小門,或製造混亂,牽製衛溫親衛。事成之後,大人不但無過,反而有功於社稷,陛下必不吝封賞,諸葛氏門楣亦得保全。”

諸葛直沉默,燈光在他臉上投下搖曳的陰影。堡外傳來巡夜士兵單調的梆子聲,更襯得庫房內寂靜壓抑。

“衛溫雖暴虐,但積威已久,堡內親信眾多。”諸葛直緩緩道,“北門守將乃其同鄉,極難動搖。且近日流民增多,糧草愈發緊缺,衛溫已疑心有人暗中通外,巡查極嚴。”

徐敬道:“大人隻需留意時機,內應之事,我等自會再設法聯係。目前或可先從流民中挑選精壯可靠者,暗中結納,以備不時之需。糧草之事,將軍亦知,故派我等前來時,亦攜帶少許金瘡藥及解毒散,或可略解燃眉之急,收買人心。”他取出一個小布包,裡麵是些格物院特製的藥粉。

諸葛直接過藥包,掂量片刻,終是收入袖中:“告訴黃將軍,此事千難萬險,我...需見機行事,無法即刻承諾。但叔父手書...我收到了。”

這就夠了。徐敬深知不能逼得太緊,行禮道:“將軍靜候佳音。為免疑心,在下告退。”


最新小说: 快穿:男主總想給我加戲份 神醫空間,重生六零小祖宗 水性楊花兒 造孽被迫和死對頭穿進ABO世界 炮灰女配在首富大佬懷裡肆意撒野 病嬌男主惹人愛 修仙:從風靈老祖飛升筆記開始 當群星化為墨,我便重繪這人間 他的指尖江山 桀桀桀,朕可太愛副本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