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獻俘闕下_強漢之墨色如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2章 獻俘闕下(2 / 2)

“長安”號樓船再次成為旗艦,護送著裝載重要俘虜、部分繳獲財寶以及有功將士的船隊。岸上,旌旗招展,甲胄鮮明。即將留守的馬岱率麾下將校,與趙廣、陸抗、太子劉璿依依話彆。

“義山叔父馬岱字),此地就托付給你了。”趙廣用力握著馬岱的手,“高句麗初定,人心未附,周邊夷狄或有窺伺。庫莫奚等人,可用而不可儘信,需以威禦之,以利驅之,以漢法漸化之。遇事不決,多與伯言陸抗字)書信商議,或速報長安。”

馬岱神色肅然:“大將軍放心,岱必兢兢業業,鎮守海東,推行王化,不負陛下與朝廷重托,不負將士血戰之功!”

陸抗亦道:“馬都護老成持重,抗雖回朝,於水師建設、海防規劃之事,必有本章上奏,與都護遙相呼應。高句麗乃我大漢東出之門戶,斷不容有失。”

太子劉璿經過此番曆練,氣度愈發沉穩,對馬岱拱手道:“馬將軍,保重。待海東大定,百姓安居,本宮在長安盼將軍佳音。”

此時,幾位年輕的身影也在告彆的人群中。李錚因其軍功和細心,已被擢升為太子舍人,將隨太子鑾駕回京。他正與一同出生入死的山地營什長林風道彆。

“林兄弟,真不隨我們回長安?以你的功勞,必得陛下重用!”李錚有些不舍。攻城巷戰之中,二人曾並肩殺敵,結下情誼。

林風黝黑的臉上露出憨直的笑容,撓了撓頭:“俺習慣了山林野地,京城規矩大,怕憋悶。俺跟王佑將軍說好了,留下加入高句麗都護府的偵騎營,繼續鑽山溝,抓餘匪,順便也能幫馬都護盯著點北邊那些部落。這裡,更得勁!”他拍了拍腰間的短弩和獵刀。

李錚知他性子,不再勉強,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那你就替兄弟們,把這新地盤看好了!將來若有戰事,說不定咱們還能並肩子!”

“一言為定!”林風咧嘴一笑。

另一邊,書記員李焱和國子學子李文也在話彆。李焱將隨軍回長安,其記錄戰功、文書勤勉,已被兵部考功司點名調入。李文則因其熟悉高句麗事務、通曉文書,被馬岱看中,奏請留任都護府擔任書佐,協助處理文牘,溝通漢夷。

“文弟,留在此地,雖是曆練良機,然畢竟遠離中原,凡事需更加謹慎周到。”李焱叮囑道。

李文眼中雖有對故土的眷戀,但更多是投身新政的興奮:“焱兄放心,此乃建功立業之良機。弟必勤勉任事,不負所學,亦不負陛下與馬都護信任。”

嗚——渾厚的號角聲響起,船隊即將起航。

趙廣、陸抗、太子劉璿登上前來接駕的另一艘高大樓船。在震天的“凱旋!萬勝!”歡呼聲中,龐大的船隊揚起風帆,緩緩駛離碼頭,向著西方的大海駛去。岸上,留守的將士在馬岱率領下肅立行禮,目送船隊遠去,直至變成海天一線上的一片帆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船隊經海路抵達東萊,換乘馬車,經馳道一路向西。

凱旋之師,旌旗蔽日,刀槍耀芒,軍容鼎盛,沿途州縣官員皆出城迎迓,百姓簞食壺漿,夾道觀看,爭睹王師風采,歡呼之聲不絕於耳。押送俘虜的囚車尤為引人注目,位宮萎靡不振、頹唐的景象,成了大軍勝利最直觀的注腳。

月餘後,長安城郊,旌旗招展,冠蓋雲集。

皇帝劉禪率丞相諸葛亮、蔣琬、費禕等文武百官,親至灞橋,舉行隆重的郊勞儀式,迎接凱旋將士。

“臣趙廣陸抗)奉旨東征,賴陛下天威,將士用命,今已克平高句麗,擒獲偽王,班師回朝,繳令複命!”趙廣、陸抗甲胄在身,單膝跪地,聲音洪亮。

劉禪親自上前,將二人扶起,龍顏大悅:“二位愛卿辛苦了!此戰揚我國威,定我邊疆,獲此大功,實乃社稷之幸!朕心甚慰!所有將士,皆有重賞!”

“萬歲!萬歲!萬萬歲!”三軍將士山呼海嘯,聲震四野。

獻俘儀式隨後在未央宮前廣場隆重舉行。位宮被押解至闕下,跪伏於地,聽由宣詔官高聲宣讀其罪狀。最終,劉禪下詔:廢位宮為庶人,囚於廷尉詔獄,嚴加看管,擇日由三法司會審定罪。

盛大的慶功宴席持續數日。朝廷依前議,對東征將士論功行賞,厚賜金銀田宅,升官晉爵,撫恤傷亡,一時間長安城內喜氣洋洋,榮寵備至。

對於擒獲位宮的首功之臣庫莫奚,朝廷亦兌現承諾。雖未直接封其為“高句麗王”,但正式詔命其為“高句麗都護府副都護”,賜金千斤,帛五千匹,並賞賜大量中原器物、書籍,令其協助馬岱安撫各部,推行漢化。庫莫奚雖略有遺憾,但得此高官厚祿,已是喜出望外,在馬岱的駕馭和朝廷恩威並施之下,倒也暫時安分下來。

與此同時,未央宮石渠閣內。

一場小範圍的、關乎未來的召對正在進行。參與者除皇帝劉禪、丞相諸葛亮外,還有剛剛凱旋的趙廣、陸抗,以及數名年輕的麵孔——此番東征中嶄露頭角的年輕一代。

李錚作為太子舍人,侍立在太子劉璿身後。他的父親,一位在京中層官員,今日亦被特許在場,臉上滿是自豪。劉禪特意問起李錚攻城先登之事,勉勵有加,令李錚激動不已,暗下決心更要精忠報國。

另一位受矚目的年輕人乃是張毣之子張黎。張黎年方十六,並未隨軍東征,而是在長安國子學攻讀律法。因其父張毣在東征中總理文書、清點國庫有功,深受賞識,諸葛亮特意召其子前來,垂詢其對治理新土、律法推行之見解。張黎少年老成,引經據典,雖稍顯稚嫩,卻也能切中肯綮,提出“宜仿漢律,結合夷俗,緩而化之”的觀點,引得諸葛亮微微頷首,對其頗為留意,有意讓其進入律博士門下深造,以備將來之用。

還有一位是工部一位匠作大監的徒弟,名叫蒲遠。此人雖年輕,卻極善機巧,尤精於軍械改良。陸抗在奏對中特意提及,東征中“霹靂神彈”威力巨大,然運輸、儲存、發射仍有改進之處,並向劉禪和諸葛亮推薦了這位年輕人。蒲遠被召至禦前,絲毫不怯場,侃侃而談,對弩機設計、火藥配比、彈體鑄造提出了數條極具體且富有創見的改進方案,甚至當場呈上了自己繪製的草圖。劉禪與諸葛亮聽得十分專注,當即下令由工部撥付資材,讓蒲遠組建一個小型匠作組,專門負責此事,由陸抗從旁指導。一顆軍工新星,就此悄然升起。

劉禪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又看看沉穩乾練的趙廣、陸抗,欣慰地對諸葛亮道:“相父,有此良將乾才,老成持重者能定國,年輕銳進者能拓新,我大漢何愁不興?”

諸葛亮羽扇輕搖,含笑點頭:“陛下所言極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此次東征,非但拓土千裡,獲資巨萬,更錘煉了太子,發掘了如李錚、李文、蒲遠等一批新銳。當因才施用,多加磨礪,假以時日,必成國之棟梁。”

高句麗都護府設立,馬岱坐鎮王險城,庫莫奚為副,漢軍留駐,開始有條不紊地推行治理。

漢律逐漸頒布,輕徭薄賦的政策開始吸引流民回歸,漢官與當地歸附的豪強、部落首領共同管理地方。馬岱采納陸抗臨行前的建議,開始著手勘探高句麗半島南端的天然良港,為未來大漢水師的進一步東進做準備。

周邊勢力,如沃沮、扶餘、乃至更遠的三韓部落,得知漢軍以雷霆之勢滅高句麗、擒其王,又見大漢並未立刻大肆征伐四方,反而設都護府、行仁政,皆被其赫赫軍威與深不可測的國力所震懾。雖難免有小股匪類或心懷異誌者試探性騷擾邊境,但皆被馬岱迅速派兵擊潰。各大勢力皆小心翼翼,紛紛派遣使者,攜帶禮物,前往王險城或直接前往長安,表達恭順臣服之意,不敢有絲毫輕舉妄動。東海之濱,迎來了久違的平靜。

秋去冬來,長安初雪。

廷尉詔獄深處,陰暗潮濕。位宮蜷縮在草堆中,目光呆滯地望著小窗外飄落的雪花,口中兀自喃喃著“朕是國王……”。

而在未央宮溫暖的殿宇內,劉禪正與諸葛亮、趙廣、陸抗、蔣琬、費禕等重臣,以及太子劉璿,商議著如何將高句麗的巨大財富和戰略優勢,轉化為帝國持續中興的動力。牆角的獸金爐吞吐著嫋嫋香煙,殿外雪花無聲飄落,覆蓋了曾經的烽煙與血跡,也孕育著新的生機與希望。

高句麗一役,如巨石投水,波瀾漸息,然其深遠影響,卻剛剛開始蕩漾開來。大漢的東方,已然定鼎。而帝國的車輪,仍在曆史的軌道上,隆隆向前。

喜歡強漢之墨色如血請大家收藏:()強漢之墨色如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 流氓天尊勇哥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 狐求歡,鬼送胎 仙怕狗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