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長安詔至_強漢之墨色如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6章 長安詔至(1 / 2)

長安詔至四國營,帝心深謀幾重重。

既囑銀山資國用,複遣醫士憫傷亡。

鬼道女王蹤縹緲,王師鐵騎誌在擒。

血火硝煙醫幡立,仁心權術海東融。

九州、四國兩島硝煙暫歇,血沃焦土。征東大將軍魏延於四國島伊予之地設立的行營內,海風穿堂而過,稍稍吹散了彌漫的藥草與血腥混合的氣息。雖連戰連捷,然將士傷亡亦與日俱增,營中哀歎傷病之聲不絕,給勝利的凱歌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一日,數艘快船自西而來,帶來了大漢皇帝劉禪的密使與諭令。信使風塵仆仆,麵色肅穆,直入中軍大帳,將一封火漆密信並數卷公文,鄭重呈於魏延案前。

“陛下聖諭,大將軍親啟。”

魏延屏退左右,獨留鄧艾一人,方才拆開密信。信是劉禪親筆,字跡沉穩而隱含鋒銳,所言三事,件件關乎遠征大局及後續方略。

其一,“朕聞倭地山陰注:約今日本島根縣一帶,泛指本州島西部麵向日本海一側),有地產銀,頗豐。昔有零星海商私販至膠東,其色純,其質佳。文長進軍本州,須密切留意此地。若得,即派精兵強將控扼礦脈,募俘掘煉,所得皆登記造冊,速運回國。此非僅為充軍資,實關乎國用大計,萬勿輕忽。”信中還附有一份極為粗略的、根據商人模糊描述繪製的方位草圖。

其二,“前報將士傷亡,朕心惻然。將士為國效死,朕豈能惜小費而忽其生?已命太醫院及軍器監,遴選精通金瘡骨科之醫官五十人,並攜大批藥材、紗布、烈酒注:用於消毒)、簡易手術器械,隨補給船隊即刻東渡。彼等至後,文長可擇一安全處,試點設立‘戰地醫營’,集中救治重傷員。另,俘獲之倭女,擇其溫順伶俐、略通清理者,經訓導,可充作護理雜役,協助醫官照料傷患,漿洗縫補。此事乃試行,著爾等妥善辦理,務求減少將士痛苦,多活人命。所需物資,後續持續撥付。”

其三,“另據古籍注:如《三國誌·魏誌·倭人傳》)及近年海商秘聞,倭地本州,有一‘邪馬台國’,其主乃一女子,號‘卑彌呼’,善鬼道,能惑眾,為倭人諸部共主,甚有威望。此女若能擒獲,於收服倭人民心、瓦解其抵抗意誌,或有奇效。即便其國已衰,其人或其傳承者亦必有影響。大軍若入本州,務必多方打探其蹤跡,務必生擒,獻於闕下。此活物,勝十萬首級。”

魏延覽畢,將信遞與鄧艾,沉吟不語。鄧艾看罷後,亦是神色凝重。

“陛下深謀遠慮,非臣等所能及。”魏延緩緩開口,手指敲擊著案上山陰地區的粗略草圖,“銀礦之事,若真,則此番東征耗費,或可彌補大半,甚至大有盈餘。然山陰地區位於本州西側,我軍若從東側進攻,需橫穿本州或繞行,頗為周折。”

鄧艾點頭:“確需仔細規劃。或可遣一支偏師,沿本州西海岸北上,水陸並進,直撲山陰。隻是路途遙遠,恐生變故。”

“此事容後再議,先需穩定四國,籌備進軍本州。”魏延目光轉向第二件事,“戰地醫營……陛下仁德,體恤將士。此事看似繁瑣,若辦得好,於士氣軍心大有裨益。俘獲倭女充作雜役,亦算物儘其用。”他對此雖不甚看重,但皇帝親自安排,他必須嚴格執行。

“末將以為,醫營設立,確有必要。連日苦戰,傷兵眾多,隨軍醫匠人手不足,且分散各營,難以照料周全。集中救治,或能多活許多弟兄。”鄧艾對此則更為支持。

最後,魏延目光落在“卑彌呼”三字上,冷哼一聲:“裝神弄鬼之輩!然陛下既要生擒,我等儘力便是。傳令下去,多找些俘虜,尤其是本州來的,仔細拷問邪馬台國及卑彌呼之下落!”

皇帝諭令迅速傳開,在軍中引發了不同反響。

對於銀礦,將領們多感興趣,私下議論若能找到,大軍便不愁賞賜和補給了。但對於普通士兵而言,遠在天邊的銀礦,不如眼前的休整和下一場戰鬥的生存重要。

而對於設立戰地醫營,則真正觸動了將士們的心。傷兵營內,絕望的氣氛中透入了一絲光亮。

“聽說了嗎?長安派了禦醫來!還要建個大醫營!”

“真的假的?陛下還記得咱們這些廝殺的丘八?”

“好像還要那些倭女來伺候……這……”

“能活命就行!誰伺候不一樣!總比現在躺在這裡等死強!”

李銳拖著未痊愈的傷臂,去看望營中受傷的弟兄。聽到這個消息,他沉寂的眼眸中也閃過一絲波動。若能及時救治,王順或許……他搖搖頭,甩開這無用的念頭,但對“醫營”一事,內心是支持的。

最忙碌也最感到使命重大的,是那批隨醫官而來的國學子弟。他們被賦予了協助建立和管理醫營的重任。張昭、王泓等人赫然在列。

王泓看著堆積如山的藥材清單、營房規劃圖,頭大如鬥:“我等讀聖賢書,怎地來做這庖廚雜役之事?”他對於要管理那些“蠻夷”女子,更是心存芥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昭卻極為認真,他翻閱著太醫院帶來的幾卷醫書和章程,眼中閃著光:“王兄此言差矣!‘上醫醫國’,撫恤傷亡,凝聚軍心,豈非治國平天下之一端?此正是陛下與丞相讓我等曆練之深意。此事若成,活人無算,功莫大焉!”他仿佛找到了比記錄戰功更有意義的事情。

醫營的選址定在距離主營稍遠、靠近乾淨水源的一片平坦林地。大批俘虜和輔兵被驅策,砍伐樹木,搭建營棚。魏延撥付了部分帳篷和物資。

隨船而來的五十餘名醫官,多是經驗豐富的老手,為首者姓秦,名奇,年約五旬,麵色沉靜,手法利落。他們一到,便立刻投入工作,指導搭建、分類藥材、製備消毒用的烈酒和清水。

最引人注目,也最具爭議的,是從各營俘獲的倭女中挑選出的三百餘人。她們大多麵帶驚懼,衣衫襤褸,在漢軍士兵的看守下,瑟瑟發抖地聚集在一片空地上。

張昭負責對她們進行“訓導”。他找來略通倭語的翻譯多是早期被俘獲的漢人或有漢人血統者),儘可能溫和地說明意圖:“爾等無需恐懼。大漢天子仁德,憐爾等亦是無辜。今命爾等協助照料我軍傷患,漿洗傷口,喂水喂食,清理穢物。隻要儘心做事,不再反抗,便可保衣食,得活命。若有異心,立斬不赦!”


最新小说: 重生1985,少年大有可為 濕熱回吻 簽到萬道:從凡界到寰宇至尊 你發癲,我種田,帶著全村去修仙 玄劍燼途 婆媳間的矛盾 我和動物聊八卦,全家偷聽改命忙 辦公室的複雜戀情 閃婚兵痞,渣總跪求複合 末世曙光:女王的煉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