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夏管護稻破雙卡家企同心盼秋收
六月中旬的清晨,水稻田的露水沾濕了褲腳。林凡牽著小電的手走在田埂上,小家夥手裡攥著個塑料小水泵,蹲在渠邊往田裡“澆水”,嘴裡念叨“稻、喝”。蘇晚晴跟在後麵,手裡拿著父親剛畫的灌溉分布圖,笑著說:“爸說東河村的水稻該灌漿了,今天得把智能灌溉的電磁閥檢查一遍,彆出岔子。”
剛走到灌溉閘房,就見父親蹲在地上皺眉,手裡拿著個拆開的電磁閥,銅芯上鏽跡斑斑。“凡子,來了!”父親抬頭抹了把汗,“這電磁閥昨晚還好好的,今早一開水就堵了,閥控研美股fky693)的人說‘配件斷供,鄉村得等五天’;李叔剛從西坡村過來,說蟲控研歐股cky882)的水稻螟殺蟲劑從45塊一瓶漲到95,還說‘不湊夠60瓶不發貨’——這水稻灌漿缺了水要秕粒,再不打藥,螟蟲鑽莖,稻穗就空了!”
林凡蹲下來摸了摸電磁閥的接口,剛要開口,兜裡的手機響了,是強子,背景裡有水流的嘩嘩聲:“凡子!西坡村的三台智能灌溉泵全停了,閥控研的電磁閥斷供,咱找本地五金店問了,沒這型號;蟲控研的藥也斷了,老鄉們的噴霧器都空著,剛在稻葉上看見螟蟲卵,再等兩天就孵化了!”
“強子你彆急,先找老周師傅,把舊電磁閥拆了,看能不能改尺寸用;我讓胖子查閥控研和蟲控研的底,周彤跑農業局要應急函。”林凡掛了電話,對蘇晚晴說,“晚晴,你帶小電跟爸回,我去西坡村,強子那邊耽誤不得。”
蘇晚晴趕緊遞過他的草帽,從包裡掏出袋母親煮的茶葉蛋:“媽說讓你帶著,餓了墊肚子。眼鏡剛發消息,投資部上周的回款到了,調錢隨時說,彆慌。”
剛走出閘房,林小雨騎著電動車衝過來,車筐裡的農業局工作證晃得響:“哥!我剛從局裡查完檔案——閥控研去年給湖北鄉村的電磁閥,當天就發,給咱這排五天;蟲控研給泰國的殺蟲劑才11歐元,合人民幣86,比咱這便宜9塊,還管送!李主任說水稻灌漿是秋收的關鍵,這就批‘夏管護稻應急函’,我跟周彤姐現在就去辦,保證四十分鐘內拿到!”
“好,你把閥控研的發貨記錄、蟲控研的定價截圖發我,我給強子傳過去,讓他找機械廠對樣件。”林凡拍了拍她的肩,轉身往西坡村趕,剛拐過路口,就見胖子抱著閨女站在路邊,嬰兒提籃裡的小家夥正啃著牙膠。
“凡子,等會兒!”胖子快步追上來,晃了晃手機,“剛查完閥控研和蟲控研的底——電磁閥成本才30塊,閥控研賣280;殺蟲劑成本22,蟲控研賣95,反壟斷證據全齊了,我發你和周彤了。對了,分紅的錢眼鏡剛打我卡上,1680萬,你那筆肯定也到了,滿月酒的菜我媽都訂好了,下周末彆忘!”
“分紅的事回頭說,先解決電磁閥的事。”林凡擺了擺手,“你趕緊帶閨女回去,露水大,彆著涼。”
到西坡村時,灌溉泵旁已經圍了不少老鄉。強子蹲在泵邊,老周師傅正用卡尺量舊電磁閥的尺寸:“強總,這電磁閥口徑25毫米,閥芯長度50毫米,鎮上的興達機械廠說有現成的銅料,加急做3個,中午就能好,就是得加3500塊加急費。”
李叔湊過來說:“強總,加錢也得做啊!我那六畝水稻,去年就因為灌漿期缺水,畝產少了兩百斤,今年可不能再誤了;藥也急,剛在稻叢裡看見好幾隻螟蟲,再不打就來不及了!”
“李叔放心,中午電磁閥準到,藥也能到,誤不了灌漿打藥。”強子抬頭看見林凡,站起來迎過去,“凡子,興達機械廠的王廠長我聯係好了,他說停了手裡的活優先給咱做,我讓眼鏡轉了5000塊定金過去;殺蟲劑我找了本地的利民藥廠,他們說能按蟲控研的配方代工,批量做成本能壓到45塊以內。”
“好,你盯著做電磁閥和代工,我讓周彤催下應急函,投資部那邊也得盯緊。”林凡掏出手機打給孫浩,“孫浩,閥控研的關聯股‘農閥科技nfk712)’盤口怎麼樣?黑石有沒有動作?”
孫浩的聲音透著緊張:“凡哥,黑石開盤就砸,從19.5元跌到18.1元,成交量是平時的三倍,肯定是跟閥控研串通好的,想借‘護稻卡殼’割小散。張磊已經加了殺蟲劑期貨的空單,還買了水稻種植險,就算晚一天打藥,也能補點損失。”
“黑石砸多少接多少,成本控製在18元,等周彤的應急函。”林凡掛了電話,剛要給周彤發消息,她的微信就彈了進來——“應急函批了!農業局聯合農技站去了閥控研、蟲控研分公司,他們服軟了,閥控研中午就發電磁閥,蟲控研按45塊原價發貨,還賠老鄉2800塊誤工費!”
孫浩那邊立馬行動,掛出萬股買單,“農閥科技”的股價瞬間反彈,18.5元、19元、19.8元,黑石的護盤單撐不住,止損離場。“凡哥,接了5000萬股,賺了900萬!張磊那邊期貨賺了500萬,剛好補老鄉的電磁閥加急費和殺蟲劑差價,還剩1400萬投電磁閥和殺蟲劑研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中午十二點,興達機械廠的師傅送來了電磁閥,老周師傅當場裝上——灌溉泵“嗡”地啟動,清水順著稻壟流進田裡,老鄉們爆發出歡呼。沒多久,蟲控研的送藥車也到了,45塊一瓶,利民藥廠的代工殺蟲劑也送了樣,強子讓老鄉們試噴,李叔聞了聞:“跟蟲控研的一樣!以後就用咱自己的,便宜還方便!”
蘇晚晴提著保溫桶過來,裡麵裝著米飯和炒青菜,還有母親熬的冬瓜湯:“快吃,天熱,湯是涼的,解解暑。爸剛從東河村過來,說那邊的電磁閥也修好了,老鄉們都在給水稻澆水呢。”林凡接過碗,喝了口冬瓜湯,清爽的涼意順著喉嚨下去,心裡踏實得很。
下午回公司時,眼鏡正在辦公室整理新員工入職表,猴子站在旁邊幫忙核對。“凡哥,二季度的分紅都發下去了,你那1.365億到賬了,強子、胖子和我各1680萬。”眼鏡推了推眼鏡,指著入職表,“新招的5個農機技術員和3個化工工程師都到崗了,明天就派去西坡村和東河村,幫老鄉做夏管收尾。”
猴子補充道:“我跟農業局對接了,下周要組織水稻螟防治培訓,小雨當主講,我已經把培訓材料準備好了,新員工也去旁聽,多學點實用技術。”
周彤拿著投資部的報表走進來:“凡哥,這周除了補老鄉的損失和研發投入,還剩700萬,我跟孫浩、張磊商量了,下周盯一波水稻秋收概念股,賺的錢投強子的新能源灌溉設備生產線,以後電磁閥咱自己生產,再也不用看閥控研的臉色。”
周三,公司組織“夏管護稻慶功+親子野餐”團建,地點選在水稻田旁的楊梅園。六月的楊梅紅得發紫,一串串掛在枝頭。蘇晚晴帶著小電,踮著腳摘楊梅,小電把最紅的一顆塞進林凡嘴裡:“爸!甜!”強子和新招的技術員蹲在田邊,給老鄉們演示新研發的電磁閥;胖子抱著閨女,讓她摸楊梅,閨女笑得露出小牙;父親和李叔坐在野餐墊上,聊今年的水稻長勢,母親給大夥分剛做的楊梅醬。
夕陽西下時,大夥收拾好東西往回走。小電趴在林凡懷裡睡著了,手裡還攥著顆楊梅。蘇晚晴走在旁邊,輕聲說:“今天沒跑現場,沒盯盤,就摘摘楊梅、聊聊天,反而覺得心裡最穩。”
林凡望著遠處的水稻田,晚風拂過,稻浪翻滾出綠波——夏管的護稻坎跨過去了,水稻灌漿的根紮穩了,身邊有家人的牽掛,有兄弟的幫襯,有同事的乾勁,還有老鄉的盼頭。所謂的安穩,從不是一路順風,而是有人一起扛難題,有人一起守農時;所謂的成功,也從不是數字的堆疊,而是能護著每一季的收成,讓身邊人的日子,都過得踏實又有盼頭。
喜歡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請大家收藏:()小城股神:從家園到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